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呈上升趋势,这是一个已得到普遍肯定的结论.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量为10~20cm,上升平均速率介于1~2mm/a.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预计21世纪全球海平面还将加速上升,上升速率可能达到过去百年平均速率的3~5倍.  相似文献   

2.
论全球变化中的海平面上升及其灾情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了全球变化中海平面上升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危害,论述了由于海平面上升而对沿海地区进行灾情风险评估中的两个问题:相对海平面变化值和一般采用海平面上升速率低估计值的重要意义。文中还介绍了90年代国内外研究全球和我国海平面上升的主要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珠海市未来海平面上升的预测,结合珠海市现状,本文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可能对珠海市用地规划及排水工程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年科学》2011,(11):29-31
什么是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  相似文献   

5.
海平面上升及其对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已有研究表明,全球海平面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仍将持续上升,自1990-2100年,全球绝对海平面将上升9~88cm,对于上海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理条件,相对海平面变化幅度将远远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平均水平,为此就海平面变化对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日前,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海平面。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2.5毫米,高于全球海平面每年1.8毫米的上升速率。  相似文献   

7.
太平洋海域海平面变化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太平洋海域48个长期验潮站的月均海平面分别建立了GM(1,1)模型,GM(1,1)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太平洋海域的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它除了能给出连续的海平面变化速率外,同时能方便地给海平面变化的加速率,模拟结果表明,在太平洋地壳均衡假设下,太平洋海域的月均海平面以平均速率0.17cm/a上升。在太平洋海以的48个长期验潮站中,有40个站在加速上升,全部站的平均加速度为0.00029  相似文献   

8.
海平面研究的最近进展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综合评述最近世界海平面研究的进展,主要概括为:(1)海平面变化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发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即与海平面上升有关。(2)海平面变化的观测应用了一些新技术,如卫星雷达测高、GPS等。(3)对海平面上升引起海岸侵蚀的Bruun定律提出若干补充和修正意见。(4)比较详细地研究和监测了滩涂(湿地)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5)比较阐明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6)分析了各国防治平面上升造成的灾害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加拿大研究人员的调查,世界海平面正以平均每年约0.245厘米的速度上升,而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呈上升的趋势.全球海平面为什么上升,海平面上升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这已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全球海平面的变化世界海平面变化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一些学者研究了各地验潮站的记录后认为,从1880年到1980年间,世界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20厘米;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多数国家学者认为从1985年到2085年的100年间,世界海平面平均将上  相似文献   

10.
科技事件     
《科技导报(北京)》2007,25(24):84-84
中国沿海海平面有所升高国家海洋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cm;到205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还将比2000年上升13~22cm。  相似文献   

11.
海砂是未来工程建设的重要资源。海砂制备混凝土合规资源化关键在于海砂开采、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关键问题是海砂资源管理、海砂制备混凝土控制标准和海砂控制指标检测技术。通过文献调研了荷兰、日本、美国、英国、以色列和印度等国海砂开采管理制度,整理了中国在海砂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文件;对比了中外规范对海砂用于制备混凝土氯离子控制指标,了解了氯离子控制指标要求的变化历史;归纳常见海砂氯离子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指出海砂快速鉴别存在的困难。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我国应及早制定海砂资源规划和开采法规;从严统一中国大陆地区8个现行规范对海砂氯离子含量控制标准,建议采用《建筑及市政工程用净化海砂》(JG/T 494—2016)规定的指标;加快研究海砂快速鉴别技术,形成可执行标准。海砂合规资源化涉及多部门,需要建立高效有力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宗海图精确记载宗海位置、界址点、界址线及与相邻宗海关系,是申明海域使用权属的重要依据,宗海图包括宗海位置图和宗海界址图。目前,大部分宗海界址图都是通过Auto CAD结合Arc GIS等多个软件绘制,绘制步骤比较繁琐。该文提出了基于Object ARX的宗海界址图快速自动化绘制技术,基于该技术开发出的宗海界址图快速成图系统可以减少宗海界址图的绘制步骤,实现了在单一Auto CAD环境下宗海界址图的快速自动化绘制。  相似文献   

