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徐广智 《科学通报》1982,27(12):767-767
我们用AEI MS-50质谱仪和DS-30数据系统,考察了十四种咔唑衍生物 N—R(R=H、CH_3、C_2H_3、C_3H_7、C_4H_9、C_2H_(11)、C_6H_(13)、C_7H_(15)、CH_2CH_2Cl、CH_2CH_2Br、CH(CH_3)_2、CH_2C_6H_5、CH=CH_2、CH_2—CH=CH_2)的高、低分辨质谱和亚稳跃迁过程,结果表明:(1)这些化合物都呈现一定强度的分子离子峰,其相对强度随R链增长而衰减。(2)当R为C_nH_(2n 1)(n>1)时,质谱有近乎相同的碎片离子,都有由分子离子峰经α-断裂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阎鹏飞 《科学通报》1990,35(20):1553-1553
桥联双环戊二烯基稀土化合物的合成已有不少报道。但双碳桥联双环戊二烯基稀土化合物至今未见任何报道。我们以(CH_3)_4C_2(C_5H_4MgCl)_2·4THF(Ⅰ)与无水三氯化稀土反应,通过控制两者的比例合成了两类双碳桥联二环戊二烯基稀土氯化物,(CH_3)_4C_2(C_5H_4)_2LnCl_2·Mg_2Cl_3·nTHF(Ⅱ)和(CH_3)_4C_2(C_5H_4LnCl_2·MgCl_2)_2·nTHF(Ⅲ),并对这两类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证实了这两类化合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一种有机新晶体——GO单晶的生长、结构及光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孟凯 《科学通报》1988,33(1):13-13
NH_2CH_2COOH是一种较活泼的有机化合物。据报道,它可以与H_2SO_4,H_2BeF_4,AgNO_3,HNO_3,CaCl_3等化合物形成单晶。最近,我们首次发现NH_2CH_2COOH还可以与H_2C_2O_4化合形成一种新化合物——甘氨酸草酸盐(分子式为NH_2CH_2COOOH·H_2C_2O_4,简称GO)。GO单晶的培育及其性能在文献中均未见报道.本文简要报道了这种有机新晶体的生长、结构及其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李文华 《科学通报》1981,26(3):191-191
全氟辛酰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CF_3(CF_2)_6CONH·(CH_2)_3Si(OC_2H_5)_3,为一新型氟硅化合物,其一端为氟烃基,故具有一定的疏水和疏油性能,且能耐溶剂和耐酸,将各种不同浓度的全氟辛酰胺丙基三  相似文献   

5.
张致贵 《科学通报》1988,33(9):677-677
利用EXAFS光谱分析、钼铁蛋白、钼铁辅因子与钼铁硫多核模拟物比较,其钼的周围具有相似的笼型结构,从而推测固氮酶的活性中心,很可能是一类钼铁硫原子簇化合物。因此模拟固氮酶的活性中心——钼铁硫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将引起人们极大兴趣。本文报道{[Et_4N]_3[Mo_2FeS_6(SCH_2CH_2S)_3]}_4·CH_3CN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6.
夏宗芗 《科学通报》1980,25(1):23-23
一、引言双(1-二乙膦基-2-二苯膦基乙烷)-双(分子氮)钼(O),Mo(N_2)_2(Ph_2CH_2CH_2PEt_2)_2,是由陈家碧等合成的过渡金属Mo的一种新的分子氮络合物。  相似文献   

