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且末绿洲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生态脆弱区,气候极端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剧烈。且末绿洲得益于车尔臣河浇灌,形成历史悠久的灌溉农业。近年来,由于人口剧增、大量开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壤盐渍化及自然灾害严重地困扰着且末绿洲及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且末绿洲实地考察和历年统计资料及生态环境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地区耕地资源利用和变化的基本特征、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空间差异以及耕地变化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典型天然绿洲人工化过程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洲是干旱区人类主要活动场所,并在干旱区山地—荒漠—绿洲三大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生态系统所承载的压力日益增加,生态危机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突出。绿洲的空间结构也发生变化,绿洲空间的结构,直接影响绿洲稳定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以新疆且末绿洲为例,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利用实地调查、统计资料和且末绿洲1970、1990年和2000年3个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分类与统计处理,揭示了且末天然绿洲空间演变和现状,并研究和分析了且末天然绿洲人工化过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整个绿洲多年来是扩张的趋势,这种绿洲扩张从绿洲空间规模和人口增长方面明显的表现出来。人口的迅速增加,也是成为绿洲人工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3.
基于遥感光谱分析技术分析轻盐弱碱地、轻盐中碱地、轻盐强碱地、中盐强碱地、重盐强碱地、中盐化碱地、重盐化碱地、碱化盐地的光谱特征,建立了各种盐碱地的典型解译标志,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进行盐碱地专题信息提取与制图。以吉林省大安市为例,得出:该区土壤盐碱化程度严重且分布较集中,重度盐碱地面积多,占总盐碱地的60.33%,占大安市土地总面积的22.87%,其次为轻度盐碱地和中度盐碱地。图3,表2,参9。  相似文献   

4.
克里雅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克里雅河是和田地区于田县最大的河流,也是历史上曾经注入塔里木河、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绿色走廊之一。克里雅河流域人口与经济发展而带来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增加,对流域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于中上游水土资源开发面积急剧增加,导致下游输水逐年减少、年内分配趋于集中,导致下游河段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克里雅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响应有积极建设性的一面,也有消极的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一面。前者主要表现在:①绿洲内部水资源利用量逐年增长,绿洲环境逐步改善,②提高了绿洲土地生产能力,③已形成引、蓄、输、排为一体的网络,提高了抗旱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后者主要表现在:地表水流程缩短,下游生态环境恶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影响了土地生产力;绿洲外围小气候的恶化、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着绿洲的稳定性。在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图2,表3,参7。  相似文献   

5.
智能分类算法是遥感影像分类研究的热点,遗传算法作为一种智能全局优化技术在遥感影像分类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针对现有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超平面分类方法(hyper plane-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HP-AGA)并应用于遥感影像分类,该方法利用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激活函数Sigmoid函数,对遗传算法中交叉率、变异率进行非线性自适应性调整,不再需要反复训练遗传参数,同时利用快速全局寻优特点,确定分类超平面的各个位置参数,从而获取最佳分类超平面集进行分类.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的应用实验表明,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超平面遥感分类方法能更快、更稳定地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具有更好的效率及鲁棒性,并能取得优于简单遗传超平面分类算法及传统分类方法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6.
张男  唐宇  唐波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Z1):430-432
随着遥感图像数量的急剧增加,基于内容的遥感图像检索系统逐渐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系统地介绍了该领域各个方面研究的现状;给出了遥感图像内容检索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查询策略;对该领域可深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且末绿洲规模扩张预警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区山地一荒漠一绿洲三大系统中,绿洲处于中心地位。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生态系统所承载的压力日益增加,生态危机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突出。确定绿洲发展的适度规模和扩张指标体系及规模预警是现代绿洲研究的核心。通过全面剖析且末绿洲系统、深入分析野外调查数据并与空间数据相结合、广泛查阅资料并分析,对绿洲规模扩张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分类归并,构建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绿洲规模扩张的预警指标框架体系,构思出3大类28项绿洲规模扩张预警指标体系,其对保持绿洲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图4,参20。  相似文献   

8.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长白山林区抚松和安图县1986、1995、200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森林景观及其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并引入平均周长面积比、相对聚集度、斑块密度和周长面积分维数景观指数对该地区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海拔、坡度等自然因素对山区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及其变化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受人类影响程度较大的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和坡度较小的区域,而且变化幅度较大的几种土地利用类型也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和坡度较小的区域范围内。作者认为人类活动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和直接因素,土地利用更加注重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后期的择伐代替皆伐等采伐方式、封山育林、生态省建设政策的实施和森林分类经营管理方式,有效地保护了研究区的森林资源和景观生态。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干旱区中等城市——阜康市为研究区,采用1949~2005年的统计资料,运用Statistica 6.0统计软件,对其绿洲耕地的时空变化以及人口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得出50多年来人口对阜康市绿洲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影响。鉴于该绿洲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解决人地矛盾的对策和建议:控制人口总量、有效地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益、努力保护和节约使用水资源、提高土地的开发整理潜力等措施来减轻人口因子给耕地变化带来的影响。充分体现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图2,表1,参13。  相似文献   

