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康德的关学体系中,“无目的性而合目的性”是审美判断的先天原理。然而,将这一原理作用于审美实践,却无法解决现实中大量“非纯粹美”的问题。针对这一实践困境,康德引入自由美与依存美的概念,将美学研究与审美实践截然分开,承认了审美在实践中的“有目的而合目的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美”沟通“真”与“善”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V他(个)R”和“V得(个)R”两种结构的表层联系及其深层语义表现的差异性,着重说明了“得”、“他”所显示出来的不同时态特征;同时,根据“V他(个)R”结构中“R”构成的差别,区分出“他_1”和“他_2”的不同语义和词性。  相似文献   

3.
引论“在我们谈话的时候,时间因讽拟而为感觉所羁留。”(孙甘露《我是少年酒坛子》)这句话的时间,我不认为仅暗示着现实(时间)与文本的关系(讽拟),更为深刻的是,它还揭示了一种时间的出场方式。这里不想纠缠于这样一个传统形而上学的难题:时间是心理的,还是物质的?在一些人看来,时间的在场性是不容置疑的,而另一些人则试图打通这个二元论框架。威廉·詹姆斯用他的“纯粹经验”排除一切康德主义、新康德主义的二元论形式,“世界_L只有一种原始素材或质科,即‘纯粹经验’,一切事物都由它构成,它的一端变成知识的主体或担…  相似文献   

4.
“娭(母也)”主要流行于湘方言地区,“(女哀)姐”主要流行于客家话地区。“娭”比较准确地记录了湘方言nai的词音;“(女哀)”是客家人或者说是其他文人专门为客家地区所造的俗字。“(母也)”字较早出现在《方言》中,“姐”字较早出现在《说文》中。“(母也)”和“姐”在早期(汉代或者汉代以前)都是指称母亲。“娭(母也)”和“(女哀)姐”在词源上是同源的。在使用上、意义上、色彩上和地域范围上则有所不同。比较它们的异同,探索它们的源流,分析它们的意义和使用情况,可以加深对“娭(母也)”和“(女哀)姐”的了解。加深对方言称谓词的认识,补充现有字典词典之不足。丰富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席勒的审美游戏说首先是以康德的先验论为基础,再对之进行了人性的还原;游戏冲击的关键是对外观的纯粹观照,从而也是对实在的离异。正由于这个原因,席勒所谓的审美世界才与整个社会的统一趣味相背离,从审美状态到道德状态只能是相互颠倒的幻想,审美王国也只能是幻影式的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6.
文学艺术作品中存在“不定点”,读者通过“积极阅读”,并借助想象、联想、幻想等活动,对“不定点”进行填补,即“具体化”。读者在对“不定点”填补(具体化)过程中,应遵循“恰当具体化原则”,才能挖掘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康德力图调和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矛盾,但是康德对法规、理性、趣味、道德等古典主义艺术原则的强调实际上压倒了他对天才、想象、自由等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推崇,古典主义的艺术原则已构成了对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解构和否定。康德在不自觉中偏向了古典主义而非浪漫主义,这才是康德艺术观的本来面目。时代环境、传统教育以及他个人的性格气质造就了康德的这种古典主义的偏向。  相似文献   

8.
威廉·康拉德·伦琴(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他因为发现了轰动世界的“伦琴射线”(即“X射线”,俗称“X光”),于1901年获利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9.
从19世纪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一直到今天的消费社会批判,大致可看作是一场前后相续的思想潮流。在这场横贯一个半世纪之久的名为“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的思想潮流中,最引人注目的理论现象之一是美学思想领域的扩张:它将对审美经验的一般分析(康德、席勒、黑格尔、克罗齐等等)上升为对社会整体的价值诉求(批判理论),并以此为根据,内在地承担了诸种社会理论的价值陈述。由于如此,美学进人了社会理论,变成了政治社会理论中的“审美主义”(aestheticism)。  相似文献   

10.
在阿英看来,文学与政治(政治理念)不是非此即彼的对抗状态,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统一于对“理想中国”的想象之中。从“想象现实观”出发,阿英完成了“文学-政治”批评模式的思考探索。这种批评模式,倡导“审美-实践”的文学范式,认为文学与政治的链接是通过“想象”——对人类自由美好生活的想象,肯定人的价值,肯定文学的审美特性,肯定文学的实践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当前影响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不利因素,阐述了建立工科专业“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模式以克服传统工科教育“理论脱离实际”,保障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可行性,同时也指出了在该模式的建立中应该注意的事宜。  相似文献   

