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和深层基础.环境伦理是研究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应用伦理,它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在价值上存在着一致性.科学的环境伦理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支撑.立足科学发展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环境伦理的各个流派,实现环境伦理的观念和理论创新,突出其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建设提供环境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对人类对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发展的分析,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的论述的基础上,从加强环境伦理教育、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倡导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探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与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因此,解决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保护问题,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统一,对于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的一般原理,分析了循环经济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并给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在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传统社会和谐思想对于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曾经起到了不可缺失的重要作用,其中优秀的部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内部及各部分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比较均衡的比例关系。“全球问题”的出现,折射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利用好科技这柄“双刃剑”,提倡绿色科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科技任重道远。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挖掘了造成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科技因素,最后提出了以绿色科技为支撑,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崇拜自然到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关系日趋恶化。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观"为指导。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资源和能源压力。要缓解这些压力,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在全社会倡导新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消费方式,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的理念,并在实践中采取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行循环节约型的资源利用模式、发展生态经济,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克章 《科技信息》2007,3(4):65-66
和谐社会是伴随人类的永恒且美好的追求。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处理和协调好人际的和谐、个人身心的和谐,还要重视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重新审视天人关系不仅必须而且重要。  相似文献   

8.
牛瑞杰  曾庆芬 《甘肃科技》2007,23(10):161-162
当前我国部分地方环境情况与构建和谐社会很不相适应,甚至出现日益恶化现象,为了进行改善这种恶化的环境,实现绿色环保,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从十个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以理论、历史、现实相结合的实事求是方法,从人与自然几个基本关系入手,认为人与自然的最根本关系是对立依存关系、最佳关系是和谐关系、最基础关系是实践关系,分析了科学实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基层公安机关要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工作的决定>和"二十公"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全力维护战略机遇期的社会稳定,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