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激素广泛参与了各种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植物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植物激素同样参与调控了果实或贮藏器官内各种同化物积累与代谢的各个环节,对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综述植物激素在植物果实或贮藏器官的品质形成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可能的调控机制作可为生产者和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植物种子的大小和品质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控制种子籽粒大小发育的相关因素,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通过分析种子发育缺陷突变体或QTL等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发现许多控制种子发育的重要基因影响着种子的大小和产量.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的研究发现,许多调控种子发育的功能基因通过整合到植物激素的代谢或信号转导途径起作用,说明植物激素在调控籽粒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有关作用的分子机理及其遗传调控网络待阐明.该文以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发育研究为例,着重介绍植物激素调控种子籽粒大小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衰老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生物学现象.花瓣的衰老是开花植物有性生殖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对花瓣衰老的深入研究,许多植物激素被证实参与了花瓣衰老的过程.主要阐述了目前对花瓣衰老的相关认识,以及各类植物激素在花瓣衰老中的调控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
植物分枝的生长是植物发育的一个标志性生长特征,不仅影响着植物株型的多样化,而且也影响着植物的生产力。植物分枝是由腋生分生组织(Axillary Meristems,AMs)实现的,腋生分生组织分布在每个叶基的腋部,并发育成分枝。因此,腋生分生组织发育分化规律的研究,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问题,而且对植物的实践生产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植物激素合成、信号途径等突变体被分离、鉴定以及相应基因被克隆,人们在植物激素调控腋生分生组织发育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本文对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独角金内酯等植物激素在植物腋生分生组织形成与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进行阐述,认为随着新的检测工具和分析技术的发展,未来应加强环境信号介导下植物激素互作对腋生分生组织发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比了蔗糖与海藻糖的代谢,概述了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TPS)、6-磷酸海藻糖磷酸酯酶(TPP)、海藻糖酶的分子特性。例举海藻糖在植物糖代谢的调控及糖感受的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生产中,为提高产量而进行的高密度种植常引起避荫反应(shade avoidance)。避荫反应是植物为了更好的获得阳光而进化出的机制,在植物适应外界环境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虽有表观遗传因子调节避荫反应的报道,但对相关机制仍知之甚少。本文报道了水稻染色质重塑因子INO80家族成员OsINO80在避荫反应中的正向调控作用。OsINO80敲减植株表现出对避荫条件不敏感的表型,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OsINO80不仅促进了一些暗形态建成基因的表达,也抑制了很多光形态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这些基因主要涉及到参与避荫反应的多种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过程。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揭示了OsINO80可能通过调节植物激素的代谢水平调控水稻避荫反应。  相似文献   

7.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pH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 ,对于影响细胞分裂分化的 p H因子 ,人们对其真正的影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结合文献并通过实验发现 :环境 p H值对胞质 p H值、质膜透性、植物激素作用、生理代谢及培养物的生长和分化都存在不同程度影响 ,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应加以重视的影响因子 .  相似文献   

8.
