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桑圣举  张强 《系统管理学报》2020,29(5):994-1002
在考虑消费者的参照价格效应下,研究绿色供应链的协调机制问题。构建了基于参照价格的分散决策模型、集中决策模型、成本分担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给出了各优化模型下的最优均衡策略,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本分担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可以提高供应链系统的利润,却不能达到一体化下的最优利润;收益共享契约优于成本分担契约;随着参照价格效应的增加,产品绿色度、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减小,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增加;考虑消费者的参照价格效应可以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2.
考虑由制造商、网络零售商和实体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在零售商之间存在价格竞争和双向搭便车的情形下,研究集成和分散供应链两种模式下最优定价和努力水平决策.研究发现,在集成供应链模式下,最优零售价格和销售努力水平只取决于努力成本,当努力成本低于某临界值时,网络和实体零售商都努力,否则,都不努力.在分散供应链中,努力水平与批发价格,努力成本以及搭便车系数有关:当努力成本过低与过高时,制造商设定同样的批发价格,零售商会分别选择同时努力和同时不努力,则努力水平和供应链利润与搭便车系数无关,否则,制造商实行批发价格歧视策略,且搭便车系数越大,价格歧视越明显,此时,随着搭便车系数的增大,制造商的利润减少,零售商的利润增大,供应链的利润增大.  相似文献   

3.
围绕零售商竞争下闭环供应链系统中制造商的最优回收控制策略,构建制造商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微分对策模型,求解得出供应链各方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发现:当回收成本系数不那么低时系统存在稳态均衡,仅在一定的最优控制策略下系统收敛到稳态均衡。此时,系统的产品回收率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制造商的最优回收投入随时间推移而增大,而最优批发价格则随时间推移而减小;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格随时间推移而减小,产品销售速率则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制造商的最优控制策略及系统的产品回收率与零售商之间的市场份额分配无关。市场份额在两个零售商之间的分配情况仅影响各自的价格策略及利润情况。  相似文献   

4.
需求受促销影响下基于转移支付的VMI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合作实施VMI的系统中引入线性转移支付激励机制,该系统使零售商的促销努力水平对整个供应链最优,供应链的收益水平达到集成供应链的收益水平。最后给出算例验证了结论,灵敏度分析显示了零售价格等参数对合作双方利润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具竞争性零售商的闭环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回收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了零售商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微分对策模型,利用微分对策理论求解模型并得到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控制策略.分析发现:当回收成本系数不那么低时系统存在稳态均衡,仅在一定的最优控制策略下系统收敛到稳态均衡.此时零售商的回收投入和产品回收率随时间推移而增大;而零售商的零售价格随时间推移而减小,产品销售速率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制造商的批发价格与转移价格有关:当转移价格较高时,制造商的批发价格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反之,制造商的批发价格随时间推移而减小;零售商之间关于产品回收具有"先动"优势.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车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本文考虑的是政府补贴下的新能源车双向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问题,通过模型构建和数值分析发现:从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角度分析时,当政府无补贴和政府补贴给整车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回收产品时,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较低;而从回收价格角度分析时,政府补贴对整车制造商成本的影响对整车制造商和零售商制定回收价格、政府确定补贴对象的影响较大;从供应链总利润角度分析,当政府补贴对整车制造商和零售商成本的影响在一定范围时,政府补贴给整车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回收产品时,供应链总利润最高,而其他情况下,政府补贴给消费者时,供应链总利润最高。  相似文献   

7.
面向随机需求的可替代易逝品订货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旭 《系统管理学报》2004,13(4):300-304
以获得最大期望利润为目标,讨论了随机需求环境下两种双向替代易逝品的零售商订货策略。通过计算得到了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并讨论了替代系数、产品的边际利润和产品的零售价格对零售商订货量的影响。得到如下的结论:零售商的订货量与产品的替代系数边际利润成正比;在产品边际利润不变的情况下,零售商的订货量与产品的零售价格成反比。  相似文献   

