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曾有美国著名参议员说过,权力的争夺与战场一样,遵循相同的法则,即“战利品属于胜利者”。一些美国派驻海外或国际组织的使节就是新任政府“论捐行赏”的产物。竞选时谁的政治捐款多,谁就有机会过一把大使瘾。其结果是,美国许多公众认为有些大使是“金钱”大使,而不是“胜任”大使。去年美国《华盛顿邮报》抖出猛料,说布什派到荷兰当大使的罗兰德·阿诺捐出了110万美元,创下了美国外交官的“最高价”;美驻葡萄牙大使阿尔·霍夫曼原本是个地产开发商,为了当大使,抛出40万美元。当然,美国外交界不乏“胜任”大使,当下,美国就有三位走红大使。…  相似文献   

2.
8月中旬的一天,美国新任驻南越“大使”亨利·卡伯特·洛奇(Henry Cabot Lodge)在旧金山搭乘一架商业飞机前往日本转赴南越任所。一上飞机洛奇就遇见了以暴露美国在东南亚外交官丑恶面目的小说《不体面的美国人》而知名的作者伯尔狄克。对洛奇说来,这真不是一个好兆头。更难堪的是伯尔狄克不揣冒昧地向这位新任“大使”大谈了一番外交官之道。《时代》周刊报道说,洛奇“富有外交家风度地”听取了伯尔狄克的意见。到达日本以后,  相似文献   

3.
从通知驻外到出国,外交官们往往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这段时间还要学习国外的情况,根本没有时间处理家里的事。所以很多外交官,其实都是"甩手掌柜",丈夫常年在外,家里有妻子照料着家庭。因为工作的缘故,最近采访了多位大使级的外交官。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与各位大使都聊到了"外交官夫人"与他们的家庭生活的话题,几乎每一个大使都说到,当了外交官,就普遍兼顾不上家庭了。新中国初建时,外交官制度学习苏联,当时外交官是可以带夫人同行出国的。但由于国家经济困难,花费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识论坛”第三讲6月5日晚在北京理工大学报告厅举行。本次“世界知识论坛”由本刊与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共同主办,演讲嘉宾为驻印度大使、前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前驻阿富汗大使孙玉玺,演讲题目为“国家利益与新世纪外交官的职责——我的外交官之路”。孙大使结合自己的外交经历,相当系统地介绍了新世纪外交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和对外交官的新要求,内容丰富、眼界开阔、举例生动、语言幽默,演讲不时被听众的笑声和掌声打断。500人的报告厅再次爆篷,重演了沈国放总编辑5月18日在此演讲的盛况。孙大使演讲之后,听众踊跃提…  相似文献   

5.
北京的冬天气温骤降,但来自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轻歌剧《风流寡妇》正演得火爆。富孀格拉瓦丽夫人要在巴黎寻找一位如意郎君!这个消息使夫人的祖国大为不安,因为这意味着夫人的两千万资产将流出国境。政府紧急下令,驻巴黎大使馆雷厉风行:一定要留住夫人和她的资财!大使把这副重担交给了外交官丹尼洛伯爵,而对夫人早已情有独钟的伯爵也果然不辱使命,不但勾住了夫人的芳心,也顺便唤起了夫人的爱国感情……大使先生不禁对丹尼洛伯爵大加赞赏:“您可真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读者当然知道,真实的外交官并不是这样,不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那么,真实的外交官,真正的大使,是什么样的?为此,我们编辑了一组文章,与您共同走近外交官,走近大使……——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6.
编辑这篇演讲稿时,我们欣喜地得知沙祖康大使被推举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50届理事会主席,而且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主席位子是发展中国家‘强加’给我的”。这是国际惯例没有过的新鲜事。9月17日下午两点,沙祖康大使在外交学院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讲。吴建民院长的开场白虽然简洁,但已经画龙点睛地勾勒出沙祖康大使是怎样的一名外交官。当年“银河号”事件就是由他在前线处理的,处理得让美国人也不得不很佩服。还有1996年关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艰难谈判。当时,沙祖康在日内瓦当裁军大使。吴院长说,沙祖康大使是外交部有名的“拼命三郎”,干起活来不要命。“非典”时期,局势非常复杂紧迫,与WHO(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的沟通对国际社会如何看待中国抗击“非典”的斗争至关重要,沙大使在前线工作得非常出色。  相似文献   

7.
在我3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有过三次陪同大使递交国书的经历。但这三次递交国书不是在富丽堂皇的总统府,而是在高山峻岭的原始森林中;耳边回响的不是军乐队演奏的庄重迎宾曲,而是不时传来的零星枪声。这对一位外交官来说的确是不平凡的经历。在越南南方的深山老林中第一次是在1973年,我陪同王若杰大使向越南南  相似文献   

8.
《信赖》是前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的回忆录。作者在序言中说:“我从1962年开始担任驻美大使,一直到1986年才卸任。”这就意味着他的外交生涯在苏联方面是从新大林时代开始,一直持续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在美国方面则是从杜鲁门总统任内开始,一直持续到布什总统任内。  相似文献   

9.
缅甸不了情     
我是外交战线上的女兵,大半生在缅甸度过,从随员到大使,走了一个全过程。搞外交虽不是我自己的选择,但我很庆幸能有机会为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为中缅“胞波”友情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相似文献   

