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2 毫秒
1.
民主是当代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人作为人所具有的、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中国儒家传统的人性论与当代民主价值诉求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将民主宪政思想强加于儒家学说之中,并以此来实现儒家人性论的所谓现代化,这种为捍卫儒家而捍卫儒家的做法反而遮蔽了儒家人性论的本真精神,消解了儒家人性论的本质规定。扬弃传统的儒家人性论,这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
唐君毅是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阐释儒家学说之思想价值为己任,以批判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肯定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之现代转换的最佳途径。他关于孔子思想的阐释,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构建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体系,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以儒家精神立国的国家,孔子的思想和儒家的学说在中国文人的心里打下来深深的烙印,对传统的诗歌、书法、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传统,其精华部分对我国建设新的企业文化将有积极的作用,把儒家学说的积极部分融入的现代企业文化中。本文对现代企业文化与儒家学说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分析如何利用儒家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5.
儒家学说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资源,同时也是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需要充分地从儒家学说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对中华民族过去的文明产生过无比积极的历史作用,在今天,挖掘儒家学说的思想精华并继承和弘扬,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为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儒家美学,是指孔子开创的以"仁学"学说为哲学基础的、强调个体的心理欲求与社会伦理规范相统一的美学思想.它是一门偏重于探讨个体与社会间和谐的学说,是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美学思潮和派别之一.儒家美学所崇尚的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突出政治伦理的教育内容、注重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等美学思想,对于语文教育无疑具有极其特别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儒家学派是中国的思想统治者,其思想学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儒家的文艺思想也被尊为占主流地位的思想.本文以白居易的诗论纲领<与元九书>为主要例证,从两个方面--"以政教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和文质并重--对儒家文艺观作一个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国社会控制学说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对于转型期社会控制体系的构建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儒家的社会控制力学说包括:树立政治权威,建立礼法道德体系;发展社会生产,富而教之;实施仁政,缓和社会矛盾等。重视礼法道德等非正式控制手段的调节作用是儒家学说区别于西方社会控制思想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伦理学历代多以儒家学说为支撑,其实,道家学说也是中国伦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庄子提出的自然人性论的思想,在批判儒家传统礼教思想的同时,将至德之世作为道德理想国,将"真人"作为人生目标,将"游心乎德之和"作为理想境界。庄子主张的是一种超善恶的相对主义的道德观,其论人性,主张不为外物所役,坚守内心的自然本真,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在当今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儒家思想从产生到百家争鸣,一直到西汉时期成为中国专制社会的官方统治思想,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这其中固然有儒家思想能够适应当时环境并受到统治者喜爱的原因,但在这背后的深刻原因则是儒家的通权达变和与时偕行的思想在支撑着儒家的思想学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并最终战胜各家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12.
儒学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而儒家人伦思想又在儒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对儒家人伦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五伦"概念形成的系统考察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儒家的人伦思想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对于"五伦"整个演变过程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儒学的各个发展阶段和历史命运,从而更好地认识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中的瑰宝,是人类杰出的文明遗产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邃的管理思想,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得以稳固传承,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的儒家管理思想更是具有其特有的生命力和实用性,本文以儒家管理思想为切入点,论述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权能分治”说的产生有其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其中,思想渊源主要有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权在民”思想和分权学说、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人民主权思想和建国原则、中国古代的儒家正统思想和封建统治时期的“王道仁政”的传统思想;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孙中山的平等观和民生史观。  相似文献   

15.
马一浮的儒学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一浮的儒学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金荣昌马镜泉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儒家学说是与教育密不可分的。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又是伟大的儒学教育家。马一浮自语直接孔孟,一生笃信和深研儒学,并以讲学、刻书为手段弘扬儒家绝学,成为近现代的儒学大师、儒学教育家。纵观马一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社会的管理思想是在儒、法两家管理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中逐步形成的,在理论上儒、法两家的思想尖锐对立,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却互相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兼融法家学说的独特的封建社会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政治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占统治地位的学说。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今深入分析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民本"思想,对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重民、爱民、利民、惠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守中精神和佛家的中道,三者的思想内涵具有惊人的一致性.此三种思想的一致性是由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格所决定的,是传统中国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
儒家文化包含丰富的和谐思想底蕴和精华,对建设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本文以现代法治视角,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传统儒家和谐思想进行深入解读,剖析儒家和谐思想与现代社会的不相适宜,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现代民主法治理念为指导,对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转换和科学构建作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 ,其实在古代传统教育观念中就存在着素质教育的思想 .特别是儒家和道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这些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