8.
生态标签是制造商披露产品绿色质量信息的重要工具。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消费者质疑行为成为影响制造商生态标签策略的关键要素。通过构建标签发起者、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博弈模型,研究了基于消费者质疑的设计成本型和边际成本型绿色产品的生态标签策略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产品的生态标签策略依赖于成本类型。设计型产品侧重选择行业标签。对于边际型产品,当消费者质疑度较低时,政府标签是最优选择;当消费者质疑度较高时,行业标签是最优选择。政府标签下的绿色度、批发/零售价格和促销努力程度均高于行业标签。对于零售商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而言,政府标签优于行业标签。对于制造商的产品类型选择而言,当绿色创新成本预算较高时,选择设计型产品更为有利;而当成本预算较低或成本预算有约束时,边际型产品为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由制造商、零售商和网络平台构成的混合供应链系统,构建了混合供应链4种不同的模式:M-M-HSC模式,N-M-HSC模式,M-R-HSC模式和N-R-HSC模式,给出各个模式相应的定价、佣金以及利润等决策,分析消费者需求差异对各个模式运行的影响.研究表明:1)网络平台收取的佣金主要受制造商主导地位的影响,在M-R-HSC模式中,佣金以及网络平台的利润随着消费者网购偏好的增加而增加;在其他模式中,佣金以及网络平台的利润随着消费者网购偏好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产品的批发价格主要受制造商在传统渠道中的主导权影响,产品的网上销售价格主要受制造商在E-供应链中的主导权力影响.而且无论是产品的批发价格,网上销售价格还是制造商的利润,混合供应链的利润都随着消费者网络偏好的增加而增加.3)在4种模式中,零售商的利润及零售价格的大小是一一对应的,价格和利润都在M-R-HSC模式中最高,在N-M-HSC模式中最低.而且零售价格和零售商的利润随着消费者网购偏好系数的增加而减少.4)制造商主导混合供应链的运作模式有利于系统的运行.这些研究结论会进一步丰富发展混合供应链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供应链企业的运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地促销广告是供应链上一种十分重要的市场行为,占制造商和零售商产品线上预算的很大一部分。如何确定制造商在本地促销广告中的费用分摊比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假定市场的需求仅受本地促销广告支出的影响,而忽略了价格这个重要的因素。本文将零售价格和广告支出联合起来作为影响需求的因素,采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的需求函数来描述本地广告促销对本地市场需求的影响。由制造商决定批发价格和联合广告费用分摊比例,零售商决定零售价格以及用于本地促销广告的费用,两者之间的行为机制可以由一个Stackelberg博弈来描述。在均衡情况下,制造商的费用分摊比例仅与批发价格有关并与其成正比的结论。可供有关制造商和零售商在双方协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绿色供应链中制造商进行产品绿色化投资付出大量的研发成本,将会更加关注渠道利润分配的公平.建立博弈模型研究公平关切行为和产品绿色化效率对绿色供应链定价策略、产品绿色度、供应链各方利润以及整体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绿色度和供应链利润在分散式决策下都会低于集中式决策,且随着产品绿色化效率的提高,差距也变得越来越大,然而绿色产品销售价格在不同供应链决策模式下大小关系的比较,具体取决于产品绿色化效率;产品绿色化效率较低时,公平关切行为会加重供应链"双重边际效应";公平关切制造商做出的决策在损害下游零售商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己方利益,需要注意到的是,虽然制造商的利润也在遭受损失,但是其利润所占渠道总利润的份额却在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零售商竞争型供应链结构中网络零售商的线下市场进入策略及产品定价问题,构建由单个制造商、单个传统零售商和单个网络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比较网络零售商是否开通线下渠道两种渠道策略下的最优定价和成员利润,分析了网络零售商开通线下渠道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网络零售商开通线下渠道情形下,随着网络零售商线下市场份额占比的增加,传统零售商利润减少,制造商利润增加,而网络零售商利润先增再减,存在极大值点.网络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都会因为网络零售商线下渠道的开设而得到优化,当网络零售商线下市场份额占比低于特定阈值时,网络零售商新增线下渠道也将使得传统零售商获利更大,此时供应链中所有成员的利润都将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3.
在碳减排约束下,通过对低碳供应链进行建模,借助数值实验,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产品碳系数和制造商公平关切行为对低碳供应链定价策略、碳减排水平、供应链各方利润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集中式决策模式下,产品碳减排水平和供应链整体利润要高于分散式决策.制造商客观存在的公平关切属性会进一步降低产品碳减排水平和供应链整体利润,且随着制造商公平关切程度的增大,供应链各方成员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均会减小,但制造商利润所占供应链总利润的份额却在不断增大;2)三种不同供应链决策模式下,低碳产品零售价格、碳减排水平和供应链利润均会随着碳系数的增大而增大;3)碳减排投资成本分担契约的实施能够促进低碳产品零售价格降低,销量增加,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低碳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政府对碳排放征税及消费者对低碳产品存在偏好,分别研究了随机需求下批发价契约及收益共享契约下生产商的碳减排决策问题,并比较了减排前后两种契约的最优参数.研究表明,收益共享契约能够协调不减排/减排下的供应链,并改进链上成员的收益;并且在两种契约下:都分别存在唯一的减排率使生产商/供应链整体收益最大,并且对批发价契约下生产商和零售商,及收益共享契约供应链整体,都分别存在一个使他们能从减排中获益的减排率上限.减排后,最优批发价的升降取决于生产成本的增加量,共享比例取值范围的变化取决于供应链的效率,且当消费者愿意为低碳产品多支付的价格比例高于单位生产成本的上升比例时,共享系数取值范围下降,反之,则上升.  相似文献   