鲜切花衰老生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概述了鲜切花贮运与瓶插过程中水分代谢,矿质营养,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内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代谢,呼吸作用,活性氧代谢与切花衰老之间的关系以及鲜切花贮运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光照和氮素等因素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植物光合作用依赖于光照提供的能量,其中光强、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和氮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条件,特别是氮肥,氮供应水平影响植物体内的生理特性,其在参与调控植物体生化反应中的酶及其辅基的合成方面必不可少.然而,植物生长发育往往受环境中多种因子的共同调控,光照和氮肥互作对植物的影响十分显著,本文综述了光照、氮素及光氮互作对植物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阐述了光氮互作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各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更好地提高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生产效率及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植物中的糖代谢及其相关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糖在植物代谢、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总结了糖代谢相关反应及相关的酶:如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转化酶、己糖激酶的亚细胞定位,酶学特性。论述了通过转基因等手段探知的这些相关酶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璐  王小玲  张小丽  高柱 《江西科学》2021,39(2):224-232
抗坏血酸(AsA)在植物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形成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对人体健康也具有重要作用.猕猴桃果实中富含AsA,是研究植物AsA代谢与调控的宝贵材料.目前对于AsA生物合成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植物中公认的AsA生物合成途径有4种,其中对主要合成途径L-半乳糖途径研究比较透彻,其他3条途径仍有未证实的酶反应和相关基因,AsA代谢及调控机理也有待深入研究.综合国内外AsA研究现状,主要从猕猴桃中AsA积累的差异、AsA的生物合成及其相关基因与调控酶进行阐述,以期为今后通过植物生物合成途径提高AsA含量提供理论依据,为猕猴桃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代谢是细胞和有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细胞和有机体通过感应系统实时监测代谢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状态,并不断地通过错综复杂的代谢调控途径来维持其稳态.代谢调控一旦出现紊乱,机体代谢就会发生异变,从而导致如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乃至肿瘤等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并影响发育、生长、繁殖、衰老等生命过程.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作为在代谢调控中起核心作用的激酶,自其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对AMPK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为揭示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探索其治疗和预防的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新思路.围绕近年来国内外AMPK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重点阐述AMPK在体内的激活机制以及本课题组在该领域中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3.
花色是一种重要的花性状,对于有花植物的观赏园艺、生殖生态以及物种演化均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有花植物花着色的关键决定因素是花色素的合成和沉积。类胡萝卜素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不仅具有营养和药理特性,同时还是许多有花植物花着色的呈色色素。笔者对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及相关基因进行了梳理,并着重总结了类胡萝卜素代谢基因的表达及其转录调控对植物花着色的影响。当前,已知花中类胡萝卜素代谢基因的表达与类胡萝卜素积累及花着色紧密相关,但是关于这些基因在花中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植物的花器官似乎采取了与叶、果实等其他器官完全不同的策略来精细调控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与积累,并且不同植物间尚未发现共通之处。笔者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对未来类胡萝卜素介导的花着色调控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随着高通量组学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可尝试结合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及最新的单细胞组学和空间组学等多组学技术和遗传转化及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构建多种植物花着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特异性分子调控网络,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类胡萝卜素介导的花色变异与演化及花色育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共生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真菌-细菌联合体能以多种方式相互作用,共同发挥各种生态功能。有些细菌驻留在真菌菌丝内部,借以调控真菌的生长、发育、分布和次级代谢过程,这些细菌被称为菌丝内生细菌(endohyphal bacteria, EHB)。EHB的研究揭开了微生物生态学的一个新篇章,是真菌与细菌共生关系中最紧密的代表。在逆境条件下,EHB可以调节寄主生殖机制相关的关键成分或步骤,诱导植物激素类物质的产生,对寄主真菌具有辅助性保护作用。研究最深入的真菌-EHB共生体系是植物致病性根霉菌Rhizopus sp.与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引起水稻幼苗枯萎病所必需的植物毒素——根霉素是由伯克霍尔德氏菌所产生的,而非寄主根霉菌本身产生的。EHB也会影响定殖于高等植物的内生真菌的生态和多样性。在某些情况下,EHB还有助于激活参与识别、转录调节和初级代谢蛋白合成过程的相关基因。目前已开发出了无菌培养分离EHB的方法,然而对真菌-EHB共生体系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综述了菌丝内生细菌EHB及其与宿主真菌的共生体系,阐述这些伴侣之间复杂微妙的相互关系,以及EHB对宿主真菌和宿主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共生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真菌-细菌联合体能以多种方式相互作用,共同发挥各种生态功能。有些细菌驻留在真菌菌丝内部,借以调控真菌的生长、发育、分布和次级代谢过程,这些细菌被称为菌丝内生细菌(endohyphal bacteria, EHB)。EHB的研究揭开了微生物生态学的一个新篇章,是真菌与细菌共生关系中最紧密的代表。在逆境条件下,EHB可以调节寄主生殖机制相关的关键成分或步骤,诱导植物激素类物质的产生,对寄主真菌具有辅助性保护作用。研究最深入的真菌-EHB共生体系是植物致病性根霉菌Rhizopus sp.与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引起水稻幼苗枯萎病所必需的植物毒素——根霉素是由伯克霍尔德氏菌所产生的,而非寄主根霉菌本身产生的。EHB也会影响定殖于高等植物的内生真菌的生态和多样性。在某些情况下,EHB还有助于激活参与识别、转录调节和初级代谢蛋白合成过程的相关基因。目前已开发出了无菌培养分离EHB的方法,然而对真菌-EHB共生体系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综述了菌丝内生细菌EHB及其与宿主真菌的共生体系,阐述这些伴侣之间复杂微妙的相互关系,以及EHB对宿主真菌和宿主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德国、瑞士等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mjcroRNA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和老化过程.这是首次阐明植物生长和老化的拮抗调控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PLoS Biology)上.  相似文献   

17.
