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J2EE平台和B/S结构的地矿工程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发展三维可视化技术,推进其在地矿工程系统中的应用,建立基于Web的"数字矿山"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J2EE平台和B/S结构的矿山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框架.采用JOGL技术,建立了基于B/S结构模式的矿山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原型,形成了构建矿山复合场的一体化数字模型及"数字矿山"系统的关键技术.以某地下铁矿为实例,运用该矿的钻孔、矿体和井巷工程数据验证了所采用的三维可视化仿真方法和技术的可行性,展示了基于J2EE平台和B/S结构的矿山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Web服务在远程报表打印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B/S模式系统中报表开发的难点,提出一种B/S模式系统下基于Web服务的远程报表解决方案.文中给出了系统设计原理,概述了Web服务及其相关技术,最后给出基于Web服务的远程报表打印系统具体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基于Web技术的B/S(Browser/Server)模式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为热点.基于B/S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比C/S(Client/Server)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有许多优点.本文阐述了基于B/S模式下的高校招生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技术.通过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可靠性和易于维护及扩展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ASP.NET、ADO.NET技术、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B和B/S模式的食品安全预警系统。讨论了系统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实现的关键技术及网络安全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B/S模式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行常 《科技信息》2008,(11):86-86
本文阐述了B/S模式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讨论了实现动态Web页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介绍了ASP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特点,并讨论了基于B/S模式的MIS系统的开发环境,分析了使用B/S模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适应各类等级考试(包括职业技能考试)的报名需求,通过B/S开发模式,以ASP.NET编写有关服务器程序,设计并实现了Web方式下的等级考试报名系统,讨论了该报名系统的功能模块及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充分研究现有题库系统后,本文提出了基于B/S模式下的网络化题库平台(Item bank online platform,IBOP)的实现方案。IBOP平台是基于ASP.NET的4层结构模式分层设计开发,使平台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随后,结合Web2.0技术对题库系统中的关键功能模块(组卷策略模块、Word的Web访问模块等),详细阐述采用0/1背包模型的组卷算法、SOAOFFICE中间件等实现模块的思路。文中提出的网络化题库平台和资源建设思想,对其他院校题库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基于B/S的多层Web体系结构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现在已成为Web应用开发的主流。但是在这种多层Web体系结构技术的设计中,普遍存在着程序可重用程度低、维护工作繁琐、应变能力较弱等不足。针对企业管理的重要分支——人事管理,通过Struts框架设计的人事管理系统,实现了功能模块和显示模块的分离,并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以及组件的可复用性,从而解决了上述B/S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黄伟锋 《广东科技》2007,(9):142-144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人事管理的重要途径.基于Web的B/S结构的优越性,选用Apache作为Web发布的服务器,MySQL作为后台的数据库支持,PHP作为脚本开发的编写工具,详细讨论了基于Web的B/S结构的人事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0.
基于B/S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阐述了B/S模式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讨论了实现动态Web页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重点介绍了ASP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特点,并讨论了基于B/S模式的MTS系统的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11.
矿山的复合场理论、一体化模型及可视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矿山工程数字化及可视化的角度,提出了矿山复合场的概念及其内涵.基于矿山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建立矿山复合场的一体化数字模型的意义.面向"数字矿山"技术发展和系统建设的需求,归纳了矿山复合场的三维可视化仿真的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以矿山复合场的钻孔、矿体和井巷工程子集为具体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WEB的钻孔、矿体和井巷工程的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原型,举例说明了构建矿山复合场的一体化数字模型和发展矿山复合场的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将关键块体理论与模糊理论相结合,对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选取抚顺露天矿南帮典型坡段,对岩坡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测定,并运用自主研发的关键块体搜索系统——GeoSMA-3D (Geotechnical Structure and Model Analysis-3D)进行关键块体的搜索与表征,根据表征特点进行评价参数的选择,最后运用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技术,引入总体稳定性系数,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客观定量的评价.最后通过VTK技术实现了边坡稳定性可视化平台的构建,为后续的边坡加固及灾害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面对全球范围内复杂多变的突发生物危害事件的新形势,为了满足突发生物危害事件模拟预测研究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开源的三维地理信息Cesium框架和WebGL技术,明确了突发生物危害事件决策平台的总体构架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面向突发生物危害事件要素数据库,以生物恐怖袭击、生物入侵和突发传染病3种应用场景,实现了从仿真模拟、到危害评估、再到辅助决策与干预措施的功能模块,建立了一套三维地球场景的突发生物危害事件可视化智能决策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具有更快飞行速度的新一代武装直升机投入使用,重新设计了反直升机智能雷弹的总体结构。智能雷弹采用模块化设计,预警模块、通信模块、战斗部和随动机构由单片机控制,声探测与数据处理模块由两片DSP控制。为满足智能雷弹的低功耗要求,完成了预警模块的硬件设计;为满足反直升机智能雷弹实时性能的要求,以两片高性能浮点DSP和CPLD为核心,完成了声探测与数据处理模块的硬件设计,以及各个模块之间数据接口设计。通过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双DSP的反直升机智能雷弹满足实时性和定位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矿井可视化及其信息集成与传输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矿井巷道与其三维实体间的拓扑关系,通过矿井三维实体制作软件,可将矿井巷道按其真实比例绘出真三维的可视化矿井(可从不同角度观看);通过对三维矿井实体与巷道信息的一体化处理,使可视化矿井中的各巷道均可携带所需信息,且所带参数可隐可显,亦可与各类数据库进行数据传输,可实现井下测点瓦斯浓度的动态显示;为矿井防灾、救灾打下了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16.
裴沟煤矿做为一个开采多年的者矿井,井下巷道复杂多变,工人入井后的的管理及定位存在诸多困难.为了提升矿井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灾害预防及灾后抢救效率,在裴沟煤矿井下设计安装了KJ211A矿井人员考勤管理系统.介绍了KJ211A人员考勤管理系统的原理,介绍了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及系统的主要特点.自应用以来,取得的效果良好,大大提升了矿井的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通风软件功能存在局限性的现状,结合矿山开采深度增加和通风网络越来越复杂的实际,开展了新型矿井通风系统三维可视化研究。基于回路风量法和节点风压法提出了新的改进解算算法,使其能够解决复杂的通风网络解算问题;根据新的矿井通风系统双线巷道自动生成算法逐层生成闭合轮廓线,将各层轮廓线三角化并将所有的三角化网格合并,生成封闭的三维联通实体巷道;采用“层次式平台+插件”的方法进行系统开发。最终实现了通风系统三维可视化模拟、网络解算优化、通风管理信息化;与矿山数字化软件相结合,可有效集成监控监测系统,实现数据管理一体化和矿山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8.
当前矿山灾害的现状决定了矿山灾害学的形成 矿山灾害学乃是一适应未来矿山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的新命题 矿山灾害学的研究要从整个矿区大环境、大安全的角度出发 ,实行多学科、多理论的交叉渗透 与此同时 ,还必须大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方位的国际协作 这样才能全面、系统、综合地发展矿山灾害学理论 参 9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字矿山三维建模与虚拟现实研究理论,选用VR-Platform虚拟软件平台结合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建立数字矿山仿真系统。经过收集资料,将矿山数字高程模型(DEM)导入3ds Max中进行三维仿真建模、纹理贴图、烘焙处理及灯光设置等,然后将烘焙好的模型导入VR-Platform虚拟现实软件平台进行后期加工与处理,最终实现数字矿山的多层次、多功能、多阶段综合性仿真系统服务平台。该平台对矿山的发展建设、决策部署、信息管理、科学研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