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对涡流室柴油要镶块通道的流量系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对实际柴油机进行了燃烧放热的数值计算,为放热特性分析及其实际应用提供了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于直喷式柴油机来说,燃烧室结构形状直接影响到燃烧室的气体运动及燃烧过程的进行.最终影响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本文从小型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出发,通过试验对比.结合缸内燃烧放热过程的计算,分析探讨了三种燃烧室结构形状对燃烧放热及柴油机性能的影响,为设计开发新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个描述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多区放热模型,模型将气体燃料的燃烧和引燃柴油的燃烧分别进行考虑,建立了由实测示功图求解双燃料发动机放热率的微分方程式,开发了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软件,并在一台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上与传统柴油机放热率计算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和对比.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用传统柴油机分析方法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的放热率峰值偏大,所计算的缸内工质平均温度偏高,新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4.
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描述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多区放热模型,模型将气体燃料的燃烧和引燃柴油的燃烧分别进行考虑,建立了由实测示功图求解双燃料发动机放热率的微分方程式,开发了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软件,并在一台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上与传统柴油机放热率计算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和对比.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用传统柴油机分析方法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的放热率峰值偏大,所计算的缸内工质平均温度偏高,新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5.
作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对涡流室式柴油机放热特性分析中的若干问题作了系统而扼要的论述,为放热特性的分析及其实际应用提供了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放热率的计算是分析和提高柴油机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对涡流室式柴油机放热计算的理论模型和经验公式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并计算和分析了S195型涡流室式柴油机的燃烧放热率,为这一计算工具在这种柴油机上的有效应用提供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7.
生物柴油燃烧过程NO_x生成机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生物柴油燃烧过程NOx形成机理,进行了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的对比试验,并基于实测的缸内压力示功图计算了燃烧放热规律.以实际的瞬时放热率并结合燃料燃烧的化学平衡分析,建立了基于Zeldovich机理的NO生成模型.从放热时刻、燃烧温度、含氧量等燃烧特征参数分析了对NO形成的影响,对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产生较多NOx排放作出了解释.结果表明:尽管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缸内平均温度有所降低,但由于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着火时刻较早,较早地达到了NO生成的触发温度,此外生物柴油属于含氧燃料,燃烧区域的氧浓度高,这两者的贡献使得生物柴油发动机产生的NOx排放比柴油发动机多.  相似文献   

8.
在给出柴油机实际循环简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计算出了170F柴油机气缸内工质压力、温度、放热效率、传热效率与四轴转角的变化和性能指标参数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柴油机性能参数确定示功图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利用柴油机性能参数,如柴油机功率,爆发压力等,计算其示功图以及放热率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双韦贝函数替代柴油机放热规律,以模拟计算出的爆发压力和功率与实测值最接近为目标函数最优选取双韦贝函数中的五个常数,然后利用优选出的结果进行柴油机工程过程计算,从而得出示功图,算例分析表明,采用上述方法计算出的示功图与实测示范图吻合。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缸内局部瞬态对流换热的模型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机倒拖运行内燃机传热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实际柴油机着火工作时燃烧放热率及燃烧引起的紊流运行对缸内传热的影响,发展了一个柴油机燃烧室局部瞬态对流换热预测模型,模型数值计算采用了SIMPLE算法,与不同转速,负荷,进气涡流比和压缩比时传热率的实测结果表明,本文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的预测不同参数变化时的局部瞬态对流换热。  相似文献   

