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转Bt 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推广利用与棉铃虫抗性的治理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张天真  唐灿明 《科学通报》2000,45(2):119-127
我国现有3类转Bt基因抗虫棉种质材料:94-24,中心94和R19,它地棉铃虫初孵幼虫都表现出显著的抗虫性,用它们作亲本材料都已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的品种或杂交种,这三类抗虫棉在不同生育期抗虫性表现程度不同,苗期(10片主茎叶以下)吉处发孵死亡率一般达100%,生育后期抗虫性则有所下降,Bt基因转发方棉花后能稳定遗传给后代,不同世代的抗虫性表现基本一致,通过室内汰选,烟芽夜蛾等害虫很容易对Bt杀虫  相似文献   

2.
用微卫星标记定位一个未知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条锈病抗生鉴定和遗传分析表明,小麦品系R55携带一个显性抗条锈病基因;用微卫星标记和F3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研究表明,该抗条锈病基因们于小麦1B染色体短臂上,与微卫星分子标记WMS11-193bp,WMS18-184bp紧密连锁,遗传距离均为1.9cM;据抗源的系谱、亲本抗性及基因位点分析,该基因来源于圆锥小麦,不同于已知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以PCR为基础的微卫星标记可方便地用于小麦育种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3.
转双基因抗虫烟草延缓棉铃虫抗性的作用评价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用转单(Bt),双(Bt+CpTI)基因抗虫烟草按平均校正死亡率约60%汰选棉铃虫18代,棉铃虫对CryAc型Bt杀虫蛋白的抗性指数分别增长为13.1,3.02倍,其中转单基因烟草汰选的种群在两种抗虫烟草上的死亡率显著降低,而转双基因烟草汰选的种群与对照种群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染色体重排引起转基因双价抗虫棉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旺珍  张天真  朱协飞  袁小玲 《科学通报》2000,45(19):2086-2090
在我国自己培育的转Bt+CpTI双价抗虫棉T4纯合后代中获得了一株畸形突变株,它的株型小,雌雄不育,减数分裂也不正常,细胞学研究表明抗虫突变株发生染色体变异导致形态变异,抗虫性分析和PCR检测结果均揭示出,该突变的发生不影响希虫蛋白基因的正常表达,Southern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该突变株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缺失或外源基因插入位点转移,在纯合的转基因后代中,染色体结构再发生重排的现象还不多见。  相似文献   

5.
表达cryIA/gna双价抗虫基因烟草兼抗棉铃虫和蚜虫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志斌  郭三堆 《科学通报》1999,44(19):2068-2075
利用人工合成的、密码子优化后的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与人工合成的CFM cryIA构建了双价抗虫基因植物高效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获得28株卡那酶素抗性植株,经PCR及Southern印迹检测,证实了双价抗虫基因在烟草基因组中的整合,转基因烟草杀棉铃虫试验表明,40%转基因烟草植株对棉铃虫具有高抗性;Bt杀虫蛋白ELISA检测获得与虫试较一致结果,抗虫性较强株K11号CryI  相似文献   

6.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的精细定位及其共分离分子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明  周永力 《科学通报》2000,45(10):1067-1071
利用Xa-4的近等基因系IR24和IRBB4构建F2群体,通过抗性鉴定筛选出感病植株,利用水稻高密度图谱上的分子标记和候选抗病基因片段进行分析,构建了抗白叶枯病基因Xa-4的遗传图谱,并获得了与Xa-4共分离的分子标记RS13。构建的遗传图谱还包含另外5个紧密边锁的分子标记,其中 1个是PCR标记,4个是国际通用的水稻高密度图谱上的RFLP标记。为图位克隆Xa-4打下的基础,也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  相似文献   