10.
赵颖  梁冰  薛强  王永波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1):4893-4896
考虑不可动水和污染物的非平衡吸附特性以及微生物降解等因素,建立了土壤-水环境中污染物运移的两区非平衡吸附模型。基于自行编制的有限差分程序给出了二维仿真算例,模拟了农药等污染物在土壤-水环境中的运移过程,探讨了在不可动水和非平衡吸附影响下土壤中各相浓度分配的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土壤各相的浓度变化并不同步。可动水相浓度变化最快,对浓度分布起主导作用;不可动水次之;可动区吸附相浓度变化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而不可动区吸附相浓度变化最为缓慢,滞后现象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摘要:以松嫩平原西南部土地盐碱化典型区之一的吉林省大安市为研究对象,该区土地盐碱化的主要动态变化因子是草地、耕地、水域、林地与盐碱地之间的转化,采用时间尺度为12年的1989年和2001年两期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调查、各种图件和文字资料,利用GIS软件人机交互式解译提取大安市盐碱地、草地、耕地、水域、林地信息,获取统计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利用马尔柯夫模型预测和分析大安市未来10年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化。结果表明。在保持当前人为干扰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该区盐碱化土地面积占上述5种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的比例将达到38.67%,2015年将达到40.75%,土地盐碱化严重。因此,这一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该区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图2,表4,参12。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近几年过渡的利用,出现了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与盐渍化面积仍在扩展;水资源短缺,干旱加剧;水、土污染初现;农业固体废物排放数量在不断增加。应采取加大对生态环境研究科技投入力度,制定长期有效的污染防治与环境质量保护研究计划;建立起适合黑龙江省省情的生态环境领域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等措施。改善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参2。  相似文献   

13.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土壤肥力是土壤诸多基本特性的综合反映,在评价土壤肥力时不能只着眼于个别的肥力因素,需从整体的观点出发,需要评价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这个指标既是定性的又是定量的,即土壤肥力的数值化综合评价。详细介绍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进展,同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参27。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对洪湖地区地下水动态和土壤潜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潜育化沼泽化对于长江水位变化的响应是通过地下水位变化间接实现的,因而直接研究三峡工程对土壤潜育化的影响比较困难。首先通过建立长江与地下水位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阐述了长江月均水位每上升或下降0.5m、1m、1.5m、2m所导致的地下水月均水位的变化。引用地下水位相对变幅,建立其与距离的线性关系,计算得长江对研究区域地下水有明显影响的距离为21kin,影响最远可达27kin。然后通过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洪湖地区地下水位与土壤潜育化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变化对各土层的潜育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最后,结合遥感影像,描述了三峡水库蓄水后土壤潜沼化的演变及趋势,为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图3,表3,参12。  相似文献   

15.
汉语自动分词的研究现状与困难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张春霞  郝天永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138-143,147
汉语自动分词是信息提取、信息检索、机器翻译、文本分类、自动文摘、语音识别、文本语音转换、自然语言理解等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基础研究课题。尽管已被研究了二十多年,分词仍然是中文信息处理的瓶颈问题。基于对汉语自动分词研究的现状分析,构建了自动分词的形式化模型,论述了影响分词的诸多因素,分析了分词中存在的两个最大困难及其解决方法。最后指出了目前分词研究中尤其是在分词评测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化理解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土地利用存在的生态问题,研究了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的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信息,并根据存在的土壤限制因子和指示植物划分了生态土地类别。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的地貌类型可划分为低台地、极高平原、高平原等6类,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草地、农田等9类,生态土地类别划分为甜土地类、盐碱地类、水湿地类和沙土地类,论述了各生态土地类别的生态问题及管理对策,讨论并间接证明了盐碱地形成的离子积累理论。图3,表7,参27。  相似文献   

17.
从水资源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以郑州市为例,系统分析了研究区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地质灾害,诸如浅层地下水污染、中深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并不断扩张,劣质水进入供水含水层、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信息获取中特征提取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信息服务领域的个性化信息获取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特征撮的概念和特征提取的各种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特征的概念,给出了个性特征提取的数学模型.然后应用遗传算法实现了在用户信息获取过程,按照用户不同信息需求特点的个性特征的提取,并且能同时达到文档的个性化识别和排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