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蒙古高原天门冬属(Asparagus)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蒙古高原天门冬属植物区系的显著特点是 :其东部渗入了东亚中生植物区系成分 (有 5种 ,甚至包括 A.dauricus) ,西部渗入了中亚旱生植物区系成分 ( 3种 ) .由于长期自然选择适应和演化结果 ,蒙古高原本属植物有一个特有种 .此外 ,在贺兰山及祁连山形成了我国青藏高原北部山区的特有种类 ( 1种、1变种 ) .通过 Jascal相似性系数分析 ,蒙古高原天门冬属植物区系与华北、东北、新疆、中西伯利亚的植物区系联系较紧密 .蒙古高原本属植物区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 ,主要受到热带非洲旱生植物区系和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中生植物区系的影响 ,分别形成了旱生植物区系成分和中生植物区系成分 ,并且两种植物区系成分在蒙古高原荒漠化草原区形成重叠 ,形成现今蒙古高原天门冬属植物区系格局 .  相似文献   

2.
由于蒙古高原位于亚洲温带地区,广布的北温带和温带亚洲成分(5种,占31.25%)构成了该属的基本成分,在蒙古高原的北部汉入欧洲-后利业成分(4种),在东部渗入了东亚区系成分(4种),分别占25%,反遇了该属植物区系成分与西伯利亚和东亚森林区植物区系的紧密联系,亚洲中部成分(3种,占18.75%),特别是达乌里-蒙古种(2种)为蒙古原物有种,这是该属植物在蒙古高原长期适应演化的结果,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与东西伯利亚、东北和华北地区联系较为紧密。  相似文献   

3.
蒙古莸的植物区系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我国的植物标本及有关文献资料,给制了蒙古莸的分布区图,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蒙古莸的植物区系地理分成为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分布种,并讨论了本种分布起源及其与邻近地区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大别山区植物区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别山区有维管束植物175科,736属,1658种(不包括变种和亚种)。大别山特有种约25种。对种子植物进行了科、属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在植物区系组成上,大别山植物区系是华东植物区系的一部分。在南坡和北坡之间,植物区系组成上略有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5.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Hedysarum)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蒙古高原岩黄氏植物区系地理分布的特点是在其北部渗入了北极及欧洲-西伯利亚成分(5种),在其西北部渗入了中亚东部山地成分(5种),在其南部渗入了华北成分(2种)和唐古特成分(1种).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及物种生存的高度适应也有蒙古高原自身的特有种(4种)和亚特有种(1种).蒙古高原的岩黄芪植物同华北、东西伯利亚和新疆地区的联系较紧密.  相似文献   

6.
蒙古高原植物的特有属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首次系统地列出了蒙古高原的10个特有属沙芥属、连蕊芥属、绵刺属、四合木属、脓疮草属、芯芭属、百花蒿属、紊蒿属、革苞菊属、沙鞭属.这些属全部是单种属或双种属,分类上属于孤立、进化的类群;生态上都是旱生植物,而且沙生植物占优势,绝大多数是荒漠种或半荒漠种,其生活型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地理分布上集中分布于蒙古高原的阿拉善-鄂尔多斯地区,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是其分布中心;起源上多数是东亚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的后裔.  相似文献   

7.
蒙古高原植物的特圾属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首次系统地列出蒙古高原的10个特有属--沙芥属、连蕊芥属、绵刺属、四合木属、脓疮草属、芯芭属、百花蒿属、紊蒿属、革苞菊属、沙鞭属,这些属全部是单程度呈双种属,分类上属于孤立,进化的类群;生态上都是旱生植物,而且沙生植物占优势,绝大多数是荒漠种或半荒漠种,其生活型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地理分布上集中分布于蒙古高原 拉善鄂尔多斯地区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是其分布中心;起源上多数是东亚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的后  相似文献   

8.
昆明的城市自然植被和植物区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昆明城区范围内自然分布的植被和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分布的植物区系特征和所调查样地分布的生境,划分出10种群落类型,这些类型的分布与人为干扰况形式及强度有关;自然分布于城市的一共有190种种子植物,对植物的科及其属、种组成,它们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植物区系成分以一年生植物和通常认为的杂草植物为主,而其中不乏有用的植物.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牧区五种毒草的植物区系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依据我国的植物环本,辅以文献资料,绘制了我国北方牧区5种主要毒草的分布区图.在此基础上,进而确定了这5种毒草的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变异黄芪为亚洲中部戈壁荒漠种,醉马草为蒙古高原南部-青藏高原东部山地种,甘肃棘豆为青藏高原种,狼毒为蒙古高原东部-青藏高原东部种,小花棘豆为古地中海种.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葱属植物生态地理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内蒙古葱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特征是:内蒙古是我国葱属植物的又一分布集中的地区,在内蒙古境内主要集中分布于草原区和荒漠区的山地上;内蒙古葱属植物的水分生态类群主要是中生植物,其余均为旱生植物;内蒙古葱属的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主要是从东南部渗入了东亚成分(主要是华北成分)和从北部渗入了亚洲中部成分(主要是蒙古高原成分)。在其东北部渗入了西伯利亚南部成分,在其西部高山渗入了中亚成分和青藏高原成分,此外还有自身的特有成分;内蒙古葱属植物区系与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的葱属植物区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植物区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坐落在蒙古高原区与辽河平原草原我的分水界上,北边与大兴安岭北部山地针叶林区-脉相连,南边与华北燕山山地夏绿润叶林相接,因此本区区系与周边植物区系发生广泛的相互交流与分化,对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植物区系多样性及其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作了比较,该地区拥有野维管植物104科,431属1031种,其植物属可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和31个变型,植物种可划分为28个分布区类型  相似文献   

