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基于链路质量的选择协作式HARQ传输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中继协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 atic repeat request,HARQ)策略中重传时延性能不佳的问题,通过对快衰落信道下单中继HARQ系统的误码率和时延特性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目的端控制选择协作式HARQ(selective cooperative-HARQ,SC-HARQ)传输协议的实现方案,此方案是在单中继环境下根据中继链路和直达链路的链路质量判断选择重传路径的HARQ传输协议。SC-HARQ传输协议方案需要设定传输链路质量的门限值,然后根据不同的链路质量选择不同的重传模式:当直达链路质量大于设定的门限值时,选择直达链路进行重传;反之,选择完全协同HARQ传输协议进行重传。经过理论分析和MATLAB仿真验证证明,SC-HARQ传输协议方案在保证一定传输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小系统时延、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无线链路易出错从而降低传输效率以及由于重传导致数据流间传输不公平的问题,基于网络编码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码组重传模型.在无线单跳信道易错场景下,利用无线广播传输和重传特性,设计了基于编码组重传模型的新型单跳传输算法.根据编码系数产生方式的不同,该算法又分为随机编码组重传算法和启发编码组重传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编码组重传算法的传输延迟和吞吐量略差于单播ARQ传输技术,在信道突发出错情景下,单播ARQ传输技术吞吐量急剧下降,而编码组重传算法下的吞吐量能够维持稳定.编码组重传算法能够有效保证无线传输效率以及数据间传输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深空通信传播时延大、误码率高以及链路间歇性中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中继选择的深空文件传输协议。该协议将文件传输过程分为跳到跳发送和端到端重传2个阶段。在发送阶段,提出一种中继选择算法,通过分析天体运动规律选择合适的中继节点,并结合深空链路信道特点,分析链路丢包率和信道增益的关系,选择最优中继链路逐跳进行传输,降低丢包率进而减少重传次数;在重传阶段,目的端对数据包进行校验和检查,丢失的数据包通过端到端链路进行重传,保证文件的可靠传输。仿真结果表明,当端到端误码率大于10-5时,所提协议能有效减少重传次数,进而降低传输时延。在误码率为10-3时,与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CCSDS)提出的文件传输协议(CCSDS file delivery protocol,CFDP)相比,该协议的传输时间缩短了40%,能较好地适应深空通信环境。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基站重传视频流的完成时间,针对视频流业务设计了一种D2D网络中基于可伸缩视频编码(Scalable Video Coding, SVC)的视频流缓存跨层网络编码重传方案。该方案首先采用SVC对视频流进行编码以应对终端处理能力的差异性,引入跨层网络编码搜寻最大独立集选取最佳的传输以及编码调度,减少完成时间。其次,针对多协作重传设备间的干扰问题,设计了最佳的资源调度算法,在给定发送设备集的前提下迭代优化设备的发送功率,在不增加完成时间的同时优化系统的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完成时延,减少重传次数,增加系统的弹性。  相似文献   

5.
李鸿林  王广佳 《应用科技》2010,37(11):18-21
针对比较恶劣的无线信道环境下低密度奇偶校验码与正交频分复用相结合的通信系统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误码率的问题,该文基于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系统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方案,它充分利用发送端获得的信道估计信息对每次重传的数据序列进行自适应交织来降低信道对同一比特的影响,从而降低接收端的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与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相结合,无论是在高斯信道或是莱斯信道下都能很好地降低误码率.  相似文献   

6.
在大量测试实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电磁波在楼内公共烟道的传输问题,分析公共烟道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影响电磁波传输损耗的因素。提出一种适用于楼宇集中净化物联网系统的基于SX1278的无线传输方案。该方案采用直接序列扩频调制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采用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作为重传机制来解决节点信号冲突碰撞问题。通过在基站端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来保证计数的同步性和实时性。集成测试和实地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很好地解决了烟道内无线信号的稳定传输问题,且丢包率和误码率较低,系统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7.
重传能够保证接收端正确地接收到数据,研究表明传统的多播重传机制会导致较低的传输效率.为了在无线广播网络中减少重传的次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机会式网络编码重传方案,运用并行机制,采用机会式网络编码组合不同的丢失包进行重传,其中机会网络编码重传方案大大减少了重传次数,而并行机制降低了算法复杂度.理论和实验分析说明,该方案在平均吞吐量、平均发送重传次数和平均接收重传次数等性能指标上远远好于传统重传方案,这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并行网络编码机制的重传方案是有效的,即在降低复杂度的前提下能够大大减少重传次数,从而增加系统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8.
无线视频传输中数据帧长度变化较大,信源数据速率不断变动,根据该特点提出了低延时无线协作视频传输系统。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系统的延时性能和误码率,提出了系统最小延时传输方案。在该传输方案下,设计了3种不同复杂度的中继选择策略,即穷搜、衍生、排序策略。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系统最小延时传输方案进行视频传输,可以在保证系统延时性能的基础上降低系统误码率。随着可选中继节点数量的增加,系统误码率逐渐降低。3种不同中继选择策略的误码率差距不大。相较于穷搜策略,衍生、排序策略具有更低的算法复杂度,尤其是排序策略的复杂度仅为线性复杂度。  相似文献   