南方红豆杉抗寒性生理指标的主分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植物在抗寒适应过程中无论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或是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内源激素含量都会发生变化.为了研究影响南方红豆杉抗寒性的主导因素,作者对南方红豆杉叶片低温适应过程中的许多生理指标加以测定,运用DPS软件对这些指标综合分析,得到了影响南方红豆杉叶片抗寒性的主要分量,主分量分析表明:第一主分量主要反映膜保护系统和渗透调节对低温的适应性,第二主分量主要反映植物激素在植物低温适应性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核受体Rev-erbs是能量稳态调控的核心转录调节因子,其表达受饮食、药物、运动等因素的影响;Rev-erbs参与糖脂代谢、胰岛素分泌、血糖稳态调节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是肥胖症、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治疗的重要药物靶标,通过调节糖脂代谢通路中的靶分子,调控组织的能量稳态。运动干预刺激肝脏、骨骼肌等组织中Rev-erbs表达,调控糖脂代谢基因,维持细胞能量稳态,可能是慢性病运动干预的重要适应机制。简述了Rev-erbs的结构特点、表达调控因素与作用机制,分析了运动干预对Rev-erbs表达的影响与代谢调控机制,以及Rev-erbs在运动科学领域的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水杨酸对植物的生理作用(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年来水杨酸对植物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水杨酸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内源信号分子之一,已被确认为是一种植物激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究表明,水杨酸在植物的抗病、抗低温、抗旱和抗盐等方面,以及对果实成熟、园艺产品保鲜和种子萌发等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植物激素可作为介导植物胁迫反应的关键内源因子,是植物应对环境刺激的整合中心,在植物的防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不同激素信号途径之间复杂的信号网络和错综纷呈的交叉对话实现对胁迫反应的精细调控.植物生长反应的调整和胁迫抗性水平的提升对其生存至关重要.脱落酸(ABA)通常负责植物对非生物因素的胁迫反应;水杨酸(SA)参与对活体和半活体营养型病原菌防卫反应的激活,茉莉酸(JA)和乙烯(ET)则负责对死体营养型病原菌和食草昆虫的防卫反应的激活.赤霉素(GA)和ABA之间的相互作用由DELLA蛋白所介导,对种子休眠和萌发之间平衡的调控,是植物规避早期非生物胁迫条件的关键机制.NPR1和WRKY70转录因子是介导SA和JA之间拮抗作用的关键组分.JA和ET信号途径对昆虫和食草动物攻击起拮抗作用.ET可抑制ABA的合成、促进ABA的失活、拮抗ABA信号转导,从而影响非生物胁迫反应.ET对侧根形成的正控和对不定根形成的负控是通过调节生长素运输实现的.SA和细胞分裂素(CK)之间协同作用以一种OsNPR1和WRKY45依赖的方式增强对病菌的抗性.CK也可拮抗ABA而负控干旱等非生物胁迫反应.GA通过刺激DELLA蛋白的降解,与SA、JA/ET交叉对话而调节病原菌的防御反应和盐胁迫耐受性.对生长素、ABA、GA、SA、JA、ET、CK等主要植物激素在调控非生物和生物胁迫反应中的作用及不同激素之间交叉对话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深化对植物激素调控胁迫反应分子机制的认识,为作物胁迫耐受性的遗传改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