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与全国和周边邻省相比,江西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江西省应抓住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和支持,以重点行业的发展为龙头,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2.
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进行分析,得到第三产业增长指数在不同时期的聚类结果,分析第三产业发展所受到国内外环境影响与阶段划分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第三产业相关政策制定与发展态势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SSM的江西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计算2000-2008年各地市及其3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的结构份额分量和竞争力份额分量,根据各地市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比较分析,探讨江西省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研究表明:①江西省11个地市中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和南昌市的产业结构优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新余市和鹰潭市的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突出.②江西省区域经济增长中起推动作用的主要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待提高和加强,各地市3次产业竞争力的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鲍晨 《科技资讯》2012,(24):238+240-238,24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鄂尔多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煤炭资源为依托,延伸煤炭产业链,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多元化经济不断发展完善,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是区域的"资源转换器",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德城区、曲阜市分别位于山东省的西北、西南部,两地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都具备优势,但均属欠发达县域,未来迫切需要改革发展.通过区位商法、偏移-份额法对两地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发现:德城区第三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带动作用明显;曲阜市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太弱,与其资源品质不符.因此,德城区要着力提升第一产业的竞争力,培育第二产业新的增长点,以打造鲁西北、冀东南区域服务中心为目标,做大做强第三产业;曲阜市要积极发展高科技农业,升级第二产业的科技水平,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6.
第三产业兴旺发达的程度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化生产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城市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作者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个经济发达城市以及无锡、苏州、宁波、南京等4个周边城市,与杭州共9个城市的第三产业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以更清晰地反映本市的现状,从中寻找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供领导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技术,利用区位商、偏离-份额分析、主成分分析、极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等方法对河南省126个县(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探讨了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1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2007-2011年,河南省第三产业中住宿和餐饮业为优势部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教育行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经济增长快且发展前景较好是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与全国同时期产业相比,河南省第三产业总体来说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特别是金融业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领头羊;(3)河南省第三产业区域发展差异显著,以郑州为核心的经济中心高于周边地区,市辖区发展优于周边县(市),中部地区优于南部和东部,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最后对综合评估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促进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第三产业发展途径的探讨林林科技第三产业又称智力型第三产业,是指以脑力劳动为主要形式,以知识技能和知识产品为主耍服务手段,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主要目标的第三产业,一般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行业。是第三产业中层次较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行机制也由福利型转换为公益型第三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就业比重的变化趋势、就业吸纳弹性、结构偏离度的考察和分析,以此来研究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但是,其就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第三产业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对福建省1952年~2012年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将其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并利用时间序列研究了福建省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运用计量经济学有关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出了福建省的经济主要还是依靠第一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和其他东部沿海省份差距比较大,制约了福建省的发展,并依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实现经济顺利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第三产业的概念,探讨了加强发展第三产业的必然性,分析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提高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市1990—2010年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第三产业GDP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为样本,考察第三产业发展对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这3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且第三产业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单向Granger因,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加大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家倡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影响下,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大好形势,做为体育也以新兴的第三产业,展现一派生机勃勃发展的大好势头,在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本文仅就体育第三产业发展的几个特点,谈一点粗浅看法,以期与同志们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1997年为基期,2001年为末期,对重庆市第三产业十个行业进行偏离一份额分析,分析表明重庆直辖后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且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较大,第三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有些部门的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应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6.
殷群 《华东科技》1998,(2):10-12
纵观全球高科技产业建设情况,无论是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业开发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高科技产业开发区,还是我国建设的高科技产业开发区;无论是高新区的启动阶段、加速发展阶段,还是完善阶段,均需要科技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支撑。问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社会需求,又为科技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一、科技第三产业的概念及其内涵 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科技第三产业概念的权威表述。笔者认为,科技第三产业的概念可以定义为:以智力劳动  相似文献   

17.
通过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对山东省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第一产业的发展具有双向影响的关系,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显著于第一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因此,山东应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第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对江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分析江西省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论证了江西省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针对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江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以促进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达到为江西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江西省各社会阶层的普通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各阶层居民的体育健身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试图分析各社会阶层居民健身现状的特点和差异,提出江西省各阶层居民体育健身事业发展的建议,旨在促进江西省全民健身事业的科学、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需要第三产业尤其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作为支撑,反过来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促使城市档次的进一步提升,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