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灾害是在你忘了它的时候来临的.汽车问世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由于特殊天气而发生的交通事故总共死亡了3000万人.如果把轮船、火车、飞机和汽车事故发生率依次排列,其比例为0.4%、1%、1.52%、6.2%.据调查,40%的车祸与自然现象有关,现在每年至少要造成30万人死亡、800多万人受伤.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汽车流量增加,到2020年,全世界公路车祸造成的死亡人数将超过呼吸道感染、结核病和癌症同时期致死人数的总和.这些用血写成的惊人数字,是在联合国卫生组织最近发表的<2020年前世界灾难报告>上刊出的.  相似文献   

2.
假如一辆汽车横着车身向你开过来,你心里一定会嘀咕:"这车子是不是出车祸了."事实上,我们现在看到的马路上跑的汽车都不可能像螃蟹那样横行.而日本一家汽车公司新研制的一款电动汽车就有这样的本领,因为它的车轮可以转动90°,据说这款汽车行驶起来更加灵活,可以有效地避免塞车和车祸.  相似文献   

3.
假如一辆汽车横着车身向你开过来,你心里一定会嘀咕:"这车子是不是出车祸了."事实上,我们现在看到的马路上跑的汽车都不可能像螃蟹那样横行.而日本一家汽车公司新研制的一款电动汽车就有这样的本领,因为它的车轮可以转动90度,据说这款汽车行驶起来更加灵活,可以有效地避免塞车和车祸.  相似文献   

4.
科技传真     
汽车“夜视眼” 英国美洲虎汽车公司与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正在合作研制一种汽车用红外线探测装置,可使夜间行车的司机及早发现路上的行人和路障等,大大减少发生车祸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大家对汽车安全气囊应该并不陌生,但是自行车安全气囊我们却没有见过.瑞典一家公司开发出了一种可供骑车者使用的安全气囊.在世界各国,人们骑自行车时,都不习惯像摩托车骑行者那样佩戴安全头盔,然而城市里不少车祸的受害者都是怕麻烦的骑车者.  相似文献   

6.
为了大幅度降低汽车夜间行驶导致的车祸,各种供汽车夜间行驶使用的汽车电子夜视眼应运而生。紫外夜视眼日本科学家最近研制成功的汽车紫外夜视眼,其原理是利用人车灯看不见的紫外线作照射源,装在汽车车灯里的紫外线发生器放射出紫外线,触及表面涂有荧光材料的路标,路标会发出人眼可见的鲜艳的荧光,易于为汽车驾驶员所识别,极为圆满地解决了汽车车灯眩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假如一辆汽车横着车身向你开过来,你心里一定会嘀咕:"这车子是不是出车祸了。"事实上,我们现在看到的马路上跑的汽车都不可能像螃蟹那样横行。而日本一家汽车公司新研制的一款电动汽车就有这样的本领,因为它的车轮可以转动90°,据说这款汽车行驶起来更加灵活,可以有效地避免塞车和车祸。  相似文献   

8.
如果开着轮胎没气或气压不足的汽车外出上路,不仅会多耗燃油,而且可能会因爆胎而发生车祸。因此,不少车主会定期检测汽车轮胎的胎压。然而,胎压不足可能会因为各种偶然因素而随时出现。统计数据表明,50%以上的轮胎磨损都是胎压不足造成的,这会导致大量的汽油和橡胶浪费,甚至可能引发车祸。美国汽车燃油研究结构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平均每户家庭每年因胎压不足而损失的汽油费多达627美元。为此,美国一家轮胎公司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最近,日本东丽公司与山形大学共同开发出一种刚柔相济的新型塑料。用在汽车外装材料上,车祸中可有效吸收冲击能,减轻对被撞者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感应汽车具备很高的智能化水平。人们正在考虑在这种车中安装一系列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在汽车发生故障、道路上发生车祸或其他突发事件时,它们可以进行彼此间的信息交换并向外传输信息。感应汽车还装备了表情识别装置,能够通过识别驾驶者的面部表情来判断其意图。此外,感应汽车的玻璃还具备自动变色的功能,可以根据汽车所在环境的照明情况变换颜色,提高乘坐者的视觉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未来的高速公路是怎样?最近《美国今日》报对此做出预测:汽车和货车将以时速200公里在电磁公路上奔驰,车子间的距离比一般的更接近。尽管如此,路上交通十分通畅,没有任何交通阻塞和车祸,司机用不着操心,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将有一套智能系统加以管理和控制。由美国联邦政府运输部授权的"美国全国自动  相似文献   

