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河南省砂土面积1200万亩(其中砂土耕地857万亩,砂荒地343万亩),占黄淮海平原砂土总面积2550万亩的47%。主要分布于豫东、北黄河各个历史时期泛滥所流经的大溜地带的郑州、开封、商丘、新乡、安阳、周口,濮阳等地市的36个县。河南省平原沙区属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3—15℃,日均≥10℃活动积温4500—5000℃。全年无霜期210—220天。平均年日照总时数为2100—2500小时,日照率55—59%。光合有效辐射量大部地区为57—59千卡/厘米~2。能基本满足一年两熟制的需要。年降水量600—800  相似文献   

2.
谷子(粟)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作物,而捍性强,适应性广,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典型的半干旱型作物。丘陵山区种植较多。河南省旱地农业区土地总面积7、67万km^2,占河南省土地面积的45.9%,其中,耕地面积253万hm^2,占河南省耕地面积的38%。这些地区土壤瘠薄,十年九旱,耕作粗放,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砂土水分物理特性研究和水分调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砂土是我国华北地区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河南省砂土面积1223万亩,占全省低产土壤的38.0%,占黄淮海平原砂土面积的40.1%。河南省沙区地势坦荡,交通便利,雨热同期,光、热、生物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长期以来,由于旱、涝、风、沙、薄等因素制约,生态平衡失控,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农业产量低而不稳。1984-1991年,我们通过对河南省黄泛平原主要砂土部分物理指标、水分运动参数和水分定位的系统测定,研究总结了砂土水分物理特性,分析探讨了沙区水分途径和对策,为沙区综合治理和制定节水保蓄技  相似文献   

4.
<正>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平原,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8%,盐碱地面积5286.8万亩,占全国盐碱地面积的55.7%,人口约二亿多,占全国人口的20%。该地区水热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可一年两季,增产潜力大。但该地区处在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受盐渍化农田生态的控制,历史上就是一个旱涝灾害频繁、土地盐碱化严重的地区,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而不稳、农民收入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5.
<正> 干旱是我国北方地区影响农业高产稳产的最大气象灾害。我省地处北方半湿润易旱区,淮河以北易旱土地面积二亿二千二百多万亩,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8.7%,大部分是我省农业发展潜力较大的山区和中低产地区。从时间上看,我省北、中部一年中常有春旱、初夏旱、伏旱和秋旱发生。春旱期间无透雨持续日数多年平均为58.2天(新乡)、61.4天(辉县)、最长的达72天以上,这样的干旱年份,豫北各县都是不到二年就出现一次;初夏旱一般1—2年出现一  相似文献   

6.
<正> 项城县砂姜黑土面积占总耕地的51.7%,全县十八个乡镇有十五个广泛分布着砂姜黑土。历史上有种植芝麻的习惯,五十年代芝麻面积曾发展到18万亩,目前种植面积仍达8万亩,其中70%以上分布在砂姜黑土区。据35年(1949—1984年)资料统计,砂姜黑土区单产高于潮土区。如本县贾岭乡,砂姜黑土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8.8%,年平均种植芝麻7803亩,比潮土区城郊、南顿、郑郭三乡芝麻面积之和还多,贾岭乡芝麻平均单产25.4公斤,最高45公斤;潮土区三乡平均单产24.3公斤,最高42.5公斤。砂姜黑土易涝易旱,芝麻又是不耐涝作  相似文献   

7.
<正> 河南是个农业大省,平原面积9.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5%,是黄淮海平原的组成部分,共有75个平原县,19个半平原县和部分平原县:拥有全省三分之二的人口和70%的耕地,在我省经济发展和林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我省平原林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建国初期,全省平原地区仅有散生树木2.5亿株、林木覆盖率为1.5%。五十年代,组织豫东人民  相似文献   

8.
<正> 一、近三年全省人工造林、更新成效据1988年第三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全省荒山荒地面积为2400万亩,其中80%面积约2000万亩适宜植树造林,按照《河南省十年造林绿化规划》(1989-1998)和省与市、地鉴定的绿化责任目标统计,我省每年人工造林、更新面积约200万亩(扣除飞播面积)。 (一)林业部对我省人工造林、更新成效核查情况根据《1989-2000年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要求,林业部于1989年、1990年两次对我省25个县上一年度人工造林、更新上报面积进行了抽样核查。  相似文献   

9.
<正> 河南省大豆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在黄淮海平原居于首位,仅次于黑龙江省,占全国第二位。黄淮海平原大豆,大都在夏季冬小麦收获后播种,故称夏大豆。夏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7—49%,优于东北的春大豆,这是因为黄淮海平原的日温差大,大豆生长季节的积温比东北平原高的缘故。我省夏大豆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京广  相似文献   

