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科学》2004,22(5):F003-F003
我国钾肥施用严重不足,土壤钾素供给能力逐年下降,钾肥需求日益增加。由于钾盐资源短缺,国内钾肥80%需要进口,并且这些钾肥还存在诸多的产品缺陷。然而,我国却分布着大量低品位非水溶性钾矿资源尚未利用,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并实现产业化,是解决我国钾肥工业发展,农用钾肥有效施用等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钾是肥料三要素之一。钾肥生产的途径主要有:(一)从可溶性钾盐矿或盐湖提取氯化钾;(二)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钾;(三)从不溶性钾矿(主要是钟长石和明矾石)生产钾肥。钾长石由于分布广,资源多,矿石中含钾量相对地较高,加工方法较简易,是用以生产钾肥的一个重要方面。钾长石是含钾的硅酸盐矿石,纯矿物的分子式为K_2O·Al_2O_3·6SiO_2,含氧化钾K_2O 16.9%,含氧化铝Al_2O_3 36.7%。实际矿物中有部分氧化钾被氧化钠代替。从钾长石生产钾肥的方法可归纳为热法(枸溶性的钾钙肥、钙镁钾肥和硅镁钾肥)和酸法。利用酸法分解生产磷钾复肥的基本原则,是在磷矿和硫酸制造过磷酸钙的过程中,添加钾长石为配料,使过程中含氟磷矿分解生成的氢氟酸破坏钾长石的硅酸盐结构而使钾长石的氧化钾释放出来,与硫酸作用(分解出的铝也和硫酸作用),同时生成主要为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非可溶性钾矿提钾工艺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供青海省非可溶性钾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数据,对氯化钠、氯化钙熔融钾长石的提钾过程进行了不同溶剂、熔融温度以及重量配比等影响条件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溶剂其最佳反应条件不同,最佳熔融温度氯化钙为850℃、氯化钠为1 000℃,氯化钠、氯化钙与钾长石的最佳重量比分别为1.5和1.9。  相似文献   

4.
前言我国的钾长石资源极为丰富,分布广,质量高。我省洛南县灵口地区伸长石矿氧化钾含量之高,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的。随着我国氮磷肥施肥量的不断提高,农业上对钾肥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按我国目前粮食产量计,每年大约要从土壤中带走两千万吨标准钾肥。到1985年每年从土壤中带走标准钾肥可达四、五千万吨以上,如不及时补充钾肥,土壤中就会出现缺钾现象,尤其在南方和复种指数高的地区更为突出。因此,积极开展对钾肥的研究并大力发展钾肥工业,对支援农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拥有丰富的海卤水资源(如海水、盐湖卤水、地下井卤及油气田卤水),在西部4省区分布了1000多个、总面积近5万km~2的盐湖,卤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钠、钾、镁、锂、硼、溴、铷、铯、锶、铀等资源,可广泛应用于钾肥、制药、玻璃、陶瓷、电子、国防等领域,是我国西部主要的优势资源,也是我国战略资源.青海柴达木盆地被誉为"盐的世界",无机盐储量达3,780亿t,其中氯化钾4.4亿t,占我国已探明钾矿总储量的97%,锂盐储量  相似文献   

6.
在KCl的浮选生产过程中捕收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恰当、适量的捕收剂进行生产,可以获得最佳的KCl浮选收率,从而提高钾矿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概述了KCl浮选生产中所用捕收剂的种类及其作用原理,介绍了常用捕收剂的研究现状,并对各种不利生产条件下新型捕收剂的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积极开发适合低品位钾矿及低温正浮选生产的新型捕收剂,对实现钾矿资源的高效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钾盐资源极为紧缺,钾肥生产不足,要满足我国对钾盐日益增长的要求,必须从长远出发,拓宽我国找钾新思路,扩大找钾范围,充分发挥和利用全球钾资源来解决国内钾肥短缺的问题。着重介绍博茨瓦纳东北部马卡迪卡迪盐湖盆地的钾盐的成矿地质特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利用焙烧法生产可溶性钾肥,对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体系的热分解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富氧化钙区域内,CaO-SiO2、CaO-Al2O3和SiO2-Al2O33个二元体系及CaO-SiO2-Al2O3三元体系的热分解固相反应将优先生成2CaO·SiO2、2CaO·Al2O3·SiO2,并且随着氧化钙组分的增加,反应产物最终向2CaO·SiO2和3CaO·Al2O3转化.根据这种趋势得出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热分解体系最佳的物料(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摩尔配比为1∶1∶14,并对此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钾钙肥,是一种制造工艺简便,生产成本低廉的钾素肥料。钾钙肥含有氧化钾成份4%左右,好的可以达到5%,并含有氧化钙30~38%,二氧化硅25~30%,氧化镁2~4%,以及其它多种微量元素,pH12,是一种碱性肥料。推广施用钾钙肥,对合理利用钾矿资源,增加钾肥给源和钾肥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的逐步增多,耕作制度的改革,复种指数的提高,单位产量的增长,我县许多地区的土壤和有机质肥料所提供的钾素,已不能满足农作物进一步高产稳产的需要,与进一步对农作物实行氮、磷、钾肥料要很好地配合使用的施肥原则相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钾肥长期依靠进口、生产落后的状况,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基本确定了熔盐浸取法从钾长石中提钾的工艺流程,并利用平行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出最佳助剂,最终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扩大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钾肥长期依靠进口、生产落后的状况,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基本确定了熔盐浸取法从钾长石中提钾的工艺流程,并利用平行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出最佳助剂,最终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扩大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冻融循环制备天然水溶性甲壳素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冻融循环处理制备甲壳素均相溶液,在温和的均相条件下脱乙酰化制备了不同脱乙酰度的天然水溶性甲壳素,并测定了样品的水溶性和脱乙酰度.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样品的结晶指数和氢键相互作用与样品水溶性和脱乙酰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样品的水溶性与结晶结构和结晶度关系密切;样品与商品壳聚糖没有本质差异,是一种真正的天然水溶性甲壳素.  相似文献   

