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采集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富集、培养、分离纯化,选取其中1株石油降解菌(CQ-5),采用长庆油田所采原油为降解底物,以核桃壳为固定化载体,采用吸附法固定微生物,分别考察pH值、温度、原油初始浓度、固定化时间对原油降解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降解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单因素对原油降解率影响大小依次是温度、pH值、原油初始浓度、固定化时间,根据响应面模型分析确定最佳降解条件为pH值7.2、温度32℃、原油浓度为3 898mg/L、固定化时间为29.8h,此时7天原油降解率达到66.8%.  相似文献   

2.
为强化油田污水的生化处理效果,从胜利油田采出液中筛选出3株高温烃降解菌,分别编号为JQ-1、JQ-2、JQ-3,初步鉴定JQ-1、JQ-2为芽孢杆菌属,JQ-3为不动杆菌属,其原油降解率分别为48%、55%、46%。将3株菌混合,其对原油的降解效果好于单株菌,其降解率可达到70%以上,混合菌降解原油的适宜条件分别是温度为45~55℃、pH值为5.5~6.5、矿化度12000~18000mg/L。在室内模拟现场条件进行污水生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含油量为40mg/L左右的油田污水经过8h处理后含油量在2mg/L以下,同时能有效的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该混合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含油污水生化处理的可行性,为油田污水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油藏本源微生物对原油中主要烃类的降解特性,利用大港油田采出水中的可培养微生物,以原油为唯一碳源,通过GC-MS技术分析不同降解时间下原油微生物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原油成分可以被采出水中的可培养微生物降解,在5、15、25、60 d后正构烷烃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9.75%,85.59%,94.96%,100%,且60 d后,多环芳烃(二环-四环)的降解率达到了62.50%~99.78%。  相似文献   

4.
好氧微生物处理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在油田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要求能够尽量的回收原油,减少微生物对水中剩余原油的降解.研究采用已驯化好氧生物载体填料,通过原水的室内试验,考察微生物降解石油过程中,将原油用于自身代谢底物和将原油回收的比率.研究表明,164.53 mg/L的采出水中原油,约12%的原油被微生物吸收利用,80%原油被回收,同时还有约5%~8%处理过程中被挥发和损耗;如果污水处理工艺中,采用气浮装置进行原油的回收,微生物将原油用于自身转化利用率为5%.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好氧微生物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其维持自身生存所利用的原油较少,而用于三元污水的深度处理上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三叠系长6油藏产出污泥分离出3株具有较强驱油能力的优势菌株,一株为好氧菌,一株为厌氧菌,一株为兼性厌氧菌。对不同溶氧量下3株菌复配菌液进行了生长规律进行了测定,同时,对空气辅助微生物降解原油能力进行了测定,测试了非均质模型中微生物与空气交替注入驱油效果。通过实验优选出溶氧浓度为4.5 mg/L时,微生物相对较快达到对数生长期。溶氧浓度为4.5~5.5 mg/L时微生物对原油降解率较高。微生物与空气交替注入驱油时,采收率提高17.08%,体现出空气辅助微生物提高采收率优势,对拓宽提高采收率理论及提高矿场增油效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两种石油磺酸盐(PS)对三株划界假单胞菌的生长影响,并比较分析了其对原油降解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图的特征吸收确定了PS样品的基本结构。结果表明,由于结构差异,两种样品对微生物的影响差异显著。5mg/L 的PS-B即能完全抑制细菌生长,而在50mg/L 的PS-A中细菌也能生长。以原油为底物时,随PS浓度(质量浓度)增加,因部分PS进入了油相而降低了水相中PS的浓度(质量浓度),导致微生物生长量下降的趋势要比以蔗糖为底物时缓慢一些。当PSA分别小于30mg/L(对菌DY-A)、20mg/L(对菌H)和15mg/L(对菌I)时,随着培养液中PS-A浓度逐步增加,5d后除油率分别从55.4%增加到74.2%,48.3%增加到59.5%,43.1%增加到49.4%;当PS-B小于10mg/L时,原油也有一定程度的降解,此过程中发现细菌的生长量与原油 降解率两者变化趋势并不一致。5mg/L的PS-A能提高脱氢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和分析嗜碱性假单胞菌株对菲的降解.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以活性炭为吸附载体,多环芳烃为惟一碳源,研究嗜碱性假单胞菌在不同的温度、pH和盐度条件下对菲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将此菌株培养48 h后,温度为37℃时,菲的降解率可达39.8%.当pH值为7.0时,菲的降解率可达47.1%;当盐度为120 mmol/L时,菲的降解率可达28.4%.结论:嗜碱性假单胞菌对菲有较高的降解效率,pH、温度、盐度三个因素对菌株的降解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形与成本制约,陕北油田X联合站接收多层系来液,不同层位地层水不相配伍导致联合站内管线结垢严重、阻垢困难、成本攀升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联合站的正常运转。本文通过对采出水进行水质分析与垢样的组成分析,进一步通过配伍性实验明确不同层位采出水配伍性、结垢物成分和结垢量,通过化学阻垢与模拟计算定点机械清垢相结合的复合式清垢工艺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现场混层集输的实际问题。结果表明:不同层位采出液中CO32-、SO42-、Ca2+、Mg2+、Ba2+、Sr2+成垢离子含量均较高,延8、延10层位与长2、长6层位地层不配伍并具有较强的结垢趋势;100mg/L的YS-1阻垢剂可有效改变晶体结构,使其不易黏附在管壁上,通过FLUENT软件模拟计算选择X联合站流速最慢、结垢物最易沉积管段安装清管器将松散的垢进行定期清除,解决了由于多层位采出液集输管线相遇的严重结垢而产生的频繁堵塞问题,在低成本、高效开发中、老油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海藻酸钠为包埋载体,活性炭为添加材料,对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PSB-1D进行固定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的最佳制备条件:活性炭添加量为1%,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3%,包埋菌体与包埋材料的质量比为1/20。在最佳条件下,微生物小球培养7 d后对2-氯苯酚(2-CP)的降解率为72.6%。对比研究微生物小球和游离细菌的降酚效果。将微生物小球引入序批式好氧生物反应器(SBR)工艺中,分别研究小球投加量、曝气时间、曝气量对生物反应器降解2-氯苯酚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小球对2-CP的降解率较游离细菌有明显提高。在黑暗好氧条件下,有效容积为5 L的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对2-CP模拟废水降解处理的最佳稳定工艺条件为:微生物小球投加量为20 g,曝气时间10 h,曝气量为100 L/h。在此条件下,经过连续30个周期的测定,微生物小球对2-CP的平均去除率始终保持在65%左右。  相似文献   

10.
甲胺磷农药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从受农药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假单胞菌生2,利用甲胺磷生长的最适条件为pH6.7,t=30℃,ρ=1000mg/L。在有碳源的条件下培养一周,对1000mg/L的甲胺磷降解率可以达到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