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的艺术     
<正>提到"11"这个数字你会想到什么?11路公交车?光棍节?血拼……当然,爱好运动的你绝对不会落下——足球。足球,这个地球上毫无争议的第一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球,拥有不计其数的狂热爱好者。现代足球已经从一项普通的运功,变成了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2014年的夏天,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足球王国巴西举办,这股狂潮又将席卷全球。  相似文献   

2.
正想象一下,当你清晨坐在公交车上,喝着拿铁或者焦糖玛奇朵,公交车排出的尾气不是难闻的汽油味儿,而是咖啡的香味,还有,这辆车正是由做过拿铁或玛奇朵的咖啡渣提供的动力,你会觉得靠谱儿吗?过不了多久,这种用咖啡渣做燃料的公交车就会穿行于英国伦敦的街道上了。由于人类工业和生活的强劲需求,释放到大自然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越来越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其恶果我们都知道了,比如冰川急剧减少,海平  相似文献   

3.
你是否听说过全球气温不是变暖而在变冷的说法吗?或许,你可能在网上或新闻报道中听说过,也可能从一本标新立异的新书中看到过这一理论.但问题是,据<美联社>组织的几位统计学家对气候变化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变暖,恐龙复活?蜥蜴可能进化成恐龙?嗯,科学家们表示,如果全球持续变暖,蜥蜴可能进化成恐龙那样的巨型爬行动物,地球可能再次迎来"恐龙时代",小伙伴们这次真的惊呆了!两亿多年前,地球迎来了巨型恐龙的时代,体长十几米、体重数吨的恐龙随处可见。这样的情景会再次出现在地球上吗?科学家们表示,如果全球持续变暖,蜥蜴可能进化成恐龙那样的巨型爬行动物,地球可能再次迎来"恐龙时代"。事实上,不仅人类畏惧高温热浪,其他大多数生物也是,一些物种甚至有灭绝之虞。  相似文献   

5.
北京的周先生和一些长跑爱好者在寒冬中锻炼时,跑着跑着,觉得脖子里凉凉的,吓坏了,以为是虫子掉脖子里了,赶紧脱了手套一抓,原来是流下来的汗水结成了冰凌!跑到终点,大家相互看着都乐坏了,每个人脸上挂着的汗水都凝成了冰碴!有报道称,"今年是28年来,中国最冷的一个冬天。"新闻里则常常报出一些地方的气温刷新了历史纪录,印度更有冻死人的消息。那么,为何这个寒冬的气温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全球气候不是在变暖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山西省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冬峰女士,让我们来听听气候专家的解答。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2日,联合国发布最新一份全球变暖研究报告,称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导致全球气候暖化的原因。有关专家称,"很可能"的含义是90%,这是各个迄今为止有关全球变暖与人类关系的最严厉的说法。报告还指出,我们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全球变暖将带来暴雨、旱灾、热浪、冰川融化等各种灾害,全球的环境难民将很可能因此升至2亿。  相似文献   

7.
解决全球变暖的预测难题 早在20世纪上半叶,人们就意识到全球平均气温在逐步升高,也即全球变暖问题.后来,科学家发现,这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引发的. 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很多,如何证明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真锅淑郎和他的同事理查德·韦瑟尔德利用物理学的方法,证明了这个难题.他们建立了辐射对流平衡模...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暖给人类和地球带来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升高,海洋热浪越来越频繁和严重.一些动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被迫迁移,甚至导致许多物种消失.全球变暖还会增加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气候变暖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一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在南海成功开采可燃冰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全球轰动。有俄罗斯媒体惊呼:中国一旦形成"可燃冰"的产业化开采,全球石油价格将崩溃,世界能源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燃冰是什么?它真的有可能取代化石能源,使人类彻底摆脱温室效应的困扰吗?为什么最早研究可燃冰的欧美国家迟迟没有动手开采,而我国却后来居上了呢?  相似文献   