9.
协作多点传输技术通过对多个小区进行联合调度和协作传输,降低小区间干扰,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和扇区吞吐量。随机接入过程是移动通信系统中UE与网络建立连接、进行通信的首要过程,必将受到这种新的传输模式的影响。对其接入场景与接入流程、资源请求过程的资源分配问题、部分切换过程及新的接入方式进行探讨,提出这些过程在CoMP环境下的演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一种相邻节点协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传输方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不可靠的通信链路引发传输效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邻节点协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传输方案(NNCS).该方案利用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通过选择成功监听到数据传输的相邻节点来承担协作传输任务(重传或转发),以降低重传次数,提高传输效率.在方案中,相关节点根据自身传输能力发送数据应答以竞争协作机会,同时通过信道监听避免发生竞争冲突.实验结果表明,较之传统重传方案,NNCS能够以更少的传输消耗达到更高的传输成功率,并有效降低了端到端的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个基于2 × 2天线阵列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算法.首先传输贝尔实验室分层码(BLAST)来提高速率,当出错重传时,重传信号能和初始的信号组合为空时分组码(STBC).由于BLAST能提供很高的速率但是抗干扰能力不强,而STBC能很好地抵抗干扰,这样两者的结合就极大地增强了系统吞吐率和鲁棒性.本算法结合了BLAST和STBC的优势,在获得多天线复用增益的同时也能获得分集增益,是一个兼顾速率和误码率性能的HARQ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都表明本HARQ方案能比单纯使用BLAST或者STBC的ARQ方案获得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虚拟多进多出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分析了在信道衰落下的平均误码率,并提出了使用各协作节点最优传输功率的新方案,推导出基于Nt×1虚拟多进多出系统的最优传输功率表达式.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与等功率传输相比,传输功率优化方案可获得更低的误码率.同时,对协作节点数与传输效能的折中设计进行了探讨.仿真结果表明:低功率传输时,应适当降低协作节点数,以降低有效传输能耗.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无线链路出错而降低传输效率问题,在无线中心传输结构下,基于网络编码理论,首先提出了理想的基于编码组的传输模型(ITCG),并根据无线信道易错的特性,又提出了基于重传的编码组传输模型(RTCG).基于上述传输模型,随后提出了新型的基于重传编码组模型的数据传输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单播算法、基于重传的编码组传输算法的传输延迟和吞吐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重传的编码组传输算法能够提高传输效率,并且在节点突发出错情景下,能有效解决由于节点突发出错而造成的系统吞吐量急剧降问题,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链路质量的选择协作式HARQ传输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中继协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策略中重传时延性能不佳的问题,通过对快衰落信道下单中继HARQ系统的误码率和时延特性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目的端控制选择协作式HARQ(selective cooperative-HARQ,SC-HARQ)传输...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自动驾驶车辆在高速移动场景下车联网的低时延数据传输方案.采用多径开环的数据传输方式,依靠功能强大的雾结点服务器,将宏结点与微结点组合接入点群,对用户的请求资源做出分配及调度.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数据传输的误码率略高于传统的长期演进(LTE)车联网方案的误码率,但时延可以降到1 ms以内.  相似文献   

16.
在能量捕获无线传感器网络(Energy Harvest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EH-WSN)中,采用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NC)技术可有效提高数据传递的可靠性。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采用固定的数据速率(Data Rate, DR)和固定的最大重传次数(Maximum Number of Retransmissions, MNR),传输时延较高。为了降低传输时延,结合EH-WSN中节点的能量捕获特性和相邻节点之间的无线链路质量,提出一种优化数据速率和最大重传次数的低时延数据传递方案。通过对节点的能量捕获过程和能量消耗进行建模,给出了节点的剩余能量公式;对相邻节点之间的无线链路质量进行建模,推导出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成功收包率和每个数据包的期望传输次数,进而推导出传输路径上每一跳的传输时延公式;基于优化方程,在节点满足链路收包率条件和剩余能量条件的前提下,对其数据速率和最大重传次数进行优化配置,使得每一跳的传输时延最小。实验结果表明,与采用固定数据速率和固定最大重传次数的数据传递方案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案具有最低的端到端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17.
视频通信中的选择性重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视频通信中差错控制方法的研究热点--选择性重传技术,着重在重传决策的位置、重传数据内容的划分、网络状态对重传的影响以及支持选择重传的传输协议等4个方面进行讨论,给出了3个使用选择性重传的视频抗误码系统.在混合自动重传技术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视频传输的混合自动选择重传方案.该方案可以灵活调整校验数据和重传数据占整个传输数据的比例,在冗余开销和重传时延之间得到更好的权衡.最后,指出了视频通信中选择性重传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视频内容分类、选择重传的准则和时机,以及可用于实际视频通信的低复杂度、易实现的选择性重传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波分复用 (WDM)的广播网中 ,寻找一种最优化消息调度方案比较困难。提出两种调度方案 :第一种方案为连续重传一条消息 ,直到它的所有目标节点都接收到该消息 ;第二种方案为在两次重传消息之间引入一个随机时延。通过模拟显示 ,在第二种方案中系统具有更高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19.
在群垂直切换场景中,多个移动终端同时向无线网络发出垂直切换的请求,有可能导致网络拥堵并因此增加切换的阻塞概率。为了避免网络负载过重和合理地利用无线资源,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阻塞概率的群切换方案。首先,根据网络最大阻塞概率得出在同一时隙最多能够进行切换的用户个数,然后,根据使得整个网络平均传输时延和丢包率最小的准则,终端将选择合适的目标网络。仿真表明,相比于基于随机延迟的方案,该方案在控制网络阻塞率、减小网络平均传输时延和平均丢包率方面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快速否定应答的空间网络文件传输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间网络中存在的高误码率、长延时、链路速率非对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否定确认机制的远程文件管理协议(remote file process protocol,RFPP)协议。RFPP协议采用了信令纠错、否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K)快速重传和NAK帧结构压缩等机制,分析表明RFPP比CCSDS文件传输协议(CCSDS file delivery protocol,CFDP)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在低轨卫星非对称链路仿真场景下,RFPP比CFDP的效率提高了7.6%。RFPP协议已成功应用于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实测信道利用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