7.
二(2-羟基苯乙酮肟)-铜(Ⅱ)的分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康靖 《科学通报》1985,30(4):266-266
羟肟类化合物萃取铜与电极工艺相结合是近十年来溶剂萃取应用的重大进展。2-HO-5-C_9H_(19)-C_6H_3C(NOH)CH_3(SME-529)是对铜有较高选择性的萃取剂。这类化合物的萃取机理虽有报道,但其萃合物的晶体结构尚未见记载。研究这类羟肟络合物的分子结构对进一步确定萃取机理及研制高效萃取剂均有重要意义。我们以邻羟基苯乙酮肟为模型化合物,并由它制得二(2-羟基苯乙酮肟)-铜(Ⅱ)[Cu(C_8H_8NO_2)_2]。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这个萃合物晶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李光明 《科学通报》1989,34(23):1792-1792
稀土碳π键型化合物已得到广泛研究,而稀土碳σ键型化合物的合成却报道得较少。1970年Hart等人首次报道了稀土碳σ型化合物LiLn(C_6H_5)_4(Ln=Sc,Y,La,Pr)的合成,1981年Evans等人合成了稀土碳σ键型化合物[(C_5H_5)_2LnC(CH_3)_3](THF)(Ln=Er和Lu)。我们合成了如下两种新型四苯基丁二烯基稀土σ键化合物。相似的d-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证实金属碳键为σ键型。研究了(Ⅰ)中的Nd化合物与三乙基铅配合对丁二烯聚合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张荣华 《科学通报》1991,36(23):1836-1836
不同类型的三茂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已有一些报道,但它们都是只含有一个稀土金属的配合物,本文将首次报道新型双核桥联三茂型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在研究我们设计合成的新配体[O(CH_2CH_2C,H_4)_2]~(2-),稳定轻稀土二茂型氯化物的过程中,对于离子半径大的镧,我们未能分离到配合物[O(CH_2CH_2  相似文献   

10.
车冠全  车飚  彭文烈 《科学通报》1997,42(3):272-274
我们报道过四氯化碳 含氧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二元系固液相平衡,通过固体分子间化合物的形成,研究组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连着3个碳原子的氮原子有较强的授电子能力,N、N-二甲基乙酰胺(DMA)分子具有较强的授电子能力,氯代烷中氯原子有受电子能力,DMA与氯代烷分子存在着特殊相互作用.为探讨这种作用,本文测定了N、N-二甲基乙酸胺 三氯甲烷、 二氯甲烷、 1,2-二氯乙烷的固液相平衡.1 实验1.1 试剂三氯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为分析纯,DMA为化学纯,用高效精馏往精馏(或减压精馏),中间馏分存放干燥器备用,毛细管色谱分析得CHCl_3,CH_2Cl,CH_2ClCH_2Cl和DMA的摩尔分数纯度分别为0.999 3,0.9981,0.9990和0.9992,凝固点测定值分别为209.61,  相似文献   

11.
李文华 《科学通报》1981,26(19):1214-1214
将1,2-四氢-7-三氟甲基氟辛基三氯硅烷(CF_3)_2,CF(CF_2CF_2)_2CH_2CH_2SiCl_3,与硅胶(粒度10微  相似文献   

12.
张致贵 《科学通报》1984,29(13):790-790
几年来,固氮酶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从钼铁蛋白中分离出铁钼辅基(简称:FeMo—Co),大多数生物学家认为FeMo—Co是固氮活性中心,利用EXAFS光谱分析确定钼铁蛋白和FeMo—Co中钼的微环境,提出了固氮酶活性中心模型。这些研究促进了钼铁硫原子簇化学发展,因此有关模拟固氮酶活性中心——钼铁硫原子簇化合物的研究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本文报道{(C_2H_5)_4N}_3{[(SCH_2CH_2S)MoS_3]_2Fe}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13.
牛淑云 《科学通报》1986,31(11):878-878
簇合物{(C_2H_5)_4N}_3{[(SCH_2CH_2S)MoS_3]_2Fe}的合成与结构已于本刊13期(1984)发表。本文用分子光谱对该簇合物的生成历程进行了研究。 该簇合物是以[(C_2H_5)_4N]_2MoS_4,HSCH_2CH_2SH,FeCl_3为原料,在CH_3OH—NaOCH_3溶剂中生成的。除CH_3OH外的另四种物质的加料顺序及比例的不同,将导致产物的不同或合成的成败。因此,  相似文献   

14.
郭德良 《科学通报》1964,9(6):524-524
关于有机单晶γ辐照电子自旋共振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不少的报导。多数的研究仅是二元酸及氨基酸等化合物。例如HOOCCH_2—X,X=COOH;(CH_2)_nCOOH,n=1,2,3,4;NH_2;NHCOOH;以及NHCO—NH_2等。經γ辐照后,打掉了α碳上  相似文献   

