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3B2O6:Eu3+红色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位于220~350 nm的带状谱和350~500 nm的一系列窄带组成,这些窄带是由Eu3+的f-f跃迁引起的,光谱峰值分别为280,396和469 nm.它可以被近紫外光辐射二极管管芯产生的350~410 nm辐射有效激发.用396 nm激发得到样品的发射光谱,峰值位于578,590,610,618和650 nm,分别由Eu3+离子的5D4→7FJ(J=0,1,2,3)跃迁引起的.研究了Eu3+离子浓度和电荷补偿剂对发射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Eu3+浓度增加,发光强度逐渐增强,未发现浓度猝灭现象.掺入Li+,Na+,K+3种离子作为电荷补偿剂,均提高了样品的发光强度,其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I(Li+)I(Na+)I(K+),说明Li+是最佳的电荷补偿剂.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分析了电荷传递过程和化学转化过程均为不可逆反应的E(I)C(I)催化反应的理论响应特性。提出了如何解析耦联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它可以通过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产生.电导反映了介质的电荷驰豫性质,它显著地影响着重离子碰撞后产生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演化过程.本文在理想色流体力学的理论框架下,推导感应色流,在此基础上计算电导,得到相应于硬热圈近似的结果.在此理论框架下得到的横向电导是纯虚数,电导的性质主要由纵向部分体现.最后,文章讨论了标度纵向电导实部和虚部随着频率的依赖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聚苯硫醚(PPS)中掺入不同浓度的石墨,经共混、研磨、压型,在熔点下制成G/PPS导电高聚物。电导率从10~(-16)S/m上升到2S/m作出了“σ-y”曲线。曲线和前人同类物质曲线有显著不同。以高分辨透射电镜,SEM,X射线,XPS,FTIR-PAS技术研究了G/PPS的结晶形态、电荷转移、电子结构变化以及C—S键合作用的现象。发现G/PPS导电高聚物中有六方晶体石墨、G/PPS分层取向层状结构、G/PPS分层卷折结构、G/PPS交错薄层结构等四种共存的微多相。用C—S键合增强、有序度涨落的观点,讨论了电导机制。为提高材料性能和开发应用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PPS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耐热高聚物.线型PPS在空气中,在熔点以下(如270℃)进行不同条件的热处理,可获得几种型号的树脂.在作为涂料使用时,需要热氧化处理(320℃~400℃,十几分钟~几小时)以便形成不同实用目的的涂层.文献报导,PPS氧化交联的结构是是三取代二苯醚.专利报导,在空气中,在320℃下加热线型PPS,获得没有被氧化的二苯硫杂茚等产物.上述结论不能满意地解释线型PPS在空气中热处理得到的红外光谱和伴随的物理化学变化,本文对此过程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电解质溶液的动态性质,包括度淌、电导、迁移数、扩散和粘度等。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由一种性质计算另一种性质。如果知道离子的淌度,从下式U_0~+=Λ_0~+/F,U_0~-=Λ_0~-/F (1)可求得离子的极限当量电导Λ_0~+或Λ_0~-。从t_0~+=Λ_0~+/Λ_0,t_0~-=Λ_0~-/Λ_0 (2)可计算离子的极限迁移数 t_0~+或 t_0~-。从能斯特——爱因斯坦(Nernst—Einstein)公式  相似文献   

7.
以能量20keV、剂量1×10~(16)Ⅰ~(+)·cm~(-2)的Ⅰ~+离子束,辐照吡咯等离子体聚合膜,此表面注Ⅰ~(+)层的电导率可提高11个量级.从光的反射和透射谱(频率范围: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应用传递矩阵方法,求得原始膜和注Ⅰ~+层的复数折射率,并在此光学研究的基础上,获取其能量损失函数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苯硫醚(PPS)与尼龙6(N6)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 PPS 及其共混物的结晶形态。结果表明,共混物中 N6组分的存在对PPS 晶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PPS 及其共混物在等温结晶过程呈现双峰特征是与 PPS 分子链的端基结构密切相关。经等温结晶处理的试样,在熔融时相应的 PPS 也呈现双峰,其低温峰随结晶温度的提高而向高温方向移动。PPS 及其共混物膜在一定条件下结晶后,可形成典型的树枝晶形态。  相似文献   

9.
从玻璃形成区、离子电导性、激活能和红外光谱方面比较了CuX-Cu_2O-P_2O_5和AgX-Ag_2O-P_2O_5(X=I、Br、Cl)系统的性质。发现两者的形成范围均为Cu_2O(Ag_2O)/P_2O_5<3;玻璃网络基本相似;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和CuX(AgX)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有一个极值在形成区内(或在形成区的边界上)。在各组分含量相同时,Cu~+离子玻璃的T_2比Ag~+离子玻璃的高。在银快离子玻璃系统中,当用Cu~+置代Ag~+时,玻璃具有相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碳正离子对于水的亲核作用非常灵敏,这是意料中的事.但是需要强调的是P-型掺杂的聚乙炔的比电导的衰变会由于掺杂的聚乙炔插在某些浓的水溶液中而得到有效的抑制.因而P-型掺杂的聚乙炔在水溶液中是相当稳定的.其稳定性取决于掺杂剂负离子的特性,电解质溶液中的负离子的特性,掺杂剂负离子与亲核剂的相对大小以及电解质溶液的pH值.  相似文献   

