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疫苗”一词或许现在对许多老百姓而言是耳熟能详,尤其在非典、禽流感流行期间,这更是一个曝光率很高的词,在公众印象中,疫苗似乎是预防传染病的良器,但实际上恐怕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疫苗是个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一般只在禽间传播,不会直接感染人类.当病毒基因发生重组或突变,会获得感染人的能力.自1959年发生人感染H7N7禽流感以来,各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时有发生.1997年,我国香港特区暴发人感染H5N1禽流感是首次明确记录的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人类呼吸道疾病和死亡的疫情.迄今人感染禽流感已成为全球科学界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鉴于禽流感病毒可以长期存在于天然宿主体内且具有高度的遗传分化特性,因此具备成为前体病毒或导致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20世纪发生的4次流感大流行,均与禽流感病毒密切相关.禽类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存储宿主,最容易传染人的传染源是携带病毒的家禽和感染病毒的病死禽,而传播途径主要为禽-人和环境-人传播.人感染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后的临床症状表现不一,既有普通流感样症状(ILI)、结膜炎或关节炎,也会出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休克甚至死亡.目前针对人感染禽流感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使用抗病毒药物,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提高禽流感病例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禽流感和人禽流感疾病犹如高悬于人类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剑,使得人类忧心忡忡。因为只要变异的禽流感病毒大规模攻击人类。就有可能造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相似的大灾难,当时的西班牙大流感造成全球2000万~4000万人死亡。于是,研制预防禽流感的疫苗迫在眉睫。2007年美国《时代》杂志把H5N1型禽流感疫苗评为全球2007年度十大医学突破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继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大流行之后,2013年相继发生的H7N9,H6N1,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再次提醒人们流感病毒可能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危害与灾难,同时也为流感相关科学研究提出了重要的科学命题.流感病毒的发生有无规律可循、我们能否做到对流感疫情的早期预警预测、药物疫苗的研发能力以及综合防控手段能否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型流感大流行等问题,不仅是流感研究领域的重大挑战,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中国科学院作为科研的国家队,肩负着为国家防控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献策献计、提供理论技术支撑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H7N9禽流感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大瘟疫"的恐慌。只是目前尚无证据证明H7N9能人际传播,所以大家无需担心。但无论何时,注意卫生、避免接触可疑动物、出现健康问题及时就医,都是值得提倡的。禽流感,也许会传人一些人类甲型流感病毒最初也是起源于禽流感病毒,当它们获得人际传播能力后,就成为一种新的流感病毒,而人类对此种新病毒普遍没有免疫力,因此就会造成大规模流行。  相似文献   

6.
最新研究表明,目前正在东南亚夺人性命的禽流感病毒并非普通流感,它与致命“西班牙流感”病毒在基因结构上非常相似,因此有科学家担心,禽流感也许会将人类带回14世纪欧洲鼠疫大流行时期。那么——  相似文献   

7.
春风 《科学之友》2006,(11):37-37
据路透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年5月27日表示,现行世界药品专利制度忽视穷人,WHO将就这一制度是否阻碍了发展中国家获得所需的药物、疫苗以及诊断技术展开调查和评估。  相似文献   

8.
<正>过去500年来,每个世纪平均都有三次严重的流感大流行,最近的一次大流行是在2009年。尽管在公共卫生和疫苗生产技术上投入了很多资金,但是在这次大流行中流感疫苗的可获取量却远远不足。大流行爆发后6个月,有5.34亿剂量的疫苗可用,一年后,这个数目增长到13亿——分别只够全世界人口的8%和25%使用。我们是幸运的,因为2009年的流感大流行结果还算是比较轻微的,只需要注射一次疫苗就足以保护大多数人,而这并非严重的流感大流行中的通常情况。疫苗生产的局限性目前,几个因素限制了流行性疫苗的及时供应,但这些因素是根本性的。一个因素是季节性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国家需要认识到:形成研发流感疫苗的能力将获得长期利益——5月4日,流感科学家汇聚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在日内瓦的总部,讨论在研制抗H5N1禽流感病毒疫苗中取得的进展。一个危险的信号是,发展中国家将可能是最后获得此类疫苗的国家。因此,为了那些急需疫苗但购买不起的国家,WHO希望利用这次会议和疫苗生产商就先期采购达成协议。发展中国家的流感就其本质而言,流感病毒威胁健康是绝不会改变的。由于流感病毒缺乏高效的机制来修正其复制时发生的错误,病毒特别容易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新的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这种情况几乎每年都…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窗     
H5N1流感大流行:无稽之谈还是必然结局?关于禽流感病毒是否真会引发一场人类流感大流行的争论仍在继续。数月以来,专家们一直警告说,H5N1禽流感毒株可能突变成一种易于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这种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类流感大流行。然而,没有人能指出这种情况何时发生、如何发生。近期《自然》杂志的一篇报道称,专家们对于将来是否会发生由禽流感引发的大流行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一些病毒学家相信,如果H5N1毒株能够突变成引发大流行的病毒,那么它早就应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了,因为它已经感染人类数十年了,意味着这些病毒在本质上不具有在…  相似文献   

