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首先介绍的是确保定后角的球面铣刀的后刀面磨法及其相应的几何模型,进而与作者研制过程中采取过的锥面砂轮、柱面砂轮磨削时用的两种空间向心等距线法作了比较,指出了各自的优势,同时得到了定后角磨法更优的结果,而由于三种磨法均经实际试验验证可行可靠,因而可供同行研制球面铣刀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轴承套圈磨超线的搭建要求和CAN现场总线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CAN现场总线的轴承套圈磨超线监控系统的方案.以CAN现场总线为通信中介,将控制磨超线上各设备的智能测控节点和工业控制计算机连接起来,通过监控软件监控整个生产流程,提高套圈磨削加工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对凸轮及凸轮轴在生产数量与精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凸轮磨的磨削加工技术正朝着高效率、高精度方向迈进,促进了凸轮生产工艺水平的提升。本文将着重对凸轮轴磨削加工速度的优化进行深入探究,并探究凸轮轴磨削加工的自动数控编程,为生产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方石银 《松辽学刊》2010,31(2):123-125
插补技术是机床数控系统的核心技术,逐点比较直线插补法是直线轮廓的插补算法之一,其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零件直线轮廓的加工精度和加工速度.文章在传统的逐点比较直线插补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以八方向进给取代传统的四方向进给,研究了偏差最小的走步方向的实现方法,同时研究了保证数控机床坐标进给连续的偏差递推计算过程.结果表明,新算法可以提高零件轮廓的逼近精度且减少了插补计算次数,从而提高了零件直线轮廓的加工精度和加工速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采用数控车床以车代磨工艺加工特大关节轴承,不仅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可改善加工表面应力特性,提高产品的寿命,降低设备的投资成本和风险,适合于中小批量、多品种的特大(种)轴承加工.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齿轮磨削加工中冷却效果不佳,表面液流量少的问题进行研究。【方法】设定不同的砂轮转速对磨削气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在液流场中使用VOF气液两相流模型对不同喷嘴位置进行仿真模拟。【结果】结果表明:砂轮旋转带动周围气体形成返回流,阻碍射流进入磨削加工区域;砂轮转速30 m/s流体速度比砂轮转速20 m/s时高50%,能够满足磨削加工需求且返回流强度适中;距离齿轮表面垂直距离40 mm的喷嘴位置,能更好地将磨削液喷射至磨削区域,冷却效果最优。【结论】经过上述仿真分析可得出最佳的砂轮转速和喷嘴位置,对实际加工中节能降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型多旋翼飞行器的建模与轨迹跟踪控制. 建立了非线性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提出基于全调节径向基神经网络和回馈递推的鲁棒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策略. 首先设计了飞行器的位置误差PID控制器,用于实时消除飞行轨迹与期望轨迹的偏差,并为姿态控制环构建姿态角指令. 采用全调节径向基神经网络估计飞行器动力学模型中的复合干扰,为避免回馈递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对虚拟控制信号的繁琐求导运算,减小对解析模型的依赖度,设计了一种基于指令滤波回馈递推的飞行器姿态控制器. 该设计方法通过滤波器而非直接用解析方法对虚拟控制信号求导,大大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过程,节省了控制能量. 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轨迹跟踪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效磨削用砂轮地貌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有关磨削过程建模仿真传统思路的局限性,提出了按照加工要求和用量条件优化设计砂轮地貌和按优化地貌制作砂轮的创新思想.依此思想并按照高效磨削的要求,建立了砂轮地貌的优化模型,所建模型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在优化地貌的同时也优化了用量条件和磨削过程.以模型优化结果指导磨削加工过程,理论上可确保在不烧伤条件下获得最高的材料去除率指标.作为优化模型的一个实际应用,设计了实验用的超硬磨料开槽砂轮.  相似文献   