13.
钾矿粉肥是利用含钾的粉砂岩经过磨细而制成的一种钾肥。它能就地取材,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金华地区贫下中农创制的一种土化肥。为了明确钾矿粉的肥效,金华县农科所在小麦上进行了肥效试验,现将结果简述于下:一、试验情况:试验地土壤系冲积性砂壤土。耕层土壤含有机质2.02%,全氮0.10%,全磷0.10%,全钾3.6%;速效氮0.0068%,速效磷14.2ppm,每100克士含速效钾9.0毫克;土壤的酸碱度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个严重缺钾的国家,安徽省钾长石矿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易采易选,是非金属矿产资源之一,但尚未很好开发利用.国内外钾长石提钾工艺非常成熟,但还存在不足之处,现以宁国钾长石矿为主要原料,采用共烧结工艺提钾,研究钾长石共烧结温度、时间及添加剂CaCl2用量对钾溶出率的影响,从而确定共烧结工艺的最佳参数,即m(CaCl2)∶m(钾长石矿)≥0.809∶1,时间≥30 min,温度≥800 ℃,钾长石中K2O溶出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5.
为克服蒿甲醚水溶性差,体内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将其进行纳米包装.利用初生态微晶法,选用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的明胶作为壁材,制备出了蒿甲醚纳米胶囊.电镜结果表明:纳米胶囊为分散均匀的球形纳米粒子.纳米胶囊的制备增强了蒿甲醚的水溶性.一定程度上拓展蒿甲醚临床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省沙县天然钾长石矿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13X沸石分子筛,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DTG-TG)以及静态水吸附法等手段对影响分子筛的合成工艺和产物性能等因素展开详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钾长石)∶m(无水碳酸钠)=1.4,800℃焙烧时,钾长石矿的分解最充分;其中钠硅比、水碱比是影响分子筛合成的重要工艺参数;所合成产物的吸附量达到国家化学工业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一种钾长石矿物作了其选频释光图谱的研究分析.在BG2003光释光谱仪上选择不同的激发光源对钾长石样品进行激发,获得了钾长石的释光图谱.通过对这种钾长石的研究,发现矿物随辐射剂量增加响应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可以用来做释光测年的矿物.这种钾长石的测年上限大约是84万年.它的光晒退实验指出利用这种钾长石矿物测年时要考虑光晒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钾矿粉肥     
根据省第三地质队调查,巨县杜泽地区,含钾粉沙岩资源很丰富。这种钾矿含氧化钾10%,二氧化硅55%左右,三氧化二铁12%左右,三氧化二铝13%左右,氧化钙5%左右。为了充分发挥钾矿粉的作用,促进业增产,巨县杜泽区、社党委,组织了杜泽煤灰厂、供销社、手工业部门、农技站等单位,组成钾钙肥试制小组,开展钾矿的利用,在地区工种所帮助下,首先用石煤试烧钾钙肥获得成功。经在水稻田间试验,取得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合成纳米锰钾矿去除模拟废水中Cd(Ⅱ),研究不同去除反应条件对废水中镉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纳米锰钾矿对水溶液中Cd2+的去除平衡时间约为2h;在Cd2+质量浓度为50mg·L-1、溶液初始pH=6.50、反应温度25℃、处理剂粒径96~120μm、每升模拟废水中投加2g合成纳米锰钾矿时,平衡后Cd2+去除率为90.6%.当Cd2+质量浓度不高于300 mg·L-1时,吸附等温线近似符合Langmuir模型,合成纳米锰钾矿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20.5mg·g-1.纳米锰钾矿对于Cd2+的去除是表面配位吸附、静电吸附、离子交换三种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钾长石是一种富含钾的架状硅酸盐矿物,其因化学稳定性高,熔融液粘度高,熔融间隔时间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玻璃和陶瓷行业。尽管我国的含钾岩石储量极为丰富,但钾盐资源却是我国最为紧缺的两种非金属产品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钾长石的工业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鉴于此,该文对钾长石的特征,物质组成、成分检测及工业用途进行了综合评述且旨在探究钾长石的重要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