10.
一、河南省谷子生产的资源优势和条件 谷子(粟)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作物,而捍性强,适应性广,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典型的半干旱型作物.丘陵山区种植较多.河南省旱地农业区土地总面积7.67万km2,占河南省土地面积的45.9%,其中,耕地面积253万hm2,占河南省耕地面积的38%.这些地区土壤瘠薄,十年九旱,耕作粗放,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差,制约了该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但该区光照充足,热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农业资源丰富,谷子生产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正>泰来县是国家确定的20个防沙治沙重点县份之一,境内现有沙地8万hm2,沙漠形态地表面积25万hm2,占全县总幅员面积的63%以上,全县有80%的人生活在沙化的土地之上.  相似文献   

12.
一、河南省节水农业发展现状河南省从20世纪50、60年代就开始了节水农业的研究与应用以来,各项节水灌溉技术得以大力推广,如低压管道输水及喷、微灌等先进的节水技术。至1998年底共发展各类节水灌溉面积343.4hm2,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69.6%,其中田间节水灌溉面积233.3万hm2,占51.84%;工程节水面积80.06万hm2,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17.8%,其中渠道防渗36.4万hm2(占8.08%),管道输水38.73万hm2(8.61%),喷、微灌面积仅4.93万hm2(1.10%)。灌溉水利用率多年徘徊在0.35~0.40之间,与发达国家相比低一倍。旱地节水农业方面,针对河南省旱地农业区旱、…  相似文献   

13.
三江平原的草甸土(俗称黑朽土)占三江平原总土地面积的20%;占耕地面积的39.9%。土质肥沃,养分含量高,增产潜力大。因受自然条件综合影响土壤经常过湿,耕性不良。严重影响作物生育、机械化作业和高产稳产农田的建立。土壤水汽带(非饱和带)的水文现象在水分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本文  相似文献   

14.
一、河南省节水灌溉发展概况 2010年统计资料显示,河南省已发展各类节水灌溉面积153.66万公顷,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29.7%,其中节水工程面积129.99万公顷,其他节水措施面积23.66万公顷。  相似文献   

15.
1:20万道县图区,地跨湘南和广西东部,面积7448.32平方公里,岩溶分布占全区面积的52.6%,其中裸露型占67.42%,覆盖型占30.77%,埋藏型占1.81%。本文着重从区域性条件,探讨其地貌分类和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 郑州市辖六县(市)六区,118个乡镇,耕地469万亩,占土地面积的41.35%。郑州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降雨599.5-707.0mm,日照充足,日较差大,有利于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花生、棉花、红薯、烟草、西瓜等的适宜生长。农业生产露天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常发生的有旱、涝、病虫草、干热风、冰雹等自然灾害。与此同时,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影响,如水土流失、肥力下降、耕地减少、耕作粗  相似文献   

17.
荷兰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部,东邻德国,南与比利时接壤,西面和北面邻着北海,具有典型的海洋气候特征。荷兰又称“尼德兰”,意为“低洼之国”,国土面积4.1万平方公里,约为河南省的1/4,其中有48%是沙土,西部地区均低于海平面。全国人口1500多万,农业人口占4.9%,总耕地面积415万公顷,并有1/4是人工围海造出来的低洼地,其中农业耕地201万公顷,人均土地面  相似文献   

18.
<正> (一) 随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以及其它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把平原绿化推上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我国农村平原最集中的华北平原八省、市,历年来已经建设农田林网的耕地面积达116亿亩,占这个地区耕地总面积的45.7%;农林间作面积476万亩,占适宜间作面积的57.7%;成片造林面积达3277万亩,四旁植树49亿株,林木复盖率由建国初期的2%提高到10.7%。予东平原已有30多个县形成上千万亩点、片、网、带相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平原绿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就整个平原绿化来说,“达标”只是平原绿化的开头。目前平原绿化的主要形式是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主要树种是杨树和泡桐,四旁树主要是杨、榆、槐。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9.
<正> 雄居内乡县北部伏牛山脊背南坡的宝天(山曼)森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33°25′—33°33′,东经111°53′—112°00′,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南北气候交错,地势高差起伏,山体海拔500—1845米,是河南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由国营内乡万沟林场代管。整个林场有16个林区10866.7公顷,其中保护区的核心区有8个林区54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林间平均郁闭度达0.8。根据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国营内乡万沟林场联合考察组1984—1986年的调查,本文对宝天(山曼)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应,作初步的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 最近,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的山区农业建设方针。有关部门在充分论证后,提出了利用亚行贷款在豫西建立经济林基地。该基地的区域范围以崤山、熊耳山和伏牛山北麓的黄土丘陵地带为主,西起三门峡市的灵宝县,东到郑州市的新郑县,北从焦作市的济源和孟县,南达南阳地区的淅川县,共包括七个市(地),三十三个县(市、区),总土地面积8029万亩,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