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姜娜 《天津科技》2012,(6):56-57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决定城市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通过对国内外后评价现状的分析,重点提出我国基础设施项目后评价现状存在的问题,期望通过广泛的基础设施后评价体系的应用,实现对基础设施的科学决策与合理建设提供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柯 《科技资讯》2012,(15):46-46,48
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以及各个城市越来越重视的一项工作内容,城市建设水平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象征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而给排水管道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内容,更是重中之重。它是保证城市道路通畅,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市政基础设施。本文就针对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问题做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北京城市发展要适合地方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掌握城市地方特点的重要意义,从城市性质,文化古都,自然条件,城镇体系,区域经济基础五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城市的地方特点,提出了强化城市主要功能,疏散过于集中的次要功能,控制城市规模,适合首都特点,调整产业的结构和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早实现南水北调,京津运河等区域骨干工程,积极,慎重地进行旧城改造,完善城镇体系,加强与周围城市首先是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的联合和协作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系统要素及其框架 城市是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并获得发展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城市的影响和主导作用不断增强,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尽管由于地理环境、历史等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每个城市的设计有所不同,但有一些构成城市的基本因素是所有城市的设计和发展必须关注的,包括自然环境、市民、自然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政府、企业、社区和其它组织,他们共同构成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数字城市的发展阶段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城市就是以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开发、整合、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各个运作层面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数字城市不是一个纯技术、纯工程的概念,而是一个集技术、管理、人文、经济一体的范畴。因此,数字城市建设不是高新技术产品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简单堆积.而是信息化发展模式在城市运转中全方位的渗透与融和.是实现城市信息化的彻底革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相应的建设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质量方面的建设要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关系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关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要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监理工作,全面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效、优质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进步。针对如何做好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监理工作做一些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周翔宇 《科技信息》2011,(31):I0172-I0172
市政道路设施.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发达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是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链接及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珠三角经济区域背景中发展的分析和解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与社会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其基本结论为:社会经济是职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其发育发展程度和需求拉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而有效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社会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素质,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包括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教育机构在内的职业教育体系也得到了发展。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呈现共生互动态势。  相似文献   

9.
刘昌浩 《广东科技》2007,(5):164-165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加快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建设步伐,福建省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推进全省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的总体构想,并颁布了《福建省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10.
朱瑞 《科技信息》2010,(35):212-212,237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的集约化必然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各子系统的集约化,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城市的健康、节约、可持续发展,需倚赖于一个安全有效的基础设施支撑系统,这个支撑系统非但要满足当前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有效集约运营。  相似文献   

11.
龙新明 《科技资讯》2006,(19):150-151
市政设施建设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功能、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基础,它是搞活本地区经济,改善城市居住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基本条件。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创造良好的外资投资环境,已成为我市乃至全国各地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作为城市构成骨架的市政设施工程,一般都是非赢利性的,它建成后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只能是产生社会效益。市政设施工程的本身特点决定了它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国家的投入和地方的资金筹措,而这些资金的投入与城市建设庞大的资金需求相比是有限的,因此,  相似文献   

12.
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化和城市化背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凤洲  李海燕 《科技资讯》2006,(18):233-234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它是经济全球化背景条件下区域经济和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双重推动下,经济发展必然出现的一种客观现象。总部经济是企业和城市双向选择的结果。总部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城市系统要素及其框架 城市是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并获得发展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城市的影响和主导作用不断增强,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尽管由于地理环境、历史等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每个城市的设计有所不同,但有一些构成城市的基本因素是所有城市的设计和发展必须关注的,包括自然环境、市民、自然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政府、企业、社区和其它组织,他们共同构成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1.战略目标2Q00年发展战略为:突出重点(中心城市圈),两头并进(中心城市和县级中。心城镇),更新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打好基础(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即突出中心城市圈的发展。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为腹地,积极接受上海的辐射,充分利用上海港、乍浦港、宁波港的优势,发展区域经济。合理发展中心城市与积极发展县级中心城镇共进。现阶段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优势,重组城市结构,扩大城市规模,增强经济辐射力和带头作用。同时.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中心城镇,向中小城市迈进。更新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5.
马璇  谈步稳 《河南科学》2009,27(10):1315-1318
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经济和基础设施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寻找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然后基于不同类别基础设施对各城市进行等级分类,得出四类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的不同影响.最后,通过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经济的回归方程,说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素香 《科技资讯》2007,(21):219-220
油地共同建设城市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共同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是目前我国油田所在地区得力发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认为水资源优化利用是我国城市经济圈(带)建设的重要基础,分析了我国北方和南方区域水资源赋存和利用状况,提出应深入探讨并划分不同类型的城市经济圈区域,建设好节水型城市与宜居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界定了数字基础设施的概念,并通过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与城市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城市数字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我国287个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对城市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是指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综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城市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活动正常运行的物质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中国数字基础设施水平整体呈现东部沿海城市及省会城市发展领先的态势;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对中国城市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规模和政府支持对城市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综合过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红三角”地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具体表现为综合经济实力低下、中心城市凝聚力低、城市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地形地貌的约束等。“红三角”地区应确定城市发展的规模和特色,确定产业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有利于城市化的制度创新,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心城市综合创新能力是指中心城市产生新思想、新技术、新组织制度和新生活方式,从而支持所在区域的经济与科技发展,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中心城市的创新活动以发展高技术产业为核心,以推动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为最终目的,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等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