12.
要反对传统哲学,摧毁传统哲学的标杆.以康德为靶是最好不过的了.在康德的认识论中,把握其关于"先验逻辑"的理念,对于理解康德整个"纯粹理性批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先验逻辑的核心是范畴理论.在康德哲学语言中,范畴等价于纯粹知性概念.康德把知识形成的活动,从根本上看做一种对知觉加以综合并形成统一性的过程,而这其中知性能够借以实施这一综合活动并达到统觉的统一性的工具,就是"范畴".因此,对范畴的源起和客观有效性先验演绎就是康德认识论核心之核心了.罗蒂从康德范畴源泉、有效性、范围切入,显示其哲学的反表征主义、反基础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特质.  相似文献   

13.
美国诗人E.E.Cummings(1894~1962)是20世纪初英美意像派诗歌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以“奇特”著称。他的诗行参差不齐,在语法和用词上别出心裁,词语任意分裂,标点符号异乎寻常。他的著名诗篇“(listen)”正是集这些奇特形式于一身的典范,在奇特的形式外壳之下,显示了肯明斯卓越的抒情才能和艺术敏感。文章在Leech的偏离理论观照下,对“(listen)”的词汇、语法、语相等特征进行文体学分析,旨在揭示诗歌中的偏离与连贯,展示该诗的创作价值及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清初美学家李渔受明末人文主义观念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与文艺创作中表现出对世俗之“趣”的崇尚:悠然闲乐的生活态度及“出自己裁”审美趣味、追求新奇与注重娱乐的文艺创作,在当代的审美语境下,李渔的“趣”论仍然具有现代性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阿英看来,文学与政治(政治理念)不是非此即彼的对抗状态,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统一于对“理想中国”的想象之中。从“想象现实观”出发,阿英完成了“文学一政治”批评模式的思考探索。这种批评模式,倡导“审美一实践”的文学范式,认为文学与政治的链接是通过“想象”——对人类自由美好生活的想象,肯定人的价值,肯定文学的审美特性,肯定文学的实践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丈论中国化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文学以自己独特的符号及符号方式承载全幅的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之,有五大层次,即部分与全体交融互摄之精神(方法论的)、天人合一的贞认、成人成圣即成神的道德人本关怀、文化的三大价值核心、文化品格的认定,这由内而外通贯一气的五大方面都是文化发展的精微的内在动力。这五大方面决定了审美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同时,文化精神即审美。正是在文化与审美的交汇处,文学既承担了纯粹意义上的审美、也承担了纯粹意义上的文化的品格,而这种双重承担表现在它的意象世界的意义之中,它们本质上正是文化精神的旨向。  相似文献   

17.
前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批评家是文学艺术自律观念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其划定文学艺术活动与人类其他生活领域的边界、确立文学艺术独立性地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把作家的创作类比为上帝的创世,并进而发展为“想象说”和“有机说”这一向度;一种是康德与席勒美学的线路。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其批评崇尚想象的自发性、无意识性,而且局限于审美论的探讨,使得前浪漫主义及浪漫主义批评存在着理论上的缺口。  相似文献   

18.
李贺是我国中唐一位具有独特个性、气质、心理和艺术才华的天才诗人。他的诗歌奇丽诡怪,“虚荒诞幻”,呈现出“奇诡”的艺术风格。在探讨李贺“奇诡”诗风成因时.古今不少论者大都从文学艺术承传的角度加以论析,这是欠全面的。形成李贺“奇诡”诗风的主要原因,是他在特殊社会、文化环境中,由其特殊身世、个性、气质、生理条件和生活经历等因素促成的特殊心态和在这种心态作用下那一系列与众迥异的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计划,经过20年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它不仅是我国高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而且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 2007年3月26日,“863”计划发布了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863”计划专题课题申请统一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址http://program.most.gov.cn/)进行网上集中申报。为便于科技人员申请“863”计划项目(课题),“863”计划联合办公室对“863”计划申请的共性要求进行了整理,形成了《“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指南》,对申请者须知、申请与受理要求、申请书撰写等内容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0.
从学术谱系上看,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发生,迥异于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并非采补自西方近现代美学,而是出自其对清末以来儒家静坐养心法的不断淬沥:从1891年康有为《长兴学记》中的“慎独”与“主静”,到1897年《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中对静养法中“纵其心”途径的标举,再到1899年《惟心》篇中由“纵其心”途径而生的“心境论”或“境界说”,进而到1905年《德育鉴》以“主观”或“静观”作为对儒家静坐养心法的发明和“纵其心”途径的方法论提升,梁启超早期的美学思想萌芽不断生发,最终产生了其在20世纪20年代标举的“趣味主义”美学思想的主要内涵。这一谱系关联表明,梁氏高度强调道德与审美之间的连续性,一反康德的区分性传统,从而使其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家中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