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白建军 《甘肃科技》2007,23(9):227-228,171
四翅滨藜成功的引种到环县扬黄灌区,不仅对当地的荒山造林、治沙造林和盐碱滩改造提供了一个优良树种,而且对于该树种的大面积造林,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青冈栎等6种林木种子耐脱水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脱水对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和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等6种林木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无患子外,随脱水时间的延长,其他5个树种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发芽指数有比较显著的下降;随着脱水程度的不断加深,6个树种种子的发芽率均有下降的趋势,但树种不同,种子发芽率下降程度和下降过程均有很大差别。6个树种中,无患子种子可归为次正常性种子,其他5个树种种子介于正常性与顽拗性之间,其中青冈栎的耐脱水性最高,山杜英次之,观光木、金叶含笑和香叶树的耐脱水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中国沙棘作为甘肃武威乃至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之一,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为了提高古浪县各项绿化造林及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成效,选择适宜在古浪县区栽植的树种。因此,研究其“中国沙棘古浪种源”在不同地理生境的适应性,可为进一步推进良种化进程,大力推广乡土树种培育。以中国沙棘天然优良种群内采集的种子为供试材料,通过选取古浪县、天祝县和凉州区3个不同试验地,研究中国沙棘在不同试验地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个不同造林点生长量的差异:古浪县古丰镇最大、天祝哈溪镇次之、凉州区张义镇最小。不同试验地栽植的“中国沙棘古浪种源”均生长良好,为目前甘肃省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造林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4.
用中国壳斗科植物属间空间相似性系数,定量探索属间关系,为分类学、系统发育等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依据.在ArcGIS9.2软件中制作中国壳斗科植物空间数据,计算属间空间相似性系数,分析属间空间关系.三棱栎属与水青冈属的四个空间相似性系数均为0,两属的空间分布完全分离,与其他属的空间重叠度最低,三棱栎属、水青冈属分别属于三棱栎亚科、水青冈亚科.三棱栎属分布区完全或绝大部分落入栗属、锥属、柯属、青冈属、栎属分布范围内,三棱栎属与这些属的共同特点是雄花序穗状或圆锥状,三棱栎属向东部、东北部、北部与这些属间发生联系.柯属与锥属的四个空间相似性系数和空间重叠度最高,它们与栗属、青冈属的四个空间相似性系数和空间重叠度其次,四属组成栗亚科.栎属与其他属的空间重叠度相差较大,构成栎亚科.  相似文献   

5.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3):F0002-F0002
王继和,研究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工作30年来,一直在风沙第一线致力于荒漠化防治研究,他带领科研人员深入研究了主要造林固沙树种和沙地水分平衡,引种选育成功了数十种固沙造林植物,为荒漠区大面积固沙造林和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1993年,首次将持续农业理论体系引入到我国沙漠综合治理中,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引种地被菊(Rudbeckia hirta)初步获得成功,本文作者对地被菊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并对地被菊的引种栽培及嫩枝育苗技术做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为我省西部半干旱区引种与栽培重要园林花卉树种提供了依据,对当前开展的“建生态市、创园林城”活动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安亭  王素英 《河南科学》1998,16(2):209-212
分析了13个种源毛泡桐种子的发芽状况并对其进行了灰色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毛泡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存在较大的差异,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和最低的分别为石家庄和南昌地区的种子。此研究可为毛泡桐的引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状况,采取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方法,对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约472种,分别隶属69科211属.壳斗科Fagaceae、榆科Ulm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樟科Lauraceae和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为5个优势科;石楠属Photinia、胡枝子属Lespedeza、冬青属Ilex和荚蒾属Viburnum为4个优势属;分析了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特征、生活型、观赏类型及园林应用.最后,对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的生态环保、引种驯化、栽培繁殖研究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欧洲李新品种“斯泰勒”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狄尚君  杨孝贤 《甘肃科技》2010,26(4):175-176
西梅属蔷薇科李属欧洲李,是一种比较珍稀的树种,在我国新疆有其野生种分布。西梅果实个大色泽鲜艳、风味蜜甜,颇受人们喜欢。该树种目前在国内尚无规模化栽培,果品竞争力高市场前景看好。重点介绍了适于天水地区栽培的西梅优良品种"斯泰勒"引种试验的繁殖技术和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油茶是原产于我国的乡土树种,作为油料树种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广义上是指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面积的树种的统称。山茶属(Camellia)目前已知的种有238个,其中种子含油率高的有50多个。以普通油茶(C.oleifera A)分布最为广泛。油茶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木,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湖南、江西、广西和云南等省(区)。油茶是喜酸性的阳性树种,在海拔500m至2200m地区,PH值4.5—6的酸性红壤上生长良好。油茶属两性虫媒花,花期10—12月,果实次年10月成熟,种植油茶一般3年至5年即有收获,经济收益期达40—50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样方调查,对贵阳山地森林乔木层结构、物种多样性和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山地森林乔木层共有41科76种树种,出现最多的科是壳斗科Fagaceae 8种、樟科Lauraceae 8种、蔷薇科Rosaceae 4种、榆科Ulmaceae 3种和蝶形花科Papionaceae 3种.总体来看,乔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壳斗科的分布格局类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壳斗科在我国有7 属350 多种和变种,是温带、亚热带最重要的森林树种,笔者用离差平方和法对壳斗科植物在中国的地理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其落叶类型和常绿类型在空间分布格局上有很大差别。落叶种类的典型分布格局为全国广布类型(A2) 和北方狭域类型(B1) ,常绿种类的典型分布格局为南方广布类型(A1) 和南方狭域类型(B2) ,而且落叶类型的平均分布范围比常绿类型要广泛得多。不同生态特性的种类在分布格局类型上有显著差别,反映出植物分布格局类型与植物的生态习性密切相关。从分析结果看,Quercus 包括所有4 种类型,Castanea 则属于A2 类型,其它的常绿属如Cyclobalanopsis,Castanopsis Lithocarpus,Trigonobalanus 为A1 或B2 类型。但落叶的Fagus 的分布格局类型却类似于常绿属,可能是由于Fagus 喜欢温凉湿润的海洋性气候这一特殊的生态习性决定的,在我国明显受大陆性气候的限制,分布于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在水平分布上显与常绿种类相似的格局类型。  相似文献   

