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介绍近地警告系统原有功能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EGPWS的新增功能,并对其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GPWS、EGPWS和TAWS之间的比较,阐述了近地警告系统的发展历程,并对EGPWS在这一领域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飞机增强型近地警告系统(EGPWS)是确保飞行安全的关键技术,尤其飞机在执行恶劣天气和复杂地形机场的飞行任务时,EGPWS将有效增强飞机在上述机场飞行的安全性。本文介绍了EGPWS工作原理、系统功能,对飞机EGPWS的功能失效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FlightGear的近地警告系统飞行仿真测试环境搭建方法。该测试环境主要由主控系统、飞行仿真系统、视景系统以及机载设备激励系统组成。其中主控系统用于人机接口控制,视景系统用于营造真实的飞行视景环境,飞行仿真系统用于产生近地警告仿真数据源,机载设备激励系统用于仿真数据源与近地警告系统间的数据类型匹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直升机在恶劣视觉和复杂环境下对危险目标和障碍的有效规避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综合视景的近地引导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地形数据库和多源航电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驱动综合视景仿真,在近地阶段提供有效的危险地形及障碍告警显示和飞行引导信息提示。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技术能够直观展示前向综合态势,为飞行员提供直观的环境威胁感知和安全引导信息,大幅降低飞行操作负荷。  相似文献   

5.
王海斌 《科技资讯》2009,(33):119-119
GPWS(近地警告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是为了提高航空公司维修GPWS效率而开发的一套软件系统。本文将关系数据库技术与传统的专家系统产生式推理规则相结合,利用VisualBasic丰富的控制技术实现推理的GPWS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影响近地光谱数据采集质量关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近地高光谱数据采集的实践经验,利用光谱测试原理与实验数据分析了影响近地高光谱数据采集质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光谱测试时间、测试高度、测试位置的选择及其标准白板的标定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此提高光谱数据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7.
探空火箭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空火箭是临近空间唯一的实地探测工具,是中高层大气立体剖面探测和微重力科学实验的有效手段和新型有效载荷及其新技术、新器件、新材料的验证平台,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空间天气预报、中高层大气研究、临近空间环境研究、微重力条件下的材料加工、高空生物学研究、地球资源勘探等诸多领域,具有其他飞行器不可替代的优点和作用。本文综述了探空火箭的科学地位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各个国家的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探空火箭在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的研究与使用状况,分析和总结了火箭探空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发展中国火箭探空技术的建议:组织火箭探空发射活动,开展中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的直接探测,进行空间有效载荷和元器件的短期飞行试验,微重力试验和空间生命科学试验,以及空间飞行试验。为中国空间科学探测技术的发展提供经济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提出在地形等高线航图基础上构造民航管制雷达地形图,相比马赛克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度,运用该技术实现了实时动态飞行航路剖面显示,让民航管制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飞行动态,从而有效地避免飞行撞地事故。  相似文献   

9.
基于监视数据修正的航空器飞行轨迹推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飞行轨迹推算是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传统飞行轨迹推算方法基础上,针对航空器飞行路径的不确定性,构造了基于监视数据动态修正的航空器飞行轨迹推算模型。该模型综合航空器飞行性能和飞行计划、实时监视信息对航空器飞行轨迹、姿态进行推算。利用真实飞行轨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推算的位置、高度信息更接近实际轨迹,并且符合实际飞行原则和空域使用规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的空气动力学模型在四维飞行轨迹预测上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基因表达式编程(GEP)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历史飞行时间数据找出飞行位置、高度和过固定点时间的函数对应关系,预测下次飞行过每个固定点的高度和时间,对全程采样固定点的预测实现完整的四维轨迹预测.仿真试验验证了该预测模型更为理想,更加符合实际情形.  相似文献   

