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蕾  肖文科 《科技信息》2011,(19):I0200-I0201
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关照,广告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对语言做出选择的过程。为达到广告的交际目的,宣传鼓动劝服广告受众,广告语言会在语码、语言形式、语体风格、语类和话语策略等方面做出选择,这些选择要顺应广告交际的各种语境因素,包括物理世界、受众的心理世界以及社交世界。本文主要从广告语言的语境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这两方面对广告语言进行例举及分析,希望作为语言顺应理论解释力的补充的同时能指导广告更好地创作。  相似文献   

2.
商业广告语言是商家宣传、推销商品的载体,也是向广告受众展现语言艺术美的窗口。语言顺应理论表明,语言如需复制传播,应顺应认知、情感和文化等语言交际环境。成功商业广告的语言大多能顺应广告受众的认知需求、情感需求和文化需求,从而达到被广告受众接受、模仿、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刘靖 《科技信息》2009,(3):263-263,244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研究语码转换,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性理论,自然语言主要有三个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文从自然语言的顺应性来分析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提出语码转换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是要顺应语言现实(1anguagereality),社会身份(socialidendty))和社会心理(socialment卸三个方面。在交际者众多的交际策略中,语码转换是一个非常有力的策略,交际者应该实现对语言现实。社会身份或者社会心理的顺应,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4.
乔环润 《甘肃科技》2009,25(15):46-48
语码转换是网络会话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以维索而伦的语言顺应性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学者提出的语码转换的顺应对象: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对网络聊天室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了解语码转换与语言顺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关联理论看广告翻译中的语篇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理论,揭示了语码转换的本质.在语码转换的过程中,关联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关联理论对于以实现AIDA功能为目的的广告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语篇重构作为一种对原文的结构和语言形式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动翻译方法,是实现广告功能对等,译出符合译入语市场消费行为和译入语行文习惯的地道译文,从而实现外来广告的当地化,打开市场,促进销售主要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一些流行的汉语广告实例入手,从语用的经济价值的角度分析广告语言中的频频运用语码转换的语用策略的原因。探讨广告语言中的语码转换是由于语用的经济价值的驱使。  相似文献   

7.
朱莉  陈洋洋 《科技信息》2009,(2):100-100
语码转换是英语教学中教师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文章基于语言顺应论对教师语言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旨在阐明教师语码转换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所做的顺应。  相似文献   

8.
陈洋洋 《科技信息》2011,(8):I0146-I0146
语码转换是情境交流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在Verschueren顺应论的基础上,本文对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语码转换现象从教学内容、文化差异、学习者个体差异、教师心理需求这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说明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是对不同层面的自觉及不自觉地顺应。  相似文献   

9.
林昕 《当代地方科技》2012,(17):174-175
教师语码转换是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顺应语言现实,顺应社会规约及顺应心理动机的语言现象。本文以语言顺应论为基本理论框架,从语用学角度对大学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运用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教师语码转换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围城》为语料,对作品中出现的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语码转换是交际者用于实现自己交际目的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策略。语码转换使用过程中体现了对语言使用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的顺应,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语码转换不同的语用功能,例如:填补词汇空缺或语义差异使交际更加方便,避免社会尴尬,作为幽默、讽刺、强调、排除听话人、引用等策略满足交际者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语码转换,是文化的交流,亦是审美观的交流.因不同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经历和思维方式以及语言结构本身的不同,语言之美在译入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损失.为使译文忠实地再现原文魅力,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手段对这些损失进行补偿,如在汉英翻译中采用注释法、增益法、替换法、引申法等进行审美补偿.  相似文献   

12.
语码转换是指操双语者在同一或不同话轮中对两种语言进行交替使用的双语现象或言语行为。语码转换是语言之间发生接触、互动的必然结果。文章以当代高校学生之间日常语码转换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旨在阐述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3.
语码转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被频繁使用。通过语码转换说话人可以避免社交尴尬,体现价值判断,实现身份选择,促进跨文化交际,反映时尚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个人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言语交际中语码转换现象非常普遍。对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更是涵盖了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角度。基于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个人语码转换的深层动机受控于社会规则和话语主体意识等二元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某型飞机无线电高度表检测仪研制为背景,通过采用CPLD器件和VHDL硬件语言,设计实现了一种能替代该无线电高度表检测仪检验组合功能的单双极性码转换电路,并给出了VHDL程序和相应的时序仿真波形。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从社会语言学、句法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和会话分析研究等五种视角,对语码转换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并且讨论了这五种研究方法的贡献和不足,揭示了这一现象对于英语学习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应用开发中要面临许多集中式应用开发中的各种不同问题,如体系结构模型、开发环境和分布式协同处理等,其中分布式计算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RPC和CORBA环境中,分布式代码开发模式与传统的应用开发模式完全不同,从而导致了开发费用的增加.本文中给出了一种旨在减轻RPC应用开发工作的范型,并且通过在RPC过程语言编译器中设计合理的预编译器来支持该开发范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ASP使用VBScript脚本语言结合HTML代码及ODBC数据库完成网站交互应用程序的方法。将该ASP程序放在WEB服务器虚拟目录下(该目录必须有可执行权限),就可以通过WWW的方式访问ASP程序。ASP是一套微软开发的服务器脚本环境,一种使嵌在HTML页面中脚本程序得以运行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应用开发中要面临许多集中式应用开发中的各种没问题,如体系结构模型,开发环境和分布式协同处理等,其中分布式计算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RPC和CORBA环境中,分布式代码开发模式与传统的应用开发模式完全不同,从而导致了开发费用的增加,本文中给出了一种旨在减轻RPC应用开发工作的范型,并且通过在RPC过程语言编器中设计合理的预编译器来支持开发范型。  相似文献   

20.
李萱 《科技信息》2014,(10):220-221,226
With the advancing of Globalization,the language contact among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ly.As the direct outcome of the language contact,code-switching has deeply rooted in people’s daily life as a common phenomenon which has drew great concerns.This paper aims at doing the research based on Chinese popular songs as the corpuses which are collected from the Internet with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studies.First the corpuse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riteria and then with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code switching has been studied through the adaptation to social conventions,linguistic realities and the psychology motivations.As a normal linguistic as well as social phenomenon,code-switching should be treated with strict and resp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