15.
黄耀曾 《科学通报》1965,10(8):676-676
引言第五、六族元素的鎓离子(onium)与阴碳离子形成的内盐称为叶立德(ylid),例如Me_3N—CH_2、Ph_3P—CH_2、Me_2S—CH_2等。目前已发现氮、磷、砷、锑、硫皆可形成叶立德,硒、碲的叶立德尚未见报导。氧能不能形成叶立德,尚成问题,估计其稳定性是很小的。叶立德中有关原子的d-轨道如能参加键合,例如Ph_3P—CH_2(?)Ph_3P=CH_2,则该叶立德更为稳定。近年来,叶立德化学的发展至为迅速,  相似文献   

16.
气象卫星NOAA遥感数据在盐湖动态变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东生 《科学通报》1996,41(14):1311-1314
NOAA卫星遥感数据除在气象和海洋领域广泛使用之外,在大陆植被分类以及农作物估产评价和灾害监测等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在大陆植被变化的气象卫星遥感研究取得可喜的进展,并在地震监震预报等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NOAA卫星遥感数据在盐湖资源与环境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中尚属首次.1 NOAA卫星资料来源及预处理NOAA卫星遥感数字数据其地面分辨率为1~1.1km,经过地质数值概化及多层次解析,可使其分析精度达到50~500m(或更高精度).根据研究表明,NOAA卫星光谱通道CH_1(0.58~0.68μm),CH_2(0.725~1.1μm),CH_4(10.5~11.1μm)对盐湖地物的识别能力较强,其盐湖动态变化的光谱响应程度也比较明显.选择植被指数CH_2-CH_1来表征盐湖地物的变化,在其演变过程中(CH_2-CH_1)/(CH_2+CH_1)和CH_2/CH_1对盐湖地物的动态变化的识别能力较低.定义负植被指数(CH_2-CH_1)为水体边界;根据分析表明,水体边界的负植被指数(CH_2-CH_1)数值随着水体性质及总矿化度的不同而产生改变.2 NOAA卫星的星地坐标转换盐湖动态变化的研究首先要求定点定位和定性定量的观测分析.NOAA卫星的观测周期为12h,其运行轨道漂移量为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沿用其空间位置显然是不能达到盐湖动态变化的分析要求.经过筛选选用一种快速简捷的方  相似文献   

17.
焦克芳 《科学通报》1992,37(22):2109-2109
Bedford等曾报道了一类对位取代苯基-α-羰基硫代羟肟酸-二烃胺基硫醇酯(4-RC_6H_4-COC(NOH)-S-(CH_2)_n-NR′R″)的结构及其体外重活化作用,并讨论了该类化合物肟羟基解离度、取代基的Hammitt常数等与重活化作用的构效关系。根据经典重活化理论,作者将其看成为“非季铵型重活化  相似文献   

18.
储雪蕾 《科学通报》1991,36(4):298-298
很多作者导出两种化合物之间同位素交换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并用于讨论象低温热液中硫化物和硫酸盐之间硫同位素交换和矿物或岩石与流体之间氧同位素交换这样的地球化学上同位素不平衡的问题.然而,某些矿物或化合物,象明矾石KAl_3(SO_4)_2(OH)_6和醋酸CH_3COOH,由于它们可交换的氧和碳原子分别出现在不等价结构位置,存在着分子内同位素效应.这里我们将推导分子间和分子内同位素交换都可发生的复杂两化合物体系中的速度方程和它们的解.  相似文献   

19.
对流层大气中甲烷(CH_4)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木林 《科学通报》1989,34(20):1565-1565
近二三十年的大气观测研究表明,全球对流层大气中CH_4每年以约1%的速率增长,其平均浓度已由1978年初的1.52ppm(体积比,下同)增至1987年9月的1.684ppm。CH_4是大气中除CO_2外含量最高的温室性微量气体,其温室加热效应仅次于CO_2和CFCs。CH_4还是  相似文献   

20.
王积涛 《科学通报》1986,31(5):398-398
五十年代初,L.F.Cason等人发现烃基锂能与乙烯基硅烷发生加成反应. Ph_3SiCH=CH_2+PhLi→Ph_3SiCH(Li)CH_2Ph.自此以后烃基锂与乙烯基硅烷加成反应的研究和应用报道很多,而类似的Grignard试剂与乙烯基硅烷的加成反应研究报道不多。G.R.Buell等人发现在CH_2=CHSiMe_2X类(X=Cl,MeO)分子中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