15.
研究考虑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双向竞争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及回收决策问题.分别在制造商、零售商及二者同时回收三种渠道结构下,分析了制造商的CSR意识对新产品定价及废旧产品回收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在何种回收渠道结构下,制造商的CSR意识均利于降低新产品批发价格、直销价格及零售价格、扩大市场需求、增强废旧产品回收效果.制造商...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上下游企业均存在资金约束且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特性的双渠道供应链,构建了“双边银行借贷”以及“银行借贷+贸易信贷”两种融资组合模式下的供应链融资决策模型,分析了企业初始资金规模、制造商公平偏好以及延期支付批发价敏感性等对各成员决策及收益的影响。最后,用数值分析验证并拓展结论。结果表明:企业初始资金规模、制造商公平偏好以及延期支付批发价敏感性的变化会对各主体决策和收益产生不同影响;供应链融资组合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各主体资金约束困境,且零售商可能获得高于其无资金约束时所得收益。对比两种融资组合模式,发现当制造商延期支付批发价敏感性较低时,零售商倾向选择“双边银行借贷”融资组合模式;否则,其将偏爱“银行借贷+贸易信贷”融资组合模式。而对制造商而言,当其延期支付批发价敏感性较低时,其倾向选择“银行借贷+贸易信贷”融资组合模式;否则,其将偏爱“双边银行借贷”融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7.
考虑产品双渠道对延保模式的重要影响,应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建立了无延保的基本模式、制造商提供延保的模式和零售商提供延保的模式,对各模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制造商提供延保会降低产品批发价。(2)制造商和零售商提供延保均会使产品零售价降低,且均能增加双方的利润。(3)制造商和零售商提供延保均能提高供应链的绩效,当零售渠道更有吸引力时,由零售商提供延保对供应链更有利;否则,由制造商提供延保更有利。(4)对于制造商来说,当其直销渠道更有吸引力时,自己提供延保更有利;当零售渠道更有吸引力时由零售商提供延保更有利。对于零售商来说,无论其渠道吸引力如何,都由自己提供延保更有利。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融资中的制造商最优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自有资金不能满足订货需要时, 零售商可以在制造商的担保下, 以供应链融资的形式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 制造商将决策是否为零售商提供融资担保, 并确定相应的批发价. 在报童模型的框架下, 建立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预期利润模型. 在一定的批发价下, 零售商具有确定的最优订货批量. 只有当订货批量在一定的区间时, 零售商才会使用供应链融资. 而在此区间, 制造商的预期利润具有确定的最优. 通过与不融资时的最优进行比较, 即可确定制造商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