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的短程相互作用机制完全不同,一种来源于单胶子交换,另一种来源于矢量介子交换.在这两个模型中研究了E^*-Ω相互作用,对可能形成(E^*-Ω)ST=01/2束缚态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这两个模型不同的短程相互作用机制,分析了手征场相互作用及夸克交换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尽管单胶子交换和矢量介子交换机制不同,但在这两个模型中此系统都会形成深束缚态.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σ手征场提供的强吸引相互作用,二是由于它具有特殊的对称性,使夸克交换效应有利于深束缚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H粒子的结构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中,用夸克与标量介子九重态和赝标介子九重态场的耦合来描述中长程相互作用,用单胶子交换来描述短程相互作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是在原来手征SU(3)夸克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夸克和矢量介子九重态场的耦合,主要由矢量介子交换来描述短程相互作用.笔者利用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在两集团组态下研究了H粒子的结构.结果表明, NΞ和∑∑耦合道对H粒子提供比较大的吸引相互作用,两集团之间的夸克交换效应也提供吸引相互作用,它们都有助于H粒子束缚态的形成.另外,通过和手征SU(3)夸克模型的结果比较,发现两种不同的短程相互作用机制对H粒子定性的描述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中,用夸克与标量介子九重态和赝标介子九重态场的耦合来描述中长程相互作用,单胶子交换来描述短程相互作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是在原来手征SU(3)夸克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夸克和矢量介子九重态场的耦合,主要由矢量介子交换来描述短程相互作用.在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研究了核子-超子相互作用过程,计算了N-Λ和N-Σ相互作用的S波散射相移.通过和手征SU(3)夸克模型的结果比较,发现N-Λ和N-Σ系统的短程相互作用既可以由单胶子交换来描述,也可以由矢量介子交换来描述.  相似文献   

4.
利用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在集团组态下研究了H粒子的结构,分析了两种不同的短程相互作用机制即矢量介子交换效应和单胶子交换效应、不同的禁闭势、耦合道及标量介子混合角等因素对H粒子结合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准确的实验信息将有助于检验理论模型,决定如何选取禁闭势和是否需要考虑标量介子混合角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SU(3)手征夸克模型下,应用共振群方法研究了奇异数为-5的双重子系统的结构,主要分析了标量介子混合角对系统结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哪种混合,双重子Ξ*Ω都是束缚态.在手征夸克模型下,混合角为-18°和19°时,Ξ*Ω系统结合能大致相同;但在理想混合下,因为σ场没有贡献,系统的结合能会大大减少.同时还发现,考虑混合角时的结合能远小于不考虑混合角时的结合能.本文工作对标量介子混合角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在手征SU (3)夸克模型和推广的手征SU (3)夸克模型下,利用共振群方法研究了奇异数为-6的双重子ΩΩ的结构。分析了波函数宽度,夸克交换效应以及标量介子混合角对系统结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宽度越小越容易形成束缚态,夸克交换效应有利于形成束缚态。标量介子混合角对系统结合能的影响很大,不同的混合角下系统的结合能不同。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带矢量场的手征SU(3)夸克模型和不带矢量场的手征SU(3)夸克模型,结果表明两种手征夸克模型给出的短程相互作用机制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8.
手征夸克模型是具有QCD基本精神的唯象模型,而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扩展的手征SU(3)夸克模型在研究轻夸克系统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功.本文将这两个模型进一步推广到含重味夸克的体系,利用含重味介子D、D*、Ds、D*s、B、B*、Bs、B*s的实验数据重新系统地拟合重味夸克相关的模型参数,并分析单胶子交换势和禁闭势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研究了带有一个奇异夸克的双重子态Σ*Δ(ST=052)和Σ*Δ(ST=312)的结构.结果表明,尽管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短程力的机制完全不同,但两种模型下给出的定性结果是一样的,即这两个双重子态都是束缚态,能量在Σ*Δ道之下却在ΛπΔ道之上.在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下,Σ*Δ(ST=312)态的结合能比Σ*Δ(ST=052)态的结合能大.  相似文献   