13.
福建永定县的常绿阔叶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对永定县常绿阔叶林的31处共3100m~2典型样地统计,共含维管束植物136种,分属43科86属.单种和两种属共占总属数的93%.群落区系以樟、壳斗、山茶和茜草等科以及热带,泛热带地理成分(分别占总属数的43.0%和31.4%)为主.优势树种有栲属多种、木荷、青冈、蕈树和马尾松.群落类型有槠林等12个群系并具中、南亚热带植被过渡性特点.树种年龄结构和乔灌木多样性分析表明,群落已趋向中一晚年发育期并开始转为恢复发展的前期阶段.  相似文献   

14.
黄山青冈种群时间遗传结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该文采用等位酶分析技术研究了一个青冈种群中不同大小级别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除位点EST-1 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大小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之外,其他多态位点的差异均不显著。遗传变异除在幼苗中相对较低外,其他几个大小级无多大变化。总体来看,青冈种群时间遗传分化程度很低,级间遗传变异仅占总遗传变异的1 .57 % 。  相似文献   

15.
常绿阔叶林壳斗科优势种植物地理特征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斗科锥属、青冈属和柯属的22个典型常绿阔叶优势种的分布资料和11项环境因子为基础,利用对应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对这些物种的分布类型以及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开展数量分析.根据对应分析的结果,全部物种可分为东、西两个分布类型.其中,东部类型又分为南、北两个亚类型.对应于物种的分布类型,研究区域也分为了西部、东部偏北和东部偏南三个分布区域.典范对应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空间梯度上影响物种分布类型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影响物种东西方向上分布的主要因子是年平均温差、最暖月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太阳实际总辐射和干燥指数,而影响物种在南北方向上分布的主要因子是最冷月平均温度和太阳潜在总辐射.从分布区域的划分结果来看,同以往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的划分方案相比,东、西两个区域的划分与之相吻合,而南、北两个区域的划分则向北略有延伸.  相似文献   

16.
从传粉模式、花序与壳斗特征来看壳斗科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斗科目前包括10个属,1 000多个物种,是重要的经济类群.结合化石证据、分子系统发育学和形态学,壳斗科的进化研究主要集中于3个关键的生殖特征:传粉模式、花序结构和壳斗类型.从复杂到简单花序,虫媒到风媒传粉,以及二歧聚伞到花朵壳斗的演化是壳斗科进化的3个代表特征,与壳斗科的迁移与扩散过程息息相关.其中,具有先进风媒传粉和特化花序的栎属,与保持传统虫媒传粉和复杂花序的石栎属同时具有花朵壳斗这一现象是值得探讨的进化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中研究和整理了甘肃省壳斗科(Fagaceae)植物,初步确定本科植物有5属,21种,2变种;其中有3个新纪录种记载了每个种的特征和生境分布,为开发利用本省壳斗科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海南吊罗山热带山地雨林植物种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海南吊罗山热带山地雨林扫把青冈 鸭脚木群落共出现44个科,95个属的乔木树种190种,其中种类数量大于5个的有樟科(24种),茜草科(17种),山毛榉科(17种),山矾科(11种)和山茶科(11种),主要属为新木姜属(6种),蒲桃属(6种),山矾属(12种)和栎属(13种).群落以热带分布型物种占优势,为895%.其中,又以热带亚洲分布成分最多,占358%;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占274%;其它热带分布型占253%,群落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温带分布型,约95%,中国特有分布属所占比例极低,仅为11%说明其物种的分化程度较低,同时,也说明山地雨林可能是一个广泛分布于东亚的常绿阔叶林的原始代表类型.样地1共有单个体种45种,双个体种20种,分别占物种总数的304%和135%;样地2共有单个体种46种,双个体种26种,分别占物种总数的383%和217%,这些低密度的或小种群的偶见种相对群落的主要种来说,更容易受到各种胁迫的影响而在群落中绝灭,从而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茫荡山小叶青冈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小叶青冈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树种组成复杂,组成小叶青冈林的植株种类有52科96属167种,其中乔木层24科43属71种,灌木层(下木层)39科74属132种,草本层14科18属22种.在所调查的样地中,重要值总和排前5位的种分别为小叶青冈(235.45%)、甜槠(68.09%)、弯蒴杜鹃(67.01%)、木荷(66.89%)、深山含笑(38.40%).  相似文献   

20.
万明香  何顺志 《贵州科学》2005,23(4):5-7,12
通过野外考察、资料收集与标本鉴定相结合,基本搞清了贵州壳斗科、荨麻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地理分布。结果发现贵州现有壳斗科、荨麻科药用植物共84种6变种,其中21种5变种为贵州药用新资源,《贵州中药资源》中记载的4种为误载,12种为拉丁异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