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人们对导航定位的要求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二维平面,而希望借助虚拟现实等技术获得三维世界中的真实感及沉浸感.与应用广泛的移动端相结合,运用了相关软件与语言,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室内三维漫游交互系统.实例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流畅,并能给用户带来较为良好的漫游交互体验.  相似文献   

2.
为给家庭用户提供一个界面友好的控制智能家电接口,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别墅建立3D模型, 使用户可以沉浸式地与家电控制系统进行交互。系统以VC++为开发工具, 采用Microsoft的DXUT(the DirectX Utility Library)程序开发框架, 实现了一个3D虚拟漫游系统。用户可以在漫游过程中选择家电, 完成与家电之间的交互。经实际使用, 用户得到了很好的体验, 控制智能家用电器也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3.
虚拟现实技术是对人机不同角度进行多重信号传导的手段,包括虚拟场景系统的建立、知觉管理系统的搭建,以及两者结合应用与用户体验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主要研究如何开发一个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酒店全景实时漫游系统,如何令用户在此软件系统中实时地对酒店环境和服务进行欣赏和了解.同时探讨了如何更好的将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vr技术、多媒体等技术融合在该系统中,实现酒店及酒店周围环境的立体化.此次试验性的系统开发,结合了3Dmax以及VR虚拟现实开发的平台,进行建模和贴图,还有比较细致的纹理贴图等,用来实现此案例温泉酒店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漫游功能,可以实现模拟多角度进行环境和场景的游览,使参与者沉浸其中,满足其多感官多角度体验与交互,加深用户对酒店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从多视图几何技术出发,利用透视同伦变换技术、切点累积生成和运动估计及几何校正等技术将一组真实场景照片重构出一幅高分辨率的柱面全景图。由此研发的交互式全景漫游生成系统ADPW具有全景图生成、基于超媒体架构的多媒体信息融合、交互式全景漫游、发行(脱离系统运行)等功能,不仅实现了高度真实感的多媒体实时交互漫游,还可以发行相应的虚拟场景浏览器,脱离ADPW开发工具单独运行,可作为用户二次开发工具以便用户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5.
观光农业园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由于目前阶段不具备远程体验性等问题,限制了观光农业园的发展。因此,设计了基于Sketch up和Virtools软件技术的观光农业园漫游系统,开创了远程可交互虚拟场景漫游体验功能。利用Sketch up软件进行地形、植物、建筑物以及水体的构建,在漫游平台上进行碰撞检测、场景简化以及背景制作。在Virtools平台上运行实验,设计的漫游系统再现了现场场景,实现了客户远程浏览体验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结合体感交互与虚拟环境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虚拟环境体感交互方法,采用Kinect体感设备,实时获取用户的手势数据,通过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对所定义的手势语义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发出实时控制指令,实现与虚拟环境的自然交互.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Kinect手势识别的虚拟矿井交互系统,对交互方法进行测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手势识别正确率平均高达95.1%,实时性较好,所定义的虚拟矿井手势语义符合人们正常操作习惯,能实现与虚拟环境更加自然的人机交互,可以实现与虚拟矿井自然交互控制.  相似文献   

7.
Kinect在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阐述了体感设备Kinect的关键技术在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应用及实现.利用Kinect体感设备,可将其即时动态捕捉、影像辨识、麦克风输入、语音辨识、社群互动等功能整合到视频会议中,使视频会议更具可交互性,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并提高了视频会议的整体性能.针对kinect设备与视频会议系统的整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前基于手势交互的系统应用越来越多,但都是简单的利用手势操作鼠标进行交互,没有向系统进行文字输入的功能。利用盲人字母手势作为输入手势,采用微软的体感设备Kinect获取深度图像,对其进行手势分割,再利用SIFT提取特征,得到手势字母,利用拼音输入法,提供了一种向系统输入汉字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用3DSMAX作为建模工具,进行模型优化和渲染,以室内场景为虚拟漫游场景,采用行为交互模块实现了虚拟场景漫游系统和系统的人机交互。  相似文献   

10.
虚拟景区漫游系统是实现虚拟旅游的关键环节,对促进智慧旅游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以安徽省安庆市独秀园景区为例,在总体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基于3ds Max的虚拟景区构建方法和基于VPN编辑器的漫游与交互功能的设计,指出应用注意的问题,最后实现了独秀园虚拟景区漫游系统。  相似文献   