10.
自从我1955年去莫斯科留学的那一天起,我便与苏联结下了不解之缘。1958年6月到1989年1月,我先后4次在驻苏联使馆工作,前后共20年,另外10年在国内也是从事对苏工作。30年从职员、随员到大使,我走过了职业外交官职务系列的全部台阶,也经历了中苏关系从兄弟友谊到分歧暴露,由公开论战到关系破裂直至边界武装冲突,此后又经历了中苏恢复对话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周总理说中国外交官是“文装解放军”?为什么钱副总理说“外交是一条特殊的战线”?您从下文也许可以找到答案。杨大使虽已年近古稀、须发斑白,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当他与记者谈起在贝鲁特历经十年战乱的往事时,依然显现出当年“老兵”的那种刚毅。贝鲁特“没有什么外交特权可言”记者:一名美国记者曾写道,战乱中的贝鲁特人“总有足够的安静时刻来度过一个人的一天,但从来没有足够的时光使人有信心说这不是他的最后一天”。对于1975年~1991年黎巴嫩的战乱,您的记忆和感受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93-95
No.1 陈婉芬、嵇龙生 籍贯: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第一对皇冠大使”、“台湾第一对Q12皇冠大使”、“中国台湾第一对FAA40点皇冠大使”、“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同时达到两个国家地区的皇冠大使”、“美国本土以外第一个皇冠大使在美国符合钻石资格”这仅仅是到目前为止对于陈婉芬、嵇龙生夫妇在安利的简单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3.
赵萌 《世界博览》2013,(3):22-23
美国外交官的职位,有30%是掏钱买来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从数位前任那里继承了这项政治传统:用提名外交官的方式奖励那些为他捐款和筹款的人。《Vogue》杂志主编安娜·温图尔两届总共为奥巴马筹款超过50万美元,最终获得驻英(或驻法)大使的提名。不过,相当热门国家的大使可不容易,不但要为总统筹款,还要会开party,而这样的结果通常就是——自掏腰包、倒贴国家,毕竟在英国和法国,买点布置用的鲜花都是非常昂贵的。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知识》2014,(8):76-76
“我的朋友遍中国”是罗高寿大使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为纪念罗高寿大使为中(苏)俄两国关系发展倾尽毕生心血,罗高寿大使一家与中国人民结下的四世情缘,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张德广任主编,邀请中俄两国多位曾与罗高寿大使有过交往的外交官,将军,高级记者、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合力撰写《罗高寿与中国》一书。2014年4月7日.是罗高寿大使忌辰两周年纪念日,借此之际,深切缅怀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特委会主席巴特勒的一纸报告,使美英找到了对伊拉克动武的借口,巴特勒本人也由此一夜成名,甚至有人称其为“战争诱发者”。理查德·巴特勒现年57岁,澳大利亚人。196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澳大利亚外交部,开始职业外交官生涯。1983年,他被任命为澳大利亚驻联合国常任裁军大使,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出任联合国销毁伊拉克武器特委会主席打下了基础。1989年~1992年他出任驻泰国大使,并于1991年开始兼任驻柬埔寨大使。从1992年到1997年,他一直担任澳大  相似文献   

16.
近日,外交学院迎来了建校50周年,“外交官意味着什么?”“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外交官?”等与外交官相关的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也专门采访了外交学院的领导。本文想补充一些看法。外交官的基本素质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对外交官提出过16字方针: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周总理还指出,外交官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这就要求外交官有铁的纪律和坚定的信念,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要求自己。周总理还说过,外交工作是有牺牲的,这就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中国前驻泰国大使、外交学会前副会长金…  相似文献   

17.
多国丽 《世界博览》2013,(20):41-41
从通知驻外到出国,外交官们往往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这段时间还要学习国外的情况,根本没有时间处理家里的事。所以很多外交官,其实部是“甩手掌柜”,丈夫常年在外,家里有妻子照料着家庭。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柯华是一位著名的外交官、外交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我国建国后的外交活动中,他曾占了5个“第一”:第一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第一任外交部西亚非洲司司长、第一任外交部非洲司司长、第一任中国驻几内亚大使、第一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同时他还先后出任中国驻加纳大使、中国驻英国大使。  相似文献   

19.
金边的“愿望”——美国的“遗憾”中国的传统友好的邻邦柬埔寨最近和中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柬埔寨王国首相西哈努克亲王指出,这“标志着整个高棉民族同我们伟大的北方邻国接近”,他说这“是全民一致的愿望,因为它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民族利益的”。无疑的,这位卓越的柬埔寨政治家的这些话深切地反映了柬埔寨五百万人民的心声。但是,最近忽然大谈特谈要“尊重”小国的“愿望”、“尊严”和“安全”的美国政府,面对着这个独立王国的全民一致的愿望,却正式表示“遗憾”!美国国务院还火速命令驻柬埔寨大使卡尔·斯特罗姆从金边赶回华盛顿,亲自报告这个使美国感到“痛心的”行动的意义。看来,这位外交官不免要受到国务院的申斥。其实,他在金边为了阻止柬埔寨这一全民愿望的实现,已经十倍地超越了外交官的职权,紧张万分地  相似文献   

20.
3月29日下午,外交部新闻司外国记者新闻中心邀请即将卸任的中国中东特使王世杰和新任特使孙必干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世知”记者李巨川参加。王世杰大使和孙必干大使都是“世知”的老朋友,都曾经接受过“世知”的采访,孙必干——“带保镖的外交官”还出现在“世知”的封面上(2004年第20期)。王世杰任中东特使三年多,先后八次访问中东以及出席有关国际会议。他感慨道:“如果说我在执行使命过程中,我的工作得到了各方的认可,首先应归功于中国的中东政策,其次,感谢中东地区国家、政府和人民对中国中东政策的信任和支持。遗憾的是,中东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