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论述,高度概括了十三年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对台政策宣言。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对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耀媛 《科技信息》2011,(24):I0044-I0045
由于国共两党进行了不懈地努力,2010年两岸关系稳步推进,并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稳步调迈进,两岸协商也取得重大突破。但我们也看到,由于美日以台制华的战略、台独分裂势力的干扰以及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结构性问题仍未解决,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将可能呈现和平发展格局不变、复杂变数影响增强、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政治对话难以突破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统独”矛盾长期以来一直是海峡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和其特有的演变历程。在两岸关系冰冻之后出现春暖的时候,对近年来有关两岸关系中政治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梳理,将矛盾冲突各方对主权归属之争、统独之争、制度之争中的立场、观点及其法律依据作逐一介绍,对导致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历史原因作多方位的研究视角评价,对于促进两岸关系研究的深化,尤其对于因应两岸关系出现的新形势、新动向寻求应对之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正是基于此认识,从两岸关系与国家认同、两岸关系与主权归属、两岸关系与制度之争、两岸关系与和平谈判、两岸关系与外国插手五个方面,对近年来海峡两岸之间的政治问题研究作一概括性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期以来,马英九对两岸关系发展的一系列表态出现明显变化,对两岸政治关系定位进一步明确,表示“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不再强烈坚持“先经后政”,强调台湾“没有只经不政”,对“习马会”的态度也从消极回避转为积极。马英九的这些表态与转变,是否预示着其两岸关系战略的重要调整?“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的再定位两岸政治关系定位,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敏感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冷波 《世界知识》2008,(23):48-49
两岸两会台北会谈的举行及空运直航等四项协议的签署事关重大,有助于延续两岸关系的良好势头以及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近期两岸关系持续改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陆在“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原则下积极发展两岸关系,同时马英九在其中也扮演了关键的角色。马英九上任后之所以积极推动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一则是受家庭影响具有大中华情结,  相似文献   

6.
国民党内部与执政当局内部对于两岸关系发展仍存在不同意见,政治分歧仍是开创两岸关系发展新局的重要障碍。 新春之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北京之行使人们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增添了一份期盼。两会召开期间,新一届中央领导再次重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国策,并提出“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与“共同开创中华民族新的前程”的重要主张。然而,  相似文献   

7.
马英九执政与两岸关系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奕 《世界知识》2008,(8):34-35
民进党下台,国民党上台,两岸关系出现转机;马英九本身的弱点及美国因素的存在,决定了两岸关系将在曲折中前行。  相似文献   

8.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08,(20):57-59
逐渐形成一整套两岸关系新理念,将开创两岸关系的全新时代;但这些新思维只是向现实妥协的结果,无追求未来两岸和平统一的志向,显示了其两面性。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的海峡两岸交流的过程中,经贸交流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两岸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成为影响两岸关系的核心因素。文化交流成为两岸关系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如何改进两岸文化交流的机制,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两岸长久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美国手中的台湾牌不是在增强,而是在削弱。美国可能对两岸关系进行干扰,但只要两岸真的谈好了,美国要阻拦也是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