11.
面向视觉手势交互的映射关系自适应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机器视觉手势交互中经常需要大幅度手部移动,合适的映射关系对于用户在较舒适的操作范围内完成交互任务是十分必要的.文中结合用户的交互心理测试,提出一种基于用户操作特点的映射关系自适应调整方法:基于Borg's CR-10尺度心理感知实验测试用户的手部移动的感知,根据人体工程学建立一种基于速度调整的映射方程;根据交互过程中的用户手部移动情况,在每次连续交互操作结束后对映射方程进行调整.此外利用Kinect搭建用户测试系统测试该调整方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映射关系调整方法能有效降低用户大幅度手部移动的几率,同时保持了用户的操作表现.  相似文献   

12.
何水艳  丁沂 《科技信息》2012,(8):225-226
论文对虚拟校园的实时漫游系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首先提出了Vega作为三维视景开发软件来实现校园的实时漫游;然后结合基于图形几何建模的方法,在Vega平台上,实现了虚拟校园的手动漫游和自动漫游,并能进行一定的交互,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数字化校园工程的研究有进一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老人下肢康复产品存在的问题,以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运动性、趣味性和可拓展性为基础,结合老年人的下肢康复特点,提出提高康复效果和产品可用性的交互设计构架。以膝盖康复产品为例,应用Kinect体感交互技术提出具体设计方案,为老人下肢康复产品的体感交互设计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4.
常规基于图像的绘制方法要求多幅图像作为输入或事先已知场景的三维信息才能生成新的图像.而TIP(tour into the picture)技术仅需一幅场景图像便可以生成新的视图,实现三维场景的虚拟漫游.详细介绍和实现了基于TIP的交互建模与漫游,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对图像的理解,利用鼠标任意设置场景关键点以恢复其三维模型,实现交互式的真实感漫游.  相似文献   

15.
在多种信息系统中,将虚拟化技术与可信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是一种保障系统安全的有效手段.然而,传统基于可信平台模块(TPM)的可信系统存在着系统信任基础不明确与数据迁移计算开销大的不足.本文应用便携式可信模块(PTM)信任模型,基于Xen虚拟化平台提出了一种客户端可信虚拟化平台方案——OASIS,设计并实现了OASIS平台结构、可信启动信任链建立方法及数据迁移机制.本方案具有灵活高效、以用户为中心的特点,使用PTM作为系统信任基础,为用户提供个人化可信计算环境,为用户在多平台间漫游的应用场景提供极大的便利性.原型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与学习有关的维吾尔语应用软件缺乏、现有网络学习系统中资源共享低、用户在线交互不足的问题,设计了基于P2P的维汉语流媒体课件学习系统;将P2P技术应用于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流媒体业务中,可以实现有限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本学习系统中发布的教学资源,视频课件占相当大的比例,流媒体技术为视频课件的传输提供最佳方案,同时丰富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7.
基于Unity3d的室内漫游仿真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漫游是虚拟现实技术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实践与应用,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三维软件3dmax实现建模和贴图、以unity3d为虚拟现实开发平台,提出开发室内三维漫游展示系统的自由行走、飞行、对象的重置及声音和视频的处理等关键技术及具体解决方法.从而设计成可以和用户交互的、可由用户自己设计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漫游...  相似文献   

18.
以赫哲族文化保护为例,利用图像球面投影算法和SIFT特征提取算法对图像进行拼接融合生成全景图像,并使用全景图像拼接融合技术开发虚拟漫游系统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通过开发赫哲族村镇数字漫游系统,实现了赫哲族村镇、展馆、景区的360°全方位展示,并融入了丰富的交互热点,给参与者带来沉浸式的交互体验,为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场景分析的交互式漫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CT和MRI设备中获取的三维体积图像,允许我们对三维解剖结构进行任意的观察。一般主动漫游的路径计算方法,都是基于中轴提取等算法的。本文在光线跟踪模型进行绘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场景分析的路径计算方法,通过交互选择得到了沿管状器官内部进行漫游的路径,并将其应用到了虚拟内窥镜系统当中。  相似文献   

20.
控制方法是基于虚拟现实的运动仿真交互平台的关键技术.根据具有视觉体验和身体感觉的运动仿真交互平台的需要,设计了一套系统控制流程和算法模型,并把这套控制方法用于自行车运动仿真平台,实现人在虚拟环境中的漫游,让参与者在由计算机构造的虚拟场景中获得了如同在真实环境中骑自行车的体验,从而验证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