11.
以对二氯苯和硫化钠为原料、苯甲酸钠为催化剂,加压缩聚合成了分子量较高的线型聚苯硫醚(PPS)。加入1,2,4-三氯化苯可获得支化PPS。用SbCl_5(溶于CH_3NO_2)掺杂PPS,可使其导电率从10~(-16) S/cm增加到10~(-2) S/cm。溶剂CH_3 NO_2能显著加快掺杂速率并改善最终掺杂材料的导电性。探讨了掺杂过程溶剂的作用机理。考察了掺杂时间、温度、聚苯硫醚结晶性对掺杂后材料导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AlI,AlI_2分子的结构与从头计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密度泛函B3P86方法,采用DGDZVP基组对AlI(X1∑+)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它的微观几何结构,力学性质和光谱性质,结果表明AlI的平衡核间距为0.258 56 nm,基态离解能为4.006 eV,谐振频率为308.361 7 cm-1,并得到它的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应用密度泛函B3P86/3-21G,优化出AlI2(X2A1)分子稳定构型为C2v,其平衡核间距Re=0.258 88 nm,∠IAlI=122.432 5°、离解能为5.278 4 eV,同时计算出了力常数及谐振频率.在推断出AlI2的离解极限此基础上,应用多体展式理论方法,导出了AlI2基态分子的解析势能函数,该势能面准确地再现了AlI2(X2A1)分子的结构特征和能量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可控射频溅射技术生长的氮化硅作绝缘膜,制造出Al/Si_3N_4/n-GaAs 的MIS 二极管和埋沟耗尽型GaAsMISFET.溅射时不通纯氢,器件的C-V 和I_D-V_D 特性中显示出明显的滞后效应和环状回线.溅射前先用高纯氢等离子体处理GaAs 表面,溅射过程中伴以微量的纯氢,溅射后适当退火,可以得到基本上没有滞后效应的C-V 曲线和I_D-V_D 特性中几乎没有环状迴线的MISFET.测量表明:g_m 的最大值约为2.7mS,界面陷阱密度为2.7×10~(11)~1.4×10~(12)cm~(-2)eV~(-1),界面陷阱能级位于导带下0.55和0.13eV 处,表面迁移率为4000~5400cm~2V~(-1)s~(-1).  相似文献   

14.
使用Van de Graff型电子静电加速器,在室温空气中辐照,研究了分子量对聚苯硫醚辐射化学变化的影响,测定了特性粘度[η],凝胶化剂量Dg,由[η]计算出粘均分子量(?)η.又据辐射交联理论公式计算出各交联参数值:单位剂量裂解度a0,单位剂量交联度q0,G交值。并进一步考查其辐射前后热性能,结晶度以及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离散变分法计算了PbWO4晶体的能带结构,并用F心及F^ 心的类氢离子1S波函数结合离散变分法计算了F心及F^ 心的电子基态能级,计算结果表明,F心及F^ 心电子基态能级分布在禁带中,分别位于距导带底1.97eV(630nm)及2.36eV(525nm)处,它们的吸收跃迁对应于基态到导带底的跃迁,使晶体呈现F心及F^ 心吸收带,化学计量PbWO4晶体的辐照诱导吸收谱位于500-700nm,呈现一个宽吸收带,高斯分解的结果表明;该吸收带是由两个峰值分别位于550nm和680nm的吸收带叠加而成的,这两个吸收带分别对应于F^ 心及F心吸收带,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超导铌腔的碳氢污染问题导致铌表面的功函数下降, 引起场致发射, 使超导腔的加速梯度恶化, 运行一段时间后必须对其碳氢污染进行清洗才能保证正常使用. 针对众多清洗装置用等离子体清洗后无法对其清洗效果进行准确、及时地判断从而控制清洗截止点, 而采用离线测试又会造成一定的二次污染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静电四极等离子体(Electrostatic Quadrupole Plasma, EQP)质谱分析仪及开尔文探针的等离子体清洗及在线监测装置, 成功地将等离子体清洗与残余气体监测集成并投入使用. 实验过程中, 通过在线监测清洗的副产物及功函数的变化, 证明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源产生的密度为1016~1017 m-3的氩、氧混合等离子体, 能有效清除铌样品表面的碳氢污染, 并对铌表面进行一定的氧化改性, 将功函数由4.0 eV提升至5.3 eV左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苯硫醚(PPS)与尼龙6(N6)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以四种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PPS 及其共混物从熔体开始结晶的温度降低;相同冷却速率下,共混物中的 PPS 的起始结晶温度较纯 PPS 为高。Ozawa 方法及 Harnisch 和 Muschik(H-M)法均能较好地处理该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数据,由这两种方法所获得的 Avrami 指数 n 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8.
交换相互作用和屏蔽参数对类锂原子能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5  
讨论了类锂原子内壳层电子和外壳层电子的交换相互作用和屏蔽效应,采用变分法计算类锂原子的基态能量,计算结果表明这些效应对Li,Be^+,B^2+基态能量的贡献约为6eV。  相似文献   

19.
聚苯硫醚的结晶形态及其与聚酯的共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小角激光散射法(SALS)和偏光显微镜(PLM)研究了聚苯硫醚(PPS)的结晶形态.结果表明,在很宽的温度范围,PPS能形成完整的球晶,球晶大小随结品温度升高而增大.用DSC、SALS、PLM、X射线衍射研究了PPS和PET的共混体系.发现不同配比的共混物的DSC图中均有两个熔点峰,PPS的Tm稍有下降,而PET的Tm不变;同样它们的x射线衍射图始终存在PPS和PET的衍射峰;从溶度参数比较,PPS和PET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