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宇航中心科学家日前于小行星的陨石样本中发现了氨基酸异缬氨酸,且其在富碳样本中绝大多数以左旋形态存在。鉴于氨基酸对生物体的重要性和地球上的“左型氨基酸之谜”,该研究小组认为极可能是小行星岩石将生物原材料带到地球,成为了一项佐证“地球生命起源于太空”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2.
小文 《科学大观园》2009,(24):70-70
科学家在“维尔特2号”彗星尘埃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所有生命形式关键的组成成分一氨基甘胺酸。美国宇航局科学家表示,这一发现证实了形成生命的一些必需成分起源于太空,并且被彗星或小行星携带到地球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一名名为维克多·肖尔的俄罗斯科学家近日在俄小行星和彗星安全问题科学研讨会上发出警告说:一颗名叫2004MN4的小行星可能于2035年撞击地球,将生命从这颗行星上彻底消灭。维克多说,目前许多天文学专家都将2004MN4小行星视做地球生命最大的威胁,科学家最初预言这颗直径400米左右的小行星将于2029年左右撞上  相似文献   

4.
<正>地球上生命是如何诞生的,这是科学家们面对的最大谜团之一。一种观点认为,地球上生命的来源很有可能是外太空,为此,天体生物学家们正在搜集证据证明生命可能起源于银河系中的其他地方,随后在38亿-40亿年前由小行星或彗星将最初的生命物质带到了地球上。这种理论被称为"胚种论"。科学家们此前在彗星上发现了有机物分子以及水冰成分,暗示这类天体有可能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宣布,一颗直径580米的小行星将有千分之一的概率在2182年撞上地球。鉴于此,美宇航局计划在几年后造访这颗小行星取样分析,以彻底消除其对地球构成的威胁。 造访RQ36小行星的原因 在科学家宣布一颗编号为“1999RQ36”的小行星可能于2182年撞上地球后,这一消息立刻引起全球媒体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称,在66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亡的是一颗直径9.66公里的小行星,这颗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引起一场大规模的火焰风暴。科学家在过去30多年间,一直在为导致6600万年前恐龙消亡的原因争论不休,他们的答案在气候变化、火山活动或小行星碰撞地球之间游移不定。如今科学家制成的新模型显示,这种史前动物灭绝的时间与一颗直径9.66公里的天体撞上地球同时发生,而且有关这场大灾难的最新模型显示,这颗小行星撞地球应该会把升华的岩石粒子抛到地  相似文献   

7.
如果正如一些科学家争论的那样,地球是因为早期曾受到小行星猛烈撞击,从而引发巨大热效应,结果才形成适合生物生长进化的环境的话,那么能否如法炮制,用同样的方法制造出火星生命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据最新研究,用小行星猛烈撞击火星,可以令这颗红色的星球获得适合生物生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利用强大的激光装置,重现了可能是地球生命最初萌芽的状态。研究组将黏土与化学液体混合并用强大激光轰击照射,以此来模拟小行星与早期行星之间相撞情形。这样做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些被认为是构成生命必不可少的关键化学成分。经过强大激光轰击照射之后的混合溶液中,出现了构成RNA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大灭绝。然而不久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古生物教授乔治·波尔纳却在新书《谁在咬恐龙?昆虫病菌和白垩纪之死》中提出惊人理论:虽然小行星撞地球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然而,恐  相似文献   

10.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希望找到一种保护地球免遭毁灭厄运的终结手段,在其他所有防御手段失效情况下确保地球安全。为此,科学家希望研制出能搭载核弹超高速的无人飞船,用于炸毁威胁地球安全的小行星。为让这项计划付诸实施,他们如今正准备筹集资金。这种被称之为"超高速小行星撞击器"的无人飞船,在发射之后可在100天左右飞抵近地小行星,并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前引爆核弹,将其摧毁。这一设想由丹麦的小行星防御计划项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科学院院刊》最近刊发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埋藏在墨西哥近海海底巨大撞击坑的岩石"记录"了小行星撞击地球那个地球生命史上"糟糕"的日子,进一步充实了"小行星撞地球致恐龙灭绝"假说。"小行星撞地球致恐龙灭绝"的假说是怎么提出来的?目前又有哪些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生命如何起源?地球之外的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这是许多科学家一直在苦苦探索的问题.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最近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披露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外星生命说",地球上也许至今仍存在外星生命形式,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外星生命成分.  相似文献   