11.
《世界科学》2012,(3):1-1
最近,美国、欧洲一些实验室有关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变异病毒的研究引发了社会性关注。该实验打破了H5N1病毒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的原有认识,获得5个突变的H5N1病毒很容易在雪貂中传播,增加了哺乳动物间乃至人际间传播的可能,从而提示人类禽流感疫病大流行的风险并非不存在。另外,人们更加关注实验室研究在揭示H5N1变异规律、加深对禽流感传播规律认知的同时,可能发生的"人造病毒"失控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2014,59(3):318-318
<正>2013年12月19日,Nature杂志评选的2013年度十大科学人物揭晓[1],我国科学家陈化兰作为其中唯一的中国科学家当选.这是Nature杂志自2011年起第3次举办的人物评选,今年遴选的是2013年度有重大影响的科学人物.陈化兰研究员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等职务,是中国第一位OIE专家.多年来致力于动物流感,特别是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诊断技术、新型疫苗研制、分子演变及分子致病机制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研制的系列禽流感疫苗已经在多个国家的禽流感防控活动中累计应用1000多亿份.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流行,根据目前国际疫情形势来看,疫情仍将持续比较长的时间,甚至今后还要与我们共存。基于此,我们必须通过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让更多人群获得免疫力,获得保护力。全国各地正在安全、有序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至2021年4月2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0 419.1万剂次。对于疫苗接种,你是不是还在犹豫?是不是仍有疑问?本期专题,小编带你了解关于疫苗的那些事。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6,(2):33-33
一般来说,禽流感主要在禽类中流行,但是如果人直接接触受H5N1型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病毒都可能会受到感染。泰国有一名6岁男孩因感染禽流感死亡。这个男孩的父亲从养鸡场给他带来一只鸡,出于好玩,这个男孩整天把鸡驮在肩上,不幸感染上禽流感。  相似文献   

15.
H5N1禽流感病毒已经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广泛传播, 造成了巨大损失. 最近我们鉴定出一株对多种来源的H5N1代表株均有良好中和活性的、识别H5亚型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的广谱单克隆抗体8H5, 它对寻找克服禽流感高变性的广谱治疗性抗体、疫苗和药物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应用分子模拟技术, 采用“典范结构”方法对8H5抗体Fab片段进行结构模建, 并通过能量分析、SAS值分析、“拉曼强传图”检验、profile-3D分析等理论验证, 获得较为合理的8H5Fab的三维空间结构. 8H5Fab与3种HA蛋白晶体结构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 8H5抗体与HA蛋白的作用模式与HA宿主来源无关, 但与HA结构的亚型相似性相关. 综合抗原同源比对结果, 推测8H5抗体识别的广谱中和表位是由HA上的Asp68, Asn72, Glu112, Lys113, Ile114, Pro118, Ser120, Tyr137, Tyr252不连续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构象表位. 这一模型将为H5亚型禽流感病毒广谱疫苗和治疗性药物的分子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如果对变异的禽流感病毒在人群之间传染掉以轻心的话,则一旦禽流感再度爆发,就极有可能导致大范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因具有极强的传染力和无特效治疗药物,导致其在全球大规模传播.目前疫苗的接种和推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COVID-19大流行,但从临床治疗角度仍需要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抗病毒药物才能阻止这种新型病毒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巨大威胁.由于抗病毒新药的研制周期漫长,其研发过程涉及靶点的选择、体外药效筛选、体内药理学及毒理学验证以及临床安全性与治疗效果的确认等不同阶段,才能最终获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治疗药物.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特异性靶点而设计和筛选的少数小分子新型冠状病毒抑制剂药物,目前已进入临床验证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COVID-19暴发以来的抗病毒热点药物,尤其是对SARS-CoV-2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代表性抗病毒化合物的药学分类、作用靶点、药效机制以及相关的临床测试结果.基于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明确了药物研发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中肩负的责任和面临的挑战,提出能有效抑制病毒感染的新药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针对我国出现H7N9感染病例的状况,作者从流感病毒演化传播及流感的流行病学规律上展开分析,并提出推行对H7N9大范围预防之依据不充分。预告流感要有流行的证据链,不能单凭实验室的某些病毒检测结果下结论。自从2013年3月在上海和安徽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以来,禽流感的问题再度引起国人普遍关注;而且华东部分地区杀鸡与鸽子预防H7N9传播,已造成家禽养殖和销售上的损失。问题在于,H7N9是否会在人群中流行?进而,在寻找和预告新流感病毒出现时,是应该以实验病毒学结果为依据,还是按自然界的流感病毒演化及流感的流行病学规律来寻找传染源?本文将围绕相关问题作一些分析和贡献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9.
杜沛  王奇慧 《科学通报》2023,(36):4943-4947
<正>在现代生命的中心法则中,RNA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者和重要的调控者.其中,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作为中间分子,将DNA编码的信息传递到蛋白质序列,因而在发挥疫苗和药物功能时具备许多独特的优势.从1961年mRNA的发现到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全球大流行期间的mRNA疫苗接种,mRNA技术经历近60年的发展,最终进入了大规模的临床应用阶段.在这一过程的早期,科学家们陆续突破了mRNA的实验室合成、在细胞内表达蛋白质、递送进入动物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需要接受10次以上的疫苗接种。这些疫苗通过让我们的机体产生免疫记忆的方式,来对抗下一次病毒和细菌等传染病病原体的感染,因此大大降低了常见传染病感染率和死亡率。新发传染病在大流行之时,疫苗是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