11.
材料热释放速率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的热释放速率是决定火灾危害的关键因素.为系统了解热释放速率的性质以及与其他参数间的关系,从锥形量热计的耗氧原理出发,详细阐述了热释放速率的计算,利用锥形量热计研究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材料分别在不同的辐射能量下的热释放速率.结果表明,热辐射能量与热释放速率成线性的变化规律,与点燃时间开方的倒数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大气压力对锅炉炉内介质热力性质的影响规律;在研究影响对流传热放热系数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对流放热系数计算公式;验证了标准方法中影响辐射传热的火焰(烟气)黑度计算关联式的适用性.将上述研究结果与现行标准方法的有关内容相结合,形成了低大气压力下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对实例的计算比较和分析,得出了低大气压力对锅炉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的影响规律,并由此提出了对工程应用具有指导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相变蓄热水箱的发展现状,结合家用生活热水系统相关设计规范及标准,对相变水箱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相变水箱的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首先建立了相变水箱的数值计算模型并利用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蓄放热阶段水温响应特性、相变材料温度及液相比等参数,对相变水箱的蓄放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另外,比较分析了不同相变层厚度参数对相变水箱蓄放热过程的影响,并对相变材料的用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对于家用水箱,增设相变材料层可以延长水箱蓄热过程;在水箱放热过程中,放热时间随着相变层厚度的增加呈现先延长后缩短的变化趋势;与其他相变厚度的模拟工况相比,相变层厚度为30 mm时,水箱的释热性能最佳,放热时间较普通水箱增加10%左右,且维持水温处于较高温度的时间有所延长.可见相变材料的蓄放热特性直接影响着家用水箱的性能,寻求相变材料的最优用量可为相变水箱的设计及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者研制了可以用于测量柴油机缸内气体温度的铂--铂铑双丝热电偶传感器,文中叙述了这种热电偶传感器的结构特点。上述传感器与微机快速采样系统联合使用后.作者用双丝法对所采集到的瞬态温度数据进行了修正,从而实测得到双区计算模型所需的缸内气体的温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柴油机放热计算的双区计算模型。该模型以实测的未燃区的空气温度作为原始数据之一,与一般的放热计算方法相比,由于多用了一组未燃区的气体温度作为计算中输入的原始数据,它可以算出燃烧过程中任何时刻的燃烧区域的过量空气系数、燃烧区的扩展速率、空气向燃烧区的卷入速率等描述燃烧放热过程的有用参数,因而能够比一般的计算方法更深刻地揭示柴油机燃烧过程进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非稳态湍流模型和湍流与化学反应相互作用的涡耗散燃烧模型,对套室内扩散燃烧的火灾进行了三维空间数值模拟.给控制方程添加不同源项以反映化学反应净产生速率对流场的影响,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容积法将计算区域进行离散,用SIM-PLE算法求解离散控制方程.通过对套间内3种不同释热率情况下火灾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套间内火灾发展、烟气温度分布和燃烧产物浓度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火源释热率的大小对烟气温度场的影响较大,对燃烧产物CO2浓度场的影响不很明显.释热率较小时,较短时间内仍能产生大量的烟气;释热率较大时,烟气层迅速形成,温度上升程度更为剧烈.此研究结果对于准确预测套室内火灾传播规律、有效阻止套室内烟气扩散和设计合理的排烟结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图8,参12.  相似文献   

16.
为了得出火焰长度与火源热释放率、火源直径、可燃物扩散率之间的关系,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火焰长度主要影响因素与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火灾过程中,火焰长度受火源热释放率、火源直径、风速以及局部阻力系数影响,并且火源热释放率的影响最大,火源直径的影响次之,风速和局部阻力系数的影响很小.该成果对巷道火灾的预防和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霁  杨永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2):14100-14109
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抵抗被引燃和火焰蔓延的能力,降低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减小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热危害。但是对材料进行阻燃处理并不是万全之策,在较高的热辐射或环境温度下,阻燃材料仍然能够发生燃烧,同时由于阻燃剂的填加,会引入一些毒性元素,加之阻燃剂的燃烧抑制作用和燃烧时环境氧浓度相对较低,使材料燃烧不完全,因此阻燃材料燃烧时毒性气体的产量可能比非阻燃材料高,给火灾中未能及时疏散的人员带来更大的生命危险。本文综合分析了常见材料的阻燃技术及应用领域,综述了阻燃材料火灾烟气毒性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典型阻燃材料火灾毒性烟气释放规律研究方面存在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可行的方法。以期为科学、全面的评价材料的火灾危险性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热流计标定装置。在对被标热流传感器进行传热分析和数位计算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装置的结构原理。指明当控制室控制在要求温度时,可消除被标热流计的侧向热损,因而具有精度高、结构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运用S195型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过程的实测数据,分析了非稳态燃烧过程的不稳定性;针对3种不同的燃烧型式,进行了放热规律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直线发动机起动及怠速燃烧特性仿真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建立GT-Power发动机仿真模型研究直线发动机的起动及怠速过程的燃烧特性,利用发动机台架实验获取的缸压数据和GT-Power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不同点火时刻及过量空气系数对直线发动机起动定转速下燃烧特性的影响,并对怠速控制参数进行寻优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过量空气系数下,推迟点火时刻从-50°(上止点之前,下同)到20°,直线发动机后燃现象逐渐增多,并在点火时刻为-40°时,缸压峰值、瞬时放热率峰值最大以及累积放热总量均达到最大值;在相同的点火时刻下,减小过量空气系数从1.62到0.62,直线发动机缸内压力峰值先增后减,在过量空气系数为0.83时,直线发动机缸压峰值、瞬时放热率峰值最大,累积放热总量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