9.
电火花镗磨加工的放电过程非常复杂,整个加工受多种因素影响。针对BP神经网络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和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的优点,提出了基于遗传神经网络(GA-BP)的电火花镗磨加工效果的预测模型。通过该预测模型对一定加工条件下的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进行预测,以MATLAB为平台的计算机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该算法模型对电火花镗磨加工效果的预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用锥面铣刀或锥面砂轮加工工件时,其轴线运动轨迹当为被加工工件理想表面—直纹面的斜等距曲面上;而磨制高精度的锥面和带弧段锥面的各种轴承时,磨用设备上磨削直纹表面部分与轴承轴线形成曲面—直纹面亦具斜等距曲面关系,对于弧段部分形成的回转面,对应地引进变等距曲面概念加以解决;然而只有可展曲面的斜等距曲面才是直纹面,不可展的直纹面的斜等距曲面不是直纹面,因此在用锥面工具加工非可展直纹面时有一个如何控制造型误差在允许范围的问题,就这三类具体问题的应用研究给出具体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缓磨时工件表层温度分布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在关于缓磨时的磨削热、接触弧区换热过程以及工件表层非稳态温度场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构造了一可用于计算烧伤前后工件表层温度场畸变历程的数学模型,并据此完成了关于缓磨烧伤的数字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缓磨实际烧伤过程吻合良好,文中率先阐明了缓磨烧伤的热机理,它不仅确证了缓磨烧伤是一具有明显前兆特性的典型渐变过程,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开发缓磨工艺潜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软件过程模型是保证有效并及时地提交软件产品的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对于软件是否成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提出了一个三段式并行管道化软件过程模型,该模型可以在不破坏软件质量的前提下改进软件质量并提高生产率,降低软件成本和风险。在这个模型中,提出了两个策略。一个策略,基于子系统成本的优先权策略,用来防止软件成本的浪费并减小软件复杂度;另一个策略,子系统复杂度平衡策略,用来减小在后期开发阶段中的软件复杂度。此外,这个具备功能细化和工作量简化特性的子系统管道化软件过程模型体现出比并发式增量模型更大的并行性。  相似文献   

13.
滚压工艺国内外的发展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滚压工艺-塑性变形工艺,正在变为一种更为普及的光整加工方法。目前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滚压工艺(一般、振动和超声)的效果也各不同.本文就其效果及其影响参数作了些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盐水电解过程中氯酸盐的产生原因及危害,介绍了氯酸盐分解槽的工作原理,并针对分解槽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介绍为某厂研制的分布式铝电解过程控制与管理系统的控制技术.以一个控制子系统为例分析了铝电解槽的数学模型,计算机控制原则及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排除给水泵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分析了给水泵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查找汽机本体油系统的故障,找到了产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利用机组大修的机会对该系统加以改造。消除了故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针对以外部控制网作为首级控制对工作基点校测过程中出现的GPS测量与全站仪测量结果相差较大的现象,将大坝实测数据在多种策略下进行处理,与高精度全站仪测量结果对比分析,探寻适合大坝监测的合理GPS基线处理策略和网平差处理方法,结果表明此法使得GPS测量结果长度变形更小,与全站仪实测结果更加吻合。  相似文献   

18.
结构振动自适应滤波前馈控制采用离线辨识策略获得控制通道模型参数,很大程度上导致该方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受限. 分析该方法的基本控制结构和辨识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在线实时辨识控制通道模型参数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 在控制输出端引入随机噪声,以FIR滤波器为受控通道模型进行实时在线参数辨识. 控制环节采用滤波-X控制算法. 给出控制器组成结构与算法过程描述,结合实验模型结构和测控平台进行实验分析与验证,并评估模型在线实时辨识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目前已经提出的各种突发装配策略,对不同的突发装配策略进行分类比较,针对固定门限值装配策略出现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突发装配长度和周期的允许不同CoS混装的组合式装配方案.该方案可以根据网络的流量高低情况自适应地调整装配长度和周期,使得装配过程中网络核心节点的电控单元的处理负担大大减轻,有效地提高了节点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20.
讨论一类与Wiener过程有关的随机性最优控制问题,给出了其最佳控制及相应的最大效益函数。所建立的模型有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