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极拳既是中国传统武术园地中的艳丽奇葩,又是凝聚中国传统文化于一身的璀璨明珠,它的根深深扎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养生学、中国传统健身学、中国传统医学、中国传统美学等多学科的广袤沃土,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结晶。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练习太极拳的人数超过1.5亿,其中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发展太极文化产业,是焦作人多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分析、评价太极拳文化的思想渊源、养生价值以及太极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把太极拳更好地推广和传播于世界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王晓虎 《科技信息》2010,(30):I0262-I0262,I0261
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有形载体太极拳因其拥有卓越的健身机理越来越受广大的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太极拳已成为了全民健身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综述法和资料分析法对太极拳的健身机理进行阐释。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解析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揭示太极拳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锻炼者健康长寿、辅助医疗和保健等独特的健身机理。随着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太极拳的锻炼人群呈现萎缩趋势,本文意义在于通过揭示太极拳健身机理的本质促使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在从事太极拳健身的同时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源远流长,其理论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是太极拳理论诞生的摇篮。太极拳理论源于古代哲学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和古代养生思想。对太极拳理论渊源的探讨,必然会促进太极拳及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梅松  王金峰 《科技信息》2013,(19):263-264,285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育项目,是高校体育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资源。研究表明:习练太极拳的研究生正性情绪水平明显高于没有习练太极拳的研究生;负性情绪值相对低于没有习练太极拳的研究生。因个体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消极情感就越少,个体的幸福感体验就越强。所以,习练太极拳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情感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6.
李翔 《科技信息》2010,(30):280-280
本文通过探讨太极拳文化历史的演变,分析太极拳文化的特点、理念与社会价值,探讨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新理念与太极拳文化内涵的内在联系。太极拳运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和谐价值观念,太极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精华,它已成为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文章分析了中国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状况、作用,探讨了高校太极拳教学方法、考核模式,期望把握体育教学规律,提高太极拳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改变传统武术教学中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遗漏或忽略,以太极拳教学为例,从文化本源切入,将传统文化中相关理论与太极拳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提出太极拳教学按照传统文化理论中事物生成路径来安排教学过程的理念,并论证其具体操作和可行性,以及其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9.
范雪 《科技信息》2007,(22):225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有限的体育课堂上提高太极拳教学质量势在必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综述几种实用的太极拳教学方法,供太极拳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飞  马丽华 《科技信息》2013,(14):309-309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太极拳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医学、美学、养生学等多种文化思想和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精深的养生、健身拳理。太极拳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民族传统健身项目之一,并且广泛传入校园,成为公共体育课以及专修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就如何进行太极拳的教学进行分析,旨在使学生通过太极拳增强体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漆春亭 《科技信息》2007,(34):199-199
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分析认为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拳种流派,且太极拳最能反映武术的总体特征。并阐述了武术的分类情况,为传统太极拳与现代太极拳的分类解析作了铺垫,从而为在现代社会有针对性、更好地发展太极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吴维民 《科技信息》2010,(24):I0230-I0231
太极拳运动作为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已经成为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太极拳在大学生中的认知情况为研究对象,对黑龙江普通高校大学生中太极拳的普及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代表的太极拳运动,虽然已成为黑龙江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却没能引起大学生对学练太极拳的浓厚兴趣。本文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太极拳课程教育都是采用体育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于太极拳这个特殊的项目而言,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Siedentop的"运动教育模式"从它建立起,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且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们武术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运用Siedentop的"运动教育模式"理论,结合太极拳目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建构了新的太极拳课程教育模式———"太极拳课程运动教育模式",旨在为太极拳教育课程改革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传统项目中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一种柔和缓慢的拳术运动,但是年青好胜的学生对于学习教材中的简化太极拳,都会因慢条斯理、运动缓慢、动作连绵不断而感到厌倦和烦躁。在专项化教学改革中,太极拳教学已经成为各高校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本人对太极拳的传统教法进行了改革实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太极拳的概念与运动特点入手,通过问卷调查高职院校太极拳选项课教学的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改善高职院校太极拳选项课教学的对策,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了传统太极拳发展保护的必要性,并有针对性地从文化、经济、法律三个方面提出了传统太极拳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运用数据分析、取样调查等方法,研究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于现代太极拳发展的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于现代太极拳发展的影响不仅包括国内环境,还包括与国际的接轨,以及如何实现太极拳的国际化;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太极拳还应融合更多的现代色彩,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太极文化的推广中。建议将太极拳发展融入精神文明体系之中;促进太极拳在学校和民间的发展;在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促进太极拳发展;加强太极拳国际交流等。  相似文献   

18.
如何使学生在太极拳选修课中学得轻松、有兴趣。记得牢、愿意练。学习后并能坚持习练。是广大太极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太极拳的特点和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提出了太极拳“吐纳教学法”模式。它打破了太极拳传统教学的框架。经实践证明,该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不失为一种好的太极拳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颖 《科技信息》2012,(35):I0198-I0199
通过个访和心理测量的方法,探索了大学生太极拳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有:健康意识、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传统文化认知、学习和练习氛围;健康有关的因素是形成太极拳学习意愿的核心。学生对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决定了学生是否学习太极拳的行为方向,学生对健康的需求程度为学习太极拳提供驱动力;学生的生活圈对学习太极拳的态度构成了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作为一种合乎生理、心理和体育原理的运动项目,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健养生、预防疾病的功效显示出了其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本文从太极拳的健康文化、新课改标准、太极拳的创编意义、太极拳的教学价值等方面分析了太极拳教学从中学开始普及的原因,并提出了此后开展太极拳教学的几点建议,旨在让太极拳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好的在教学中完成新时代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