11.
采用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TM4C123GH6PM单片机作为四旋翼飞行控制系统和光流数据处理的核心单元,将九轴传感器MPU9250的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磁力计经姿态解算后的角度数据作为飞行控制系统的飞行姿态反馈,超声波传感器所测量的高度数据作为飞行高度反馈,优象光流传感器所输出的位置数据作为位置反馈,设计了一款新型四旋翼飞行器.实验结果表明,该四旋翼飞行器自主导航系统可以实现室内自稳、定高和定点飞行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无人机在运输方面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设计并实现一种能自主循迹、取物并运输至目标点的四旋翼飞行器。通过对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原理的分析,使用超声波传感器获取飞行器实时高度,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时判断飞行器位置,并用PID( 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 控制器控制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和自身姿态,实现了四旋翼飞行器的自主循迹飞行和物体识别,以及驱动机械手完成对目标物体的抓取与投放。测试结果表明,飞行器可在1 m 高度上以20 cm/s 的速度沿预设轨迹自主循迹飞行,能在50 s 内识别与抓取底面半径为4 cm、高度为8 cm 的圆柱形物体,并投放在以目标点为圆心半径为25 cm 的范围内,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该文提出一种面向空中交通管理的飞行全过程快速4-D航迹预测方法。以导航数据库和飞行计划为基础,对从起飞跑道至降落跑道的飞行全过程进行仿真预测。采用质点模型以保证预测速度;设计了终端区非精确定义航段之间的过渡轨迹保证结果完整性,考虑终端区高度及速度限制以保证结果真实性;基于WGS-84地理坐标系统进行航迹空间结构计算以保证结果准确度。仿真了北京首都机场至上海虹桥机场的飞行实例,并通过和实际飞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飞行程序设计中,人工画图、手动计算限制了飞行程序设计工作向计算机化和三维呈现方向的发展.起飞离场是整个飞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的保护区与机场周边障碍物的高度、导航台的位置等都息息相关,是实现整个飞行程序计算机化和三维呈现的重要节点.本文就标准仪表离场程序SID这一特定程序结构展开研究,将空间表达方法、三维空间内的建模技术与离场保护区绘制规则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直线离场保护区三维模型,为离场保护区的三维呈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民用飞机结冰探测器安装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献林  王大伟 《科技信息》2011,(22):I0394-I0395
本文从结冰探测器安装位置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结冰探测器安装位置要求和相应的分析方法。采用欧拉方法对某型飞机的结冰探测器安装位置进行了校核,通过三维流场和水滴撞击特性分析,得到机头部位的LWC分布,定义了水滴遮蔽区,对比了探头高度与水滴遮蔽高度,结果表明各飞行状态下过冷水滴能够撞击到结冰探测器探头上;对比了飞机在正负极限攻角下的结冰探测器和大气数据传感器流线,表明结冰探测器与大气传感器不会发生气动干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飞行程序设计人员可以直接利用数字方式获取使用机场空域内的障碍物位置和高程信息。飞行程序设计已逐步从手工设计阶段过渡到自动化实现阶段。飞行程序设计关注进离场程序、进近程序设计,其中进近程序的复飞航段是飞行过程中最重要的航段,其设计受障碍物分布、高度、导航台位置等诸多因素限制。基于DOC8168文件要求,结合传统复飞程序设计流程,对复飞程序的直线航段、转弯航段以及保护区的设计进行研究,明确了复飞程序设计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复飞点、复飞爬升点和复飞转弯点的选择以及航迹航向和爬升梯度的确定。利用Arc GIS软件同时结合飞行程序设计流程,运用空间数据处理、编辑和空间分析组件,提出一种复飞航迹自动生成算法。该算法将最优复飞航迹、复飞程序保护区、风螺旋线、直线保护区与转弯保护区的衔接部分等绘制功能实现,且符合飞行程序设计规则要求,同时实现了飞行程序设计流程自动生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康懿 《科技资讯》2008,(30):10-10
随着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的广泛使用,针对其自动管理的问题,本文讨论了它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UIBE_GVC index数据库和中国产业层面出口退税率数据,考察全球价值链位置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及出口退税在全球价值链位置影响创新过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位置与制造业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位置的上升显著激励制造业的创新活动,当全球价值链位置达到一定高度时,负向影响制造业创新;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仍然稳健;出口退税在全球价值链位置影响制造业创新过程中发挥门槛效应,当出口退税跨越门槛后,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对制造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9.
近地飞行的地效翼船设计着重解决两个问题,即地效翼船着水砰击下水动力作用和在此基础上地效翼船的结构响应分析,同时将数值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艇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验证直升机自转飞行的最大过载系数,首先从直升机最大过载系数理论估算模型入手,分析最大过载系数的关键影响因素;其次,通过对模拟自转下滑和俯冲拉起试飞方法的研究,确定自转情况俯冲拉起的初始试验高度、自转进入速度以及纵向重心位置;最后,提出了一种自转情况俯冲拉起试飞方法并经飞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验证直升机自转飞行的最大过载能力;获取的过载系数随拉杆量、旋翼转速的变化关系曲线与理论分析吻合.这对试飞工程师和试飞员理论、驾驶技术培训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