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师大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五、六期载《〈书〉传求是札记》一文跋中所说“对歧异的注释,求其能通之全篇、通之各篇者,以定其可从与否”的方法,确为可贵的经验之谈。但是,文中第六则对《无逸》“乃逸,则知小人之依”句的训解,则似未尽合“通之全篇”的原则,值得商榷。作者很正确地指出:“周公讲无逸,不  相似文献   

2.
正【名诗回放】题诗后唐·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作者名片】贾岛(779年~843年),字浪(阆)仙,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贾岛的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很大。【难点注释】1.题诗后:写在另一首诗之后。  相似文献   

3.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近代中国杰出的诗人龚自珍以他的“声情沈烈,恻悱遒上”,“行间璀璨,吐属瑰丽”(《己亥杂诗》程金凤跋尾)的诗篇崛起在中国诗坛上,被后人推崇为“三百年来第一流”(柳亚子《论诗三绝句》)。  相似文献   

4.
长篇历史小说《天王洪秀全(》以下简称《天王)》的作者于培杰是我大学的同学,且是学兄。我知道他专攻文艺理论,写过不少文学评论方面的文章,也出版过《辉煌的古代音乐》、《论艺术形式美》、《美学论稿》等专著,从没见他写小说。退休之后,他蛰居在家,极少出门,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居然连续推出了《末代皇帝·溥仪》、《智者曾国藩》和《天王》等三部长篇,速度之快,令人吃惊。当这部《天王》送给我时,尚散发着浓浓的墨香,我一口气读完了,并写下了下面这些文字,以示祝贺。太平天国是个人所共知的题材,在过去的小学课本里就有。所以读过小学的…  相似文献   

5.
杨朔同志写散文追求意境的美。他在《<东风第一枝>小跋》中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炼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新鲜的意境、思想、情感,耐人寻味,而结构的严密,选词用字的精炼,也不容忽视。我就想:写小说散文不能也这样么?于是就往这方面学,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正因为他把散文当诗一样写,所以,他的散文几乎每篇都象诗一样,  相似文献   

6.
在“一带一路”大战略和中阿经贸文化交流大发展的背景下,先知穆罕默德关于中国的一段一级圣训再次得到深入的关注。1981年10月3日的《人民日报》国际副刊上,刊登了袁鹰写的文章《深情的眼睛》。文中提到作者在阿尔及利亚和巴基斯坦访问时,听到最多的是《古兰经》中关于中国的一句话:“学问,虽远在中国,也当往求之”。时任《中国穆斯林》主编的穆白(龚清志)先生读完此文后,又在《人民日报》当月17日第7版撰文,更正说此言出自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这在伊本·阿底的〈圣训全书〉(穆罕默德言行录)等书中有所记载,也是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简称《巴黎手稿》),写于1844年。它本是作者计划中一部篇幅较大的著作(可能定名为《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片断,作者用六个月时间写成,然后搁置起来。1932年,那时马克思逝世已经将近五十年,该手稿始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国际版第3卷上发表。它基本上是提纲式、笔记式的手稿,  相似文献   

8.
《赤壁赋》(亦作《前赤壁赋》千百年来论者基本上认为是苏轼旷达之作,尽管古今均有人认为有讥剌、优谗畏讥等忧患意,①但语焉不详。窃不自量,拟申言之。一、从背景材料看: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应其友人傅尧俞索近文之请,亲笔抄录此赋,后面加上一则题跋《书〈赤壁赋〉后》:“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尧俞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又有近年辑出的佚作《赤壁二赋》大书跋》②,内容相近:“去岁作《赤壁赋》…  相似文献   

9.
《晚霞消失的时候》。(以下简称《晚霞》)先在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十月》上发表,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在读者,特别是在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赞扬者有之,批评者有之,一时争论颇为激烈,为此,《青年文学》编辑部在一九八二年三月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讨论。作者礼平同志在这个座谈会上以《我写〈晚霞消失的时候〉所思所想》为题,对这部作品的创作意图作了说明。此  相似文献   

10.
我刊即将加入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根据要求,请作者按以下格式增补或规范相应内容。 1.文稿顺序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100~300字)、关键词(3~8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如:常金仓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陕西西安,710062) 2.第一作者简介,应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写至县或市级)、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  相似文献   

11.
我刊即将加入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根据要求,请作者按以下格式增补或规范相应内容。 1.文稿顺序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100~300字)、关键词(3~8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如:常金仓(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陕西西安,710062) 2.第一作者简介,应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写至县或市级)、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  相似文献   