12.
两个地区之间的植物亲缘,是指这两地的植物区系之间的亲缘关系.所谓植物区系,则是指一定地区(或国家)所有植物种类的总和.不同的植物区系之间的关系有远有近,即有疏有亲,表现在两地区系组成成分(植物的科、属、种)的异同,植物景观(植被外貌)的相似程度的大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从印度板块的漂移论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特点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印度的植物区系有许多特点:①属种丰富,不下20,000种,单位面积的总数超过同面积的任何植物区系;②特有的属和种比任何地区要少,和它的丰富的植物区系很不相称;③有很多中国植物成分,马来西亚成分,北非成分,欧洲及西伯利亚成分,以致印度植物志的主编Hooker 认为,“纯印度植物区系是不存在的”;④由于印度所处的地位的特殊性,使它的东西部及平原和山地的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着重讨论印度植物与喜马拉雅植物的关系,进而探讨在亚洲植物区系中究竟是印度和喜马拉雅植物左右着中国植物区系,还是中国植物区系影响了印度及喜马拉雅区系.最后阐述西藏植物区系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苔草属(Carex L.)隶属于莎草科(Cyperaceae)近2000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我国约有400种,各省区均有分布。本属植物在内蒙古植物区系中是第一人属,共78种,7变种,分布各盟市,而以东部地区四盟为主。苔草属植物经济用途广泛,它不仪是内蒙古草原的良好牧草,而且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对本属植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自林奈1754年确立苦草属(Carex L.)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本属植物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从这些研究来看,苔草属植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类群,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83-1992年部分俄文、蒙文植物学文献汇集了自грубов1982年发表《蒙古维管束植物检索表》以来,在蒙古国镜内新发表的623种植物的名录,介绍了分布区域,可供对蒙古高原植物物种多样性问题研究有兴趣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京及河北植物新记录(Ⅱ)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报道了北京及河北植物新记录共记12种1亚种,其中河北梨(Pyrus hopeiensis)、喉毛花(Comastoma pulmonarium)、丁香叶忍冬(Lonicera oblata)、叉枝黄鹌菜(Youngia tenuicaulis)、长裂黄鹌菜(Youngia henryi)、寒生羊茅(Festuca kryloviana)、蒙古羊茅(F.dahurica ssp.mortgolica)、扁囊苔草(Carex coriophora)等7种1亚种为北京植物区系新记录,毛葶苈(Draba eriopoda)、细叶蚊子草(Filipendula angustiloba)、三裂地蔷薇(Chamaerhodos trifida)、芒剪股颖(Agrostis trinii)、喉毛花、叉枝黄鹌菜、长裂黄鹌菜、寒生羊茅、蒙古羊茅、毛稃羊茅(Festuca kirilowii)、扁囊苔草等10种1亚种为河北植物区系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众所周知,冬季(以1月为代表)欧亚大陆月平均冷高压(下文称为蒙古冷高压)中心的累年平均位置是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下文简称蒙古西部),我们在天气气候具体分析中发现,1月蒙古冷高压中心的历年平均位置较稳定地出现蒙古西部.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过去对这个问题的专门研究很少.蒙古冷高压对中国冬季天气气候的影响十分重要,而且还是北半球重要的气候活动中心之一,为此,本文试图对这个课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贺兰山及其毗邻的东阿拉善和西鄂尔多斯地区生物多样性特殊,是中国8个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的南蒙古中心的核心区.本文就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组成、特有类群及其分布与分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贺兰山目前记录野生维管植物357属788种2亚种和28个变种.2)贺兰山分布有西鄂尔多斯特有亚科:四合木亚科(Tetraenoideae);2个东阿拉善和西鄂尔多斯特有属:四合木属(Tetraena)、革苞菊属(Tugarinovia);2个亚洲中部特有属:沙冬青属(Am-mopiptanthus)和紊蒿属(Elachanthemum);上述4属均分布于山麓地带.3)贺兰山有特有与近特有种54个,特有变种15个,特有亚种1个,占贺兰山维管植物的7.3%.4)贺兰山特有植物区系既古老而又年轻,其山麓特有类群多为古老干旱区植物后裔,而山地特有类群多为晚近分化类群.5)贺兰山植物区系是一个强烈旱化的生物区系,特有植物旱生类型共占了42.6%,特别是山麓特有种,95%为旱生植物.  相似文献   

19.
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48  
一、前言华夏植物区系(Cathaysia-Flora)是指三迭纪以来,在华南地台及其毗邻地区发展起来的有花植物区系。在这以前,这里的古生代蕨类和种子蕨为主的裸子植物区系亦从当地演发出来,并沟通了贡瓦纳和劳亚的植物区系,表现出联合古陆植物区系的统一整体。以往研究中国植物区系的学者,把中国北部的植物归入古北极植物区,把南方热带植物区系划为古热带植物区,事实上,中国北部的植物是华夏植物区系的衍生后裔。华夏植物区系还和各个大陆的植物区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华夏植物区系具有最古老的多心皮类植物,并具备系统发育各个阶段的代表科和目,加上在华夏植物区陆续发现许多古植物化石及花粉,不可避免地联系到华夏植物区系和被子植物起源的地点和时代等问题。首先,我们将根据华夏植物区系的特征来探讨所谓被子植物北极起源及热带起  相似文献   

20.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报道了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结果。现知该区域有种子植物137科、62l属、l558种(含种下分类群)。种子植物区系分析表明:(1)种子植物种类丰富,有裸子植物7科、14属、26种;被子植物130科、607属、l532种。(2)区系成分复杂,属的地理分布有15个类型。其中温带分布占64.74%,热带分布占31.02%,温带分布占一定优势。(3)原始、残遗植物成分较多,表现出植物区系的古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