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时期。在农村,传统的家庭保障与土地保障已不适合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因而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刻不容缓。但是整体而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条件相对落后,当前建立现代意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够现实,造成此困境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城乡分割政策。而要走出困境,必须创造建设现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整合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促进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向现代社会养老保障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时期.在农村,传统的家庭保障与土地保障已不适合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因而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刻不容缓.但是整体而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条件相对落后,当前建立现代意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够现实,造成此困境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城乡分割政策.而要走出困境,必须创造建设现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整合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促进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向现代社会养老保障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形势下,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机构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在当今农村社会开始扮演起重要角色。然而我国目前农村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与老年人的需求并不完全适应,而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农村机构养老服务的介入,能有效促进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和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我国常见的养老模式包括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等分类,各类养老模式适合的医疗模式存在差异。现行的医养结合服务因养老模式存在区别,出现以主体划分的多类构建形式。我国农村医疗与养老服务面临价值管理、经济收入、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制约。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农村地区应当因地制宜的构件医养结合型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实践中引入多方共治,采取信息化手段并注重基层力量,为农村老年人养老与健康需求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从农村的养老保障研究来看,专门研究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的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的比较少。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农民工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堪忧。农村原有的土地养老模式已经不能解决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养老模式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制定了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蓝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的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妥善解决现阶段农村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存在问题,而且要构建适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切实有效提高农村养老水平的新型养老模式。为促进农村养老从家庭型转向社会型,实现我国农村养老事业良性发展,推动并形成以家庭养老为主、以社会化养老为补充、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新型城镇化养老格局,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作为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农村老人需求的农村养老方式是当务之急。该文从社会老龄化现象、农村家庭养老问题以及政府养老问题的弊端所在对比分析了居家养老的必然性,居家养老的优势使其成为农村老人的一种养老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改革使农村养老的经济基础、养老主体、养老道德规范、养老内容和养老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不能借鉴西方养老模式,而是要适应当前中国国情,以人为本,树立现代养老理念;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发挥亲情在养老中的作用;加快和深化农村社会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的制度与机制;积极推进“三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养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徐拯 《孝感学院学报》2013,33(1):121-12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工业文明和现代化迈进,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挑战,表现为经济上供养不够、生活上照料不周、精神上慰藉缺失。其主要原因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弱化了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二是农村经济的脆弱消减了家庭养老的功能,三是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冲击着家庭养老的模式,四是城市化的加快淡漠了家庭养老的精神慰藉。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与现代化存在问题的回应与反思,用后现代主义理论对农村家庭养老模式进行分析,对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实现农村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遇到思想观念、家庭及经济结构变化等带来的挑战,而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又尚未完善,农村养老问题成为我国凸现的社会民生问题之一。通过对贵州省黄平县农户养老问题的实地调查与研讨,试图从制度层面寻找完善少数民族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有效形式,并对政府相关责任的履行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农村的养老制度,探讨其缺失与重构。由于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以及农民在养老保障上的失语,构成当前农村的养老模式是以土地为基础,以家庭为核心。但这种模式在当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家庭养老能力日渐削弱,土地的保障功能日益弱化,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存在制度缺陷。应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养老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在分析农村老年人的有关特征和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随着农村经济关系、生产方式、思想观念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在农村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日益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进而阐明:在巩固和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同时,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充分发挥好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妥善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给农村老人一个幸福安宁的晚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城镇化的加速,农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留守老人的比例不断上升,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农村老年人面临的养老问题逐步凸现。这不仅影响到了家庭的稳定,也正在逐渐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逐步探索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补充、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养老模式将是解决农村养老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养老的危机对社会的责任形成了挑战,而单纯地依靠现有的养老模式,很难短期内满足养老压力的需求。在这种条件下,"以房养老"可以缓解我国的养老压力。但是,以现行的房价,居民购买房屋的可能性正在慢慢减弱,高房价对于以房养老政策的实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得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不可能成为一种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杨复兴《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创新研究》以翔实的依据、新颖的方法和视角提出了居家养老应作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模式的观点和方法。对此作了评论,并从中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应在强调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同时,还需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其他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叶  胡江 《科技资讯》2023,(7):243-246
农村养老问题日益严峻,现代化技术赋能互助养老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在分析农村养老现状与困境的基础上,借助目前先进的Mesh网络技术,结合农村老人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框架的农村互助养老管理模式,该模式将老人分成若干个互助小组,互助小组成员之间借助物联网相互通信,在平台管理下互联进行帮扶;并重点从“目标—管理—服务—评估—支持”5个角度对该模式的运行进行了逐个阐述,有助于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土地养老、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承担起人口严重老龄化所带来的压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转换农村养老模式,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这方面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诸如立法缺失、养老金水平低、保值增值难、转移衔接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需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革。具体来说,可以从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开拓多元化筹资渠道等方面来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家庭养老自古以来是中国社会的主导养老模式,这一模式背后的理念是"养儿防老"。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转型,中国社会存在千年的"养儿防老"观念有所改变但是尚未完全消解,农村老年人对这种养老模式仍然有所期待。本文结合发展中的养老观,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其产生与变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农村养老工作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农村家庭小型化,土地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例下降,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使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面临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适合新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农村老年人养老面临的新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解决我国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发展使得国家有能力和条件关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改善民生,同时社会保障的建立与完善促使广大农村人口释放的消费潜力拉动经济的增长。广大农村各具发展特色,在分析农村养老保障参与意识、影响因素等情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替代措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养老覆盖面,并留有充足时间让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参与者学会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