12.
<正>灾害是在你忘了它的时候来临的。汽车问世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由于特殊天气而发生的交通事故总共死亡了3000万人。如果把轮船、火车、飞机和汽车事故发生率依次排列,其比例为0.4%、1%、1.52%、6.2%。据调查,40%的车祸与自然现象有关,现在每年至少要造成30万  相似文献   

13.
正自动驾驶汽车撞死人,被受害人家属告上法庭受审的将是计算机代码(以及编制代码的计算机程序员)。设想一下,2034年的某个夜晚,一个醉酒行人突然倒在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前,当场死亡。如果是人类司机在开车,这会被认定是一次意外事故,因为行人显然也有错,再理智的人类司机也难以及时避开。但早在2020年代,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车祸发生率减少了90%,对应司机过失的"理性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高速公路上汽车风驰电掣,使公路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据报载,我国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达8万多人,伤者数百万。严峻的交通事故迫使安全气囊得以广泛应用。安全气囊是20世纪汽车十大发明之一,它早已从发明之初只作为豪华车上的奢侈品,而摇身一变成了百姓车的基本配置,欧洲甚至已将双前气囊列为新车法定的基本  相似文献   

15.
汽车发明以来,全世界约有2 500万人因车祸而丧生。尽管无数科学家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撞击试验,研究开发了缓冲器件、夹层挡风玻璃、安全气囊等安全装备,但车祸仍是有增无减,这是为什么? 生物力学专家和创伤专家详细研究了人体在碰撞过程中经受的各种撞击力。  相似文献   

16.
一、汽车油门防误踩智能管理系统研究的起因 我们研究这个项目的起因是几个月以前发生在浙江省衢州市的一次车祸。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一名新手司机由于在慌乱中将刹车油门踩错了,从而直接导致一名横穿马路的行人当场丧生的悲剧。由于我们研究小组的师生都是汽车爱好者,因此这件事情自然就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经过进一步的调查。我们发现这一悲剧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仅在浙江省就发生过多起类似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7.
汽车安全气囊大家应该不陌生,但是自行车安全气囊我们却没有见过。目前,瑞典一家公司开发出了一种可供骑车者使用的安全气囊。在世界各国,人们骑自行车时,都不习惯像摩托车骑行者那样佩戴安全头盔。然而,城市里不少车祸的受害者都是怕麻烦的骑车者。因此,瑞典一家公司开发出了一种隐形的安全气囊,比较容易被骑车者接受。  相似文献   

18.
"车祸猛如虎"。汽车这一现代高科技成果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频频高发的交通意外。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全世界每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数已超过100万,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亡。由于所受冲击力强大,伤势一般都很严重,若不能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据专家分析,事发现场若能正确及时展开自救与互救,50%以上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爱尔 《科学之友》2007,(21):24-25
美国堪萨斯州哈钦森市18岁女孩莎拉·斯坎特林在1985年9月的一场车祸中遭遇严重脑损伤,陷入了类似植物人的长久昏迷状态中.然而,2005年2月,莎拉在昏睡20年之后,突然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并首次开口说话,打电话问候妈妈.由于凭空"失去"了20年时光,尽管莎拉目前已经41岁,但她仍然觉得自己是一名18岁少女,就像车祸还未发生时一样.  相似文献   

20.
车祸脱险     
每年我国因车祸而死亡的人数有几十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人口数量。在这些车祸事故中,倘若有人懂得一点车祸避险知识,那么他是应该能够生还的。所以,我觉得大家都应该在平时学一些车祸脱险法,这样到了紧急关头,才能临危不乱,从而将危险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