10.
青云 《科学之友》2005,(11):85-85
任何一次对地球的开发虽然会给人类带来物质上的享受,但同时也却可能带来生态的灾难。现在,人们能够喝到越来越便宜的咖啡,但同时却意味着咖啡种植者相同面积收入的下降,他们只好靠扩大种植面积来稳定自己的收入,而咖啡种植面积的扩大却意味着对森林和生态的破坏。森林与绿地是  相似文献   

11.
恐龙知多少     
恐龙为什么能长这么大? 以下是科学家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推论. 在中生代时期,也就是从距今2.5亿年的三叠纪开始,到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白垩纪为止,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如今要高得多,这就意味着那时的全球气候比现在要热得多(如果你经常关注全球变暧的话题,就会知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与全球气候变暖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严江 《世界科学》2007,(2):19-20
因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导致的全球变暖正在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地球的气候。近来人们不断听到从南极和北极传出的千年冰架崩解、融化的消息,而喜马拉雅地区冰川的逐步消融让人感受到威胁正在迫近。也许有人觉得遥远的喜马拉雅冰川融化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可能情况确是这样,但是因此而促发的一系列事件一旦发生,如海平面上升、水资源匮乏、物种繁衍周期打乱等,人类就几无退路了。本刊本期特选登了两篇与此主题相关的文章,也是期望有更多的人关注气候变化,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09,(10):19-19
科学界一致认为,全球变暖给地球造成的整体影响是相当负面甚至毁灭性的,但个别的区域却可能从全球变暖中获益。比如,全球变暖导致更多的降雨,可能令世界上最贫瘠的土地——撒哈拉沙漠部分地区"变绿"。当然,这可能只是短时期内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全球气候突然变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衣育红 《科学通报》1992,37(6):528-528
由于气候变化对经济及社会有重大影响,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过去100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气候变化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许多学者认为20世纪全球变暖,特别是80年代的全球变暖,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如CO_2等)增加使温室效应加剧造成的。我们根据全球及中国的温度资料,对80年代气候的突然变暖进行专门的分析,这种分析将有助于对温室效应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世界生物燃料会议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小组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将在今年4月份比利时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提交新的全球变暖研究报告,这份新的报告主要是研究全球变暖可能对未来人们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09,(12):19-20
你是否听说过全球气温不是变暖而在变冷的说法吗?或许,你可能在网上或新闻报道中听说过.也可能从一本标新立异的新书中看到过这一理论。但问题是,据《美联社》组织的几位统计学家对气候变化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德二 《自然杂志》2010,32(4):213-216
 笔者认为当今的全球变暖可能是一种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其中包含若干个“年-10年”尺度的次一级的冷暖波动,去冬的严寒低温可能是年尺度的波动,它不大可能改变百年尺度的全球变暖趋势。近些年中国出现了一些罕见的高温、干旱、暴雨强降水事件,出现了一些新的气候极端值,但却不宜简单地将每个事件都直接归因于全球变暖。最近50多年中国温度变化与全球迅速变暖势相趋同;降水和干旱变化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登陆台风数量和强沙尘暴的发生均呈现下降趋势,观测表明未出现随全球变暖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变化趋势。同时,经济发展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的提高是气候灾害损失增多的重要原因。最后笔者指出,面对气候变化,避害和趋利两方面都需要考虑。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底,美国宇航局宣布,预定于2009年2月进行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第五次维修任务将推迟到2009年5月或者之后进行,原因是一个重要的替换部件的准备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由于这次维修很可能是“哈勃”的最后一次维修,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全球媒体和天文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窗     
《世界科学》2007,(11):47-48
人类活动影响降雨众所周知,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但你可能不会想到,人类活动还会对全球降雨产生影响。目前,有科学家专门就人类活动和全球降雨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数据搜集与分析,并根据这些数据制作了电脑模型。  相似文献   

20.
<正>你是否想过全球变暖的种种后果?冰山融化、海平面升高、部分物种消失……现在又多了一大影响:闪电频率明显增加。美国科学家对近十年的全球气温和闪电频率的关系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全球气温每上升1℃,闪电频率就会增加12%。我们绝不能仅仅将闪电视为大自然中的一种普通现象,它不仅会引发野火,还会引发大气中的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氮氧化合物的温室气体,从而进一步改变大气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