10.
依据QCD基本性质建立的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轻强子方面的问题,本文将该模型应用到重味领域,通过变分法计算自旋为0和1的基态含单个重味夸克介子D、Ds、B、Bs,与自旋为1/2和3/2的基态含单个重味夸克重子ΛQ、ΣQ、ΩQ、ΞQ(其中Q代表c或b夸克)的质量,得到一些初步的结果.当含单个重味夸克介子质量的数值结果基本符合实验值时,实验上已发现的重味重子ΛQ、ΣQ、ΩQ、Σ*Q、Ω*c质量的理论值与相应实验值和其它理论方法的结论也基本符合,除了ΞQ、Ξc*的计算值偏大;实验上未发现的重味重子Ξ*b,Ω*b质量的理论预测值与其它理论方法所得结果偏差不大.同时,简要分析了强子内部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几种夸克和手征场耦合模型讨论了核子第一正宇称激发态N*(1440)的结构,分析了各种介子交换效应对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π、σ介子场后可以使激发态能量降低,但比实验值还要高110MeV.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由于η,η'和σ'介子提供排斥作用,计算结果增加了50 MeV.最后考虑了矢量介子场耦合,由于ρ介...  相似文献   

12.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研究了特殊的重子-重子系统NΩ(ST=2 1/2)和重子-反重子系统NΩ(st=2 1/2)的结构,它们都是束缚态.研究中发现奇异介子k,K和K^*交换对NΩ(ST=2 1/2)系统贡献排斥作用,而对NΩ(ST=2 1/2)系统没有贡献,从而带来了这两个系统结合能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非奇异双重子ΔΔ结合能计算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推广的带矢量场的手征SU(3)夸克模型下,计算了非奇异的双重子ΔΔ结合能,我们分别考虑了分波耦合和隐色道(CC)耦合对ΔΔ双重子结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广的带矢量场的手征SU(3)夸克模型和不带矢量场的手征SU(3)夸克模型给出的定性结果是一样的,即ΔΔ双重子的质量比两个Δ的质量小,但是比ΔNπ质量大.  相似文献   

14.
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研究了单道下非奇异双重子ΔΔ(3,0)和ΔΔ(0,3)的结构.研究表明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给出的定性结果是一样的,但两种模型下短程力的机制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5.
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研究了带有一个奇异夸克的双重子态∑^*△(ST=0 5/2)和∑^*△(ST=3 1/2)的结构.结果表明,尽管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短程力的机制完全不同,但两种模型下给出的定性结果是一样的。即这两个双重子态都是束缚态。能量在∑^*△道之下却在∧π△道之上.在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下,∑^*△(ST=3 1/2)态的结合能比∑^*△(ST=0 5/2)态的结合能大.  相似文献   

16.
双重子△△(3,0)和△△(0,3)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研究了单道下非奇异双重子△△(3,0)和△△(0,3)的结构.研究表明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给出的定性结果是一样的.但两种模型下短程力的机制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单胶子交换和单π介子交换产生的夸克超精细相互作用,计算了最低质量负宇称核子态中的混合角.结果表明,两种交换之间的差别较大,混合角的实验数据更倾向于支持单胶子交换.  相似文献   

18.
用量子色动力学研究2个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计算夸克之间交换1个胶子的过程得到2夸克的相互作用势,进而得出了2夸克形成束缚态的能级,并进行了讨论.具体计算表明,禁闭夸克的作用力,远大于其他类型的任何相互作用力,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强的强相互作用力.  相似文献   

19.
把轻赝标介子之间的矢量介子交换模型推广到了Ds K系统,推导了单交换所对应的相互作用势.在此基础上对Ds K系统可能存在的束缚态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了束缚能随截断因子的变化和相对应的波函数.结果说明:Ds K系统会形成束缚态或者D0*(2400)±可能含有Ds K分子态的组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个SU(8)亚夸克大统一模型。模型中,弱作用来源于将亚夸克束缚成夸克和轻子的禁闭规范群,而且它具有左右对称性。所有的夸克和轻子都是复合费米子,它们是亚夸克的束缚态和SU(2)_LXSU(2)_R的二重态。模型满足tHooft相容性条件,给出了四代通常的夸克和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