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学习外地经验,加快推进安徽省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安徽省创新办)组成4个调研组,分赴广东省,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天津滨海新区调研自主创新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2月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标志着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合芜蚌示范区")建设进入新阶段。一、《实施方案》出台背景根据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2008年,安徽省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2009  相似文献   

3.
《太原科技》2010,(2):108-108
1月4日.2010年安徽省科技政策法规与技术创新工程座谈会在合肥召开。2010年,安徽省将充分认识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围绕“三个层面、七大新兴产业、五类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依托创新型企业,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不断探索以产业联盟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  相似文献   

4.
《太原科技》2010,(7):108-108
近日。安徽省下达2010年自主创新资金4亿元,专项用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合芜蚌试验区”)创新体系建设。安徽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至2009年合芜蚌试验区跻身自主创新“国家队”以后,安徽省自主创新资金已增至7亿元,其中4亿元用于合芜蚌试验区专项建设,2亿元用于全省技术创新工程试点,1亿元仍固定投人到政府创新投资引导基金中。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安徽、推动转型发展”战略核心,突出提升自主创新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突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改革创新战略平台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3》显示,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  相似文献   

6.
11月25日,科技部致函安徽省政府,原则同意《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方案》,安徽省成为在全国继江苏省之后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的省份,这对推动我省自主创新迈出更大步伐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相似文献   

7.
《太原科技》2010,(9):109-109
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自设立以来,创新思路,积极运作,在推进全省创业投资体系建设中发挥-.f~l导示范作用。一是引导省内外资金进入安徽省创投行业;二是引导各类创投机构投资安徽省科技型企业;三是引导一批创投管理团队服务安徽省自主创新;四是引导合肥、芜湖、蚌埠三市分别设立了市级引导基金。截至2010年7月底,安徽省及合肥芜湖蚌埠三市引导基金已累计出资5.41亿元,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北京两会期间,作为全国第一家设立自主创新试验区的省份,安徽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将安徽省级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升格为国家级自主创新试验区的议案。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同意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参照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并适用与之相关的政策。由来2008年10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推进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动员大会"。此举标志着安徽省力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6月,蚌埠市获批安徽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一年以来,蚌埠市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为主线,以科技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科技金融结合、科技人才引育为抓手,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全市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头20年,安徽省科技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继续贯彻实施科教兴皖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自身规律的区域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安徽省科技总体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主要领域跟住国内先进水平,在有相对优势的部分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加速提高安徽省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2008年,安徽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合芜蚌试验区)。2009年,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皖江城市带)。本文根据安徽省行政区划,结合2014年安徽省专利数据,对合芜蚌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2014年度专利资源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一、全省2014年专利资源整体情况2014年安徽省共申请专利99160件,居全国第6位,同比增长6.2%。其中申请发明专利49960件,居全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05年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纵向看,取得的长足地进步;横向看,在全国的位次较低,并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基于此,可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采取措施以切实提高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省外资讯     
<正>安徽成立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日,安徽省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蚌埠市正式成立,这是蚌埠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又一成果,标志着蚌埠市产学研合作步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多元统计分析的角度,根据2010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经济增长质量模型,对2010年安徽省各地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对安徽省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自主创新;其次,提高人民的收入和保障水平,加强城市化建设;再者,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最后,要加强民生理念.  相似文献   

15.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 《安徽科技》2011,(5):8-10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际,安徽省总结发展经验,理清发展思路,启动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建设,试验区的建设符合经济学的理论要求,需要整合合肥、芜湖、蚌埠三市的优势资源。建议通过“走自主创新工业化道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方法.营造试验区建设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6.
2009年,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安徽省通过大力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自主创新政策,全省技术交易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35.62亿元,同比增长9.64%.  相似文献   

17.
陈泰 《安徽科技》2010,(1):12-14
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是安徽省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加速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自2008年10月份“扬帆起航”以来,试验区创新体制机制,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取得丰硕成果,在省内的带动力强,在国内的影响力大。本刊将从本期开设“自主创新典型巡礼”栏目,重点宣传展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中涌现的鲜活典型和创新经验,不断提升安徽自主创新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18.
《安徽科技》2011,(10):4-5
近年来.安徽省将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主动力。特别是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关于“应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的指示精神,启动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积极探索走安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自主创新逐步成为全省发展大局的一大品牌、一大特色和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9.
刚刚过去的一年,安徽省科技工作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突出推进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三体”建设,在产业、科技、人才、改革四个方面取得一批显著成果,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以及《人民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被褒誉为自主创新“安徽现象”、1月7日,本刊联合安徽电视台和《安徽日报》记者专门就此采访了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徐根应.  相似文献   

20.
万力 《安徽科技》2010,(10):4-5
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来,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试点建设不断推进,国务院批复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