12.
朱子别号考     
朱子(1130——1200年),名熹。祖籍江南徽州婺源县(今属江西省)。宋高宗建炎三年九月十五日午时出生于福建南剑尤溪时,乳名沈郎,是其父朱松所名,以志其出生之地(尤溪原名沈溪,后因避闽王讳,改名尤溪)。朱子小字季延,以尤溪隶延平;又字五二以行称。朱子十六、七岁跟随刘彦冲(名子翚,自号病翁)学习,冠时刘彦冲字之曰“元晦”,其祝词云:“木晦于根,春容华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跋潘显甫字序》,《朱子公文集》卷八十二。以下简称《文集》)朱子在《跋家藏刘病翁遗贴》中说:“熹字  相似文献   

13.
《绿》是朱自清先生早期散文中的名篇,写于一九二四年二月。当时,作者在温州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兼师范部)担任国文教员,其间写了一组散文,名为《温州的踪迹》,《绿》是其中的一篇。 《绿》描写的是浙江仙岩梅雨潭的奇异的景色。作者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的绿的描写,给人以清新淡雅、明快活泼之感。我们从中感受到作者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恬淡的宁静之中,蕴蓄着丰富奔放的激情。文中,作者不禁为梅雨潭的绿而惊诧;欣赏此文,我们也不禁为作者那独具匠心的文思而惊诧。 一、精巧的艺术构思 文章不仅取题为《绿》,也用“绿”将全文自然地勾连在一起。开头起笔突兀,只用了一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就点明了题意,使读者对本文抒写的中心一目了然。在第二段中,作者并不急于去写梅雨潭的绿,而从“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引  相似文献   

14.
古人常把遥远偏僻的地区称做"天涯地角"或"天涯海角".如南朝徐陵(507-583)为陈武帝写给岭南酋豪的信中说:"天涯藐藐,地角悠悠."(《徐孝穆集》)宋朝张世南(1225年前后在世)在《游宦纪闻》卷六中写道:"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我国大陆的最南端是雷州半岛.隔着狭  相似文献   

15.
我对作者写这本书一直有些疑惑,也问过作者两个问题:为什么与?给谁看? 作者很老实地回答:“没想过……” 在这个充满功利主义气氛的社会里,还有人不为什么就花好几年时间写一本也许根本没人看的书? 我很好奇,于是认真通读了一遍《密码传奇》。  相似文献   

16.
来稿须知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德国《数学文摘》(ZbI)及俄罗斯《文摘杂志》检索源期刊,亦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等数据库的入编期刊.为了便于检索,本刊在严格执行《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基础上,与数据库在格式、体例等方面力求一致,特向作者提出如下要求:1.文章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必要时可加副标题,置于题名下一行.2.作者署名写在篇名正下方,占一行,多位作者…  相似文献   

17.
来稿须知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德国《数学文摘》(ZbI)及俄罗斯《文摘杂志》检索源期刊,亦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等数据库的入编期刊.为了便于检索,本刊在严格执行《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基础上,与数据库在格式、体例等方面力求一致,特向作者提出如下要求:1.文章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必要时可加副标题,置于题名下一行.2.作者署名写在篇名正下方,占一行,多位作者…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梅氏丛书辑要》《赤水遗珍》(1761)中梅钰成关于“授时历立天元一求矢术”的记录,恢复了《授时历草》(1281)这一段珍贵史料,分析了它与李治、朱世杰所用天元术的异同之处,并且指出《授时历》作者是直接套用沈括会圆术,利用全弧背来推导出割圆求关术的。  相似文献   

19.
正《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为唐朝高僧玄奘,不过,他在西行路上可没有遇到《西游记》作者写的那些妖怪哟!碎叶城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去天竺(古印度)取经。路上,他在碎叶城停留。《大唐西域记》记载:"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即碎叶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碎叶城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  相似文献   

20.
笔者偶尔看到《大自然》(1988年第2期)中武汉大学生物系柳宝全同志写的《腾龙洞中的"透明鱼"》一文,作者对"透明鱼"的描述十分清楚和生动.笔者曾亲自前往腾龙洞观察"透明鱼"及其生活环境,并亲手喂养,所见与作者写的完全相符.但作者写道:"看来这种动物不是'鱼',而属于两栖类,它的科学名称至今仍未确定下来."据我查有关资料,腾龙洞中的"透明鱼"实为利川齿蟾的蝌蚪.对这种蝌蚪,我国著名的两栖动物学家刘承钊教授于1956年,曾在南川县大河坝仙米洞中发现过,且进行过室内饲养.后来四川生物研究所在湖北利川终于找到了它的成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