7.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的精细定位及其共分离分子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Xa-4的近等基因系IR24和IRBB4构建F_2群体,通过抗性鉴定筛选出感病植株,利用水稻高密度图谱上的分子标记和候选抗病基因片段进行分析,构建了抗白叶枯病基因Xa-4的遗传图谱,并获得了与 Xa-4共分离的分子标记 RS13.构建的遗传图谱还包含另外5个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其中1个是PCR标记,4个是国际通用的水稻高密度图谱上的RFLP标记.为图位克隆Xa-4打下了基础,也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有效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其他寄主作物能成为Bt感性棉铃虫的庇护所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声江  陈晓峰  李典谟  张惠珍 《科学通报》2001,46(13):1101-1104
害虫的抗药性是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微生物杀虫剂及转Bt基因抗虫作物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潜在的巨大生态风险,建立庇护所、提供敏感种群是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在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过程中采取的主要的抗性防治措施;而国内转Bt基因抗虫棉在田间多与其他作物套种,没有建立专门的庇护所。应用PCR指纹谱方法,检测了棉铃虫不同寄主种群的遗传差异,分析了棉铃虫不同寄主植物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情况。结果表明,在田间棉铃虫的不同寄主种群中,Bt棉种群与普通棉花、玉米、蓖麻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而与芝麻、花生种群间交流存在一定障碍,彼此个体间不能进行随机交配,说明除普通棉花外、玉米、蓖麻能作为庇护所,防止棉铃虫对转Bt抗虫棉的抗性、而芝麻和花生不适于作为庇护所在田间与转基因棉花套种。  相似文献   

9.
用低能氩离子束介导将水稻几丁质酶基因导入小麦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吴丽芳  李红  冯慧云  吴李君  余增亮 《科学通报》2000,45(21):2316-2321
用低能氩离子束介导将构建的pCAMBIA1308质粒载体上携带的几丁质酶基因(RCH8)导入3个小麦栽培品种扬麦158,皖9210,皖麦32号的成熟胚细胞,来自成熟胚的初生愈伤组织转Hm浓度为10-20mg/L潮霉素(hygromycin,Hm)的培养的筛选培养,获得的抗性伤组织转入Hm浓度为10-20mg/L的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3个小麦品种都获得了再生植株,再生苗PCR和PCR-Southe  相似文献   

10.
猪FSHβ及ESR合并基因型对猪产仔数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和促卵泡素β亚基(FSHβ)基因对猪产仔数具有显著的影响,分析了这两个基因座的合并基因型对母猪产仔数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ESR基因与FSHβ基因在商业猪种中均为控制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但是它们对产仔数的主效基因,但是它们对产仔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场间和品种间差异。这两个基因座的合并基因型BBBB母猪比ABAA母猪总产仔数平均每胎多1.85~3.01头,产活仔数平均每胎多2.0  相似文献   

11.
DREB转录因子在提高植物抗逆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114,自引:3,他引:111  
拟南芥rd29A基因编码一种与LEA蛋白相似的亲水性很强的蛋白,该基因的表达受干旱、高盐及低温的诱导、rd29A基因启动子区域中的有两个与上述环境胁迫应答有关的DRE顺式作用元件,利用rd29A基因启动子的DRE顺式作用元件和酵母One-Hybrid方法,两类与DRE元件特异结合,在低温或干旱、调卤胁迫条件下调控报道基因表达的南芥DREB转录因子被克隆及鉴定,分别定名为DREB1A ̄C和DREB2  相似文献   

12.
TMV-RNA 非翻译区对外源基因在整体植物中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US基因及TMV-RNA非翻译区序列构建了4种GU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即pBG437,pBG438,pBG440和pBG440△NOS。在这4种表达载体中带双增强子的35S启动子的下游分别由GUS-NOS,Ω-GUS-NOS,Ω-GUS-3’UTR-NOS和Ω-GUS-3’UTR组成4个不同的表达框架。转基因烟草GUS活性检测表明,转PBG440植株的GUS活性是转pBG437的5倍,是转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MHCⅡ类基因转录活化因子对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分子表达的影响,用RT-PCR方法从Raji细胞中克隆到CⅡTA基因cDNA5’端片段,构建成CⅡTA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Ⅱ,基因转移HLAⅡ类分子诱导型表达的HeLa细胞,IFN-γ诱导,发现稳定转染pcDNA-Ⅱ的细胞中HLA-DR,DP和DQ的表达均较转pcDNA3空载体的细胞有显著下降,而HLA I类分子的表达不受影响。实验  相似文献   