13.
回顾北冰洋海平面观测和研究现状,总结了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特征和变化机制。北冰洋海平面季节变化受海冰生消、蒸发降水和陆地径流季节变化的影响,由比容变化主导;年际到年代际海平面变化受北极涛动影响显著,可用风场异常导致的淡水分布来解释。盐比容变化是深水洋盆海平面变化的主导因素,由之引起的质量变化控制陆架海域和北冰洋平均的海平面变化。近期波弗特环流区域海平面上升极快,与波弗特高压持续增强及淡水积聚有关。气候变暖会导致北冰洋海平面持续上升。海冰快速减退和格陵兰岛冰川融化对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数据的短缺和观测的不确定性目前仍然制约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工作,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有望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海面对引信的干扰很大,易造成引信弹道早炸。为了加强引信的抗干扰性,该文研究了海面干扰信号的平均功率,海面有效反射系数的特性,海面干扰信号的幅度分布特性和功率谱特性。根据干扰信号的分布特性,采用随机信号产生理论,仿真出不同海情时的海面干扰信号,可用来检验引信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8年12月21日寒潮天气与2010年5月30日雷雨大风天气两个个例,探讨了寒潮天气与雷雨大风天气对连云港近岸海域风力、海况和海浪等要素产生的影响。寒潮天气,风速逐渐增大,海况、海浪也随之逐渐增大;雷雨大风天气,风速快速增大,海况、海浪也随之快速增大;雷雨大风天气比寒潮天气造成的风浪变化来得突然,不易判断和预防。针对寒潮天气,应用Wilson公式估算海浪波高和利用数值预报模拟推算海浪波高的计算比较准确,与实际观测值的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我国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回顾了2006—2015年我国在海平面变化规律、机制及影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全球及区域海平面以及比容海平面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海平面的变化机制,海表热通量、淡水通量、环流、风应力以及Rossby波对不同区域海平面变化的动力及热力影响;采用统计方法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21世纪海平面变化进行了预测;同时海平面变化会影响海洋的动力过程(如潮波系统的变化),并进而对近海和海岸带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如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地盐渍化、河口咸潮入侵、近岸低地淹没、红树林衰退等)。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海面运动载体所获得的可见光序列图像及图像自身特点,提出了一种既适应于海天背景下的小目标而又适应于海岸背景下的大目标的目标快速自动检测方法.首先,量化子图像的区域复杂度以及单元区域上、下邻域的灰度差异,以预测并定位海界限区域,摒弃不含海界限区域的图像;采用周围纹理抑制方法改进的Canny算子提取海界限区域的主要轮廓,并进行Hough变换而提取海天线或海岸线;依据海界线上的灰度环境判断背景,在划定线附近的局部区域,凭借该区域内海面灰度的平缓特性而对其进行聚类提取目标;分析剩余海面灰度的统计特征,求取属于海面区域的灰度范围,快速区分海面区域和非海面区域;最后,进行后续处理,以剔除伪目标并标记真实目标.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单帧图像的平均耗时在100 ms以内,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有效监测渤海辽东湾海冰状况,指导破冰船破冰,保障冬季冰期海洋石油平台的安全生产。【方法】在辽东湾石油平台上构建海冰测量系统,利用视频测冰技术、视频冰速测量技术及气象观测多种手段,在2011—2015年度连续4年冬季冰期观测平台周边海冰形貌、范围、运动轨迹,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给出24h海冰预报。【结果】基于海洋石油平台的海冰监测系统对海冰冰量、冰厚、冰速、冰类型监测数据准确,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海冰实施年、月、周、24h预报,短期预报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合,其中24h预报准确率在95%以上。【结论】基于海洋石油平台的海冰监测系统是一套运行可靠的监测系统,能准确地观测海冰的运行趋势,为冬季渤海辽东湾的抗冰活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粗糙海面和粗糙海面上刃形峰对海岸雷达波传播的影响,在粗糙海面和刃形峰衍射损耗公式中引入了更符合实验结论的粗糙海面反射系数,并用来计算雷达波在粗糙海面(含刃形峰)的传播衍射损耗。结果表明来自粗糙海面的反射是计算雷达波沿粗糙海面传播损耗和刃形峰对雷达波衍射损耗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全球变化中的热点问题-海平面变化的研究意义,将海平面变化研究分为基本理论创立,定量研究,迅速发展和成因研究四个阶段,分析总结了海平面变化研究了各阶段的理论,成果,着重评价了各阶段海平研究的相关理论,据此对海平面变化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注重综合研究,加强分区,分时段研究,跟踪国际研究动态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