13.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4,(23):36-37
<正>科学家们在对土卫六的大气层开展研究时,发现土卫六大气中的有机物分布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一情况违背此前科学家们的传统认识,引起广泛关注。这项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天体化学家马丁·科迪纳(Martin Cordiner)表示:"这是一项出人意  相似文献   

14.
<正>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数据和研究成果认为,宇宙中可能存在宜居世界和地外文明。但是,为什么地球人类一直未能看到或联系上地外生命呢?对于著名的"费米悖论"所提出的这个谜团,有科学家研究认为,或许是地球气候变化阻止了地球人类与外星文明的联系。"费米悖论"是由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恩里克一费米提出。该理论认为,地外文明存在于宇宙之中,而且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现了太阳系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的“灵神星”(16Psyche)小行星,而这一颗距地球足有3.7亿千米之遥的小行星或能给我们带来一笔不菲的财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此次任务的首席科学家、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球与太空探索学院主任琳迪·埃尔金斯·坦顿埃尔金斯·坦顿博士的计算结果显示,如果能将这颗小行星运回地球,单是灵神星上的铁就价值1×1019美元(6.8×1019人民币)。假设这些金属参与了地球的市场交易,将导致贵金属价值大幅下跌,所有贵金属储备都将  相似文献   

16.
丹麦科学家日前表示,大约38.5亿年前撞击地球的“肇事者”是冰质彗星而非岩质小行星,这表明地球上的水可能是由彗星带来的。  相似文献   

17.
好莱坞大片《天地大冲撞》中演绎的小行星撞地球事件,在实际中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为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天外横祸,近日,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学家推出了一套全新的“太空重力拖车”方案,利用其中设计的小行星拖曳飞船,用研究人员的话说:“当有小行星这类不速之客来访时,派上一名‘拖拉机驾驶员’就可应付。”相关文章刊登在《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8.
一支国际科学家小组对2012年坠落在斯里兰卡的一颗陨石碎片进行研究时,发现其存在藻类化石。这一发现证明宇宙中存在有生命。他们在一篇论文中指出,陨石碎片的电子显微照片揭示了已经变成化石的来自于外太空的微小生命形态。此前,科学家就曾发表一篇针对斯里兰卡陨石碎片的论文。研究论文作者深信他们的研究发现,为有生源说提供了坚实证据。科学家曾猜测地球生命来自太空,这就是自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有生源说。当时英国卓越物理学家洛德·凯尔文认为外星细菌可搭乘彗星或者流星,另有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微生物可嵌入灰尘微粒中穿过星系,它们通过轻微的恒星放射线压力从一个行星系  相似文献   

19.
正在未来数年间,太阳系中最奇特的天体之一的第16号小行星"灵神星",或许就将迎来它的首位地球访客。这颗几乎完全由金属构成的M型小行星,直径约250千米的它是小行星带质量最大的天体之一。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一颗原始行星破碎之后残留的铁质内核。目前一个科学家小组正在设计对这颗小天体开展考察计划。一旦这项考察计划得以实施,将有望帮助揭开行星形成机制以及太阳系早期演化之谜。设计人员们称,这将是人类  相似文献   

20.
正在未来数年间,太阳系中最奇特的天体之一的第16号小行星"灵神星",或许就将迎来它的首位地球访客。这颗几乎完全由金属构成的M型小行星,直径约250千米的它是小行星带质量最大的天体之一。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一颗原始行星破碎之后残留的铁质内核。目前一个科学家小组正在设计对这颗小天体开展考察计划。一旦这项考察计划得以实施,将有望帮助揭开行星形成机制以及太阳系早期演化之谜。设计人员们称,这将是人类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