14.
对一套小麦-长穗偃麦草二体代换系进行了条锈病抗性鉴定,抗性遗传和生化分析,结果表明,长穗偃麦草携带有新的抗小麦条锈病基因,位于3E染色体上,在小麦背景中呈显性遗传,暂定名为YrE,长穗偃麦草编码的酯酶-5结构基因位于3E染色体上,暂命名为Est-E5.F2群体分析发现Est-E5与抗病基因YrE呈共分离,表明Est-E5是检测3E染色体及其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较理想的生化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15.
水稻耐盐性QTL的定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利用已建成的1个以籼稻窄叶青8号(ZYQ8)和粳稻京系17(JX17)为亲本的DH群体及其高密度分子连锁图谱,在水稻生长的幼苗期,用高浓度的NaCl胁迫处理ZJDH群体,以各株系存活时间为指标,得到1组耐盐性数据。然后分别用MAPMAKER/QTL1.1和PLABQTL1.0软件分析,结果表明MAPMAKER/QTL1.1和PLABQTL-SIM均将耐盐主效基因Std定位于第1染色体的RG612和  相似文献   

16.
大豆花叶病毒抗性基因Rsa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豆花叶病毒病危害严重,世界大豆产区的均有发生,以广谱抗源材料科丰1号为母本,感病品种南农1138-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针对南方强毒株系Sa进行了抗病性遗传学分析。通过接种鉴定亲本,F1,F2和F3代的抗性表现,X^2测验结果表明,对Sa的抗性是由单显性基因Rsa决定的采用BSA法,利用RAPD技术在抗感染池间寻找多态性标记。  相似文献   

17.
猪leptin受体基因OBR的表达检测与部分片段克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湘  戴茹娟  李宁  吴常信 《科学通报》2000,45(17):1845-1852
采用RT-PCR和Northern杂交的方法分析了猪leptin受体OBR基因在11种组织和器官(心肌、肺、肝、脾、肾、肌肉、卵巢、脂肪、大脑、垂体、下丘脑)中的表达分布,结果表明OBR基因在11种组织和器官中都有表达,其中在肺、肝和下丘脑的表达高于其他组织。Northern杂交分析结果显示,编码长细胞内区的长片段表达形式只在下丘脑组织中表达,而已有证据表明只有编码长细胞内区的长片段表达形式才具有  相似文献   

18.
玉米自交系P9-10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N6培养基中添加10^-4mol.L^-1AgNO3可促进玉米P9-10自交系幼胚诱导产生I型胚性愈伤组织,把这些胚性愈伤组织经高渗处理后作为受体,用基因枪转化含Bt基因的pMG6质粒,通过选择压递增式筛选,得到了14个抗性克隆。抗性克隆3种不同的培养基中共诱导出10个胚状体,经分化得到10个再生植株累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实有8个再生植株的基因组中整合有Bt基因。ELISA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Bt杀虫基因在转基因双价抗虫棉中的整合与遗传稳定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夏兰芹  郭三堆 《科学通报》2001,46(7):565-568
Bt抗虫棉中Bt杀虫基因的表达与遗传稳定性对抗虫棉的品种培育和商品化生产至关重要,利用转基因双价抗虫棉R3,R4及R5材料基因组DNA,然后采用GFMCryIA基因的PstI酶切片段做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研究Bt杀虫基因在双抗抗虫棉虫棉所19材料基因中的整合、拷贝数及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和阳性对照经HindⅢ酶切,Southernblot均出现了约4.7kb的杀虫基因阳性带,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证实了杀虫基因在棉花基因组中的整合及其完整性,利用在杀早基因中只有一个酶切位点的XhoI酶切后,阳性对照出现了预期大小的17.7kb的阳性带,而双价转基因抗虫棉R3,R4及R5材料均出现了分别为约17.7,8.0,5.5和4.7kb的4条阳性带,初步认为,外源Bt杀虫基因在双价抗虫棉中棉所19材料基因组中至少有4个拷贝,这4个拷贝中很可能有一个以上能够稳定遗传和表达,该研究结果为以后的双价抗虫棉品种培育及商品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MHCⅡ类基因转录活化因子(CⅡTA)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分子表达的影响,用RT-PCR方法从Raji细胞中克隆到C Ⅱ TA基因cDNA 5'端片段,构建成CⅡTA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 pcDNA-Ⅱ,基因转移 HLA Ⅱ类分子诱导型表达的 HeLa细胞.经 IFN-γ诱导,发现稳定转染pcDNA-Ⅱ的细胞中HLA-DR,DP和DQ的表达均较转pcDNA3空载体的细胞有显著下降,而 HLAⅠ类分子的表达不受影响.实验证明 CⅡ TA反义 RNA对 HLA Ⅱ类分子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开展低免疫原性的细胞移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