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璐教授     
陆璐(Lu Lu),汉族,江苏宜兴人。1993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电控制与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1月至2001年3月,在香港城市大学智能制造中心从事博士后研  相似文献   

2.
李勇教授     
正李勇(Li Yong),汉族,河南信阳人。1997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起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任教;2010年被遴选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008年晋升为副教授,2014年晋升为教授,2015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至今已指导(含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20人。  相似文献   

3.
党兴华教授     
<正>党兴华,男,汉族,1952年10月出生,陕西蒲城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自动控制系(现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获管理工  相似文献   

4.
同向前教授     
<正>同向前,男,1961年6月生于陕西省户县(现西安市鄠邑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气工程博士学科带头人。1983年本科毕业于陕西工学院(现陕西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获学士学位;1983年至1986年8月在陕西省化工设计院从事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助理工程师;1986年9月至1989年在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苏文成教授,开始步入电能质量研究领域。1989年毕业留校至今,一直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1-200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  相似文献   

5.
刘俊 《科技潮》2002,(12):57
蔺嫦燕女博士现任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完所副研完员。以人工器官私循环系统的生如力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共中包括::室辅助装五的研究、人工血管或支架的研究、心脏动脉系统的流场及组织力学性2羞的研充。多次参与阎内汁大型学术活动,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究表多篇论文.  相似文献   

6.
正成立于2008年6月的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珞装备),总部位于广州开发区内的企业加速器中。公司主营业务是为汽车制造业和一般工业领域的工业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具体包括:标准化的自动智能设备、核心工艺设备、虚拟制造、工业物联网大数据服务、非标自动化行业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服务。自成立以来,明珞装备以"do better than the best"的创新理念致力于智能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和智能制造大数据服务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在白  相似文献   

7.
杨辰  邢帅  蒋松  卢少勇 《科技资讯》2013,(7):117-117
该研完项目全自动化油画笔清洗机是一种涉及全自动化的机械装置,主要用于油画笔的清洗.为了解决现有洗笔方法所存在的浪费纸、污染环境、费时、费力等问题和手摇式油画笔清洗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实施方案:(1)解决油画笔的清洗问题.(2)解决松节油的离心问题.(3)编写单片机的编程,并设计总的电路图.(4)将所有的装置组合到一起,尝试不同方式组合,取其最合理的方案,并设计其外观造型.该项目的有益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环保无污染,松节油可以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彭明营教授     
<正>彭明营(PENG Mingying) ,汉族,山东充州人。200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化学专业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宛所,获无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听,获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 2008年获德国马普研完奖学金(Max-Planck Research Fellowship)在埃尔朗根一纽伦堡犬学(University of Frlangcn-Nuiremberg)光学、信  相似文献   

9.
通过整地与栽植深度对林木生物量影响的分析研完,结果表明:大工程穴状整地(穴径100cm、深60、80、100cm)较一般小穴整地(穴径30cm、深30cm)之5年生林木径生长量分别提高7%、9.7%和11.3%;高生长量分别提高3.4%、7%和9.6%;林木根量可增加78.2%;栽植深度以40~50cm为宜,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目前的薄和极薄煤层全自动化配刨煤机工作面开采技术及装备进行了简单分析,探讨了刨煤机开采技术及装备的特点,分别对目前我国已有的进口和国产自动化刨煤机配套技术及装备进行了研究。最后介绍了目前我国薄煤层自动化刨煤机成功应用状况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广东科技》2010,19(11):104-104
<正>获奖项目:ZCF-自动化高性能铝盒包装成装备项目完成人:李岳云黄凯标徐保国李锡平陈俊鸿华中伟王海荣等广东粤东机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东机械)成立于1993年1月,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到大,而今  相似文献   

12.
马龙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8):149-150,169
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提高装备保障指挥自动化效能上的重要性,从远程支援保障指挥:可视化保障指挥、装备保障指挥模拟等方面入手,对多媒体技术在装备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 1983年7月笔者在云南省,昆明市的滇池边采得一雄性水狼蛛,经检定为新种,并归属于水狼蛛中的Insularis类群,现描述于下。模式标本保存在新乡师范学院生物系。匙杓水狼蛛Pirata spatulatus新种(图1—6) 正模:♂,云南(昆明)1983年,Ⅶ。雄蛛体长3.65毫米,背甲1.93×1.25毫米,腹部1.8毫米。步足量度如下(单位毫米),  相似文献   

14.
由于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的生产环境极其恶劣,且空间局限,大部分矿井工作面温度高、湿度大、煤灰重、大功率设备多、且工况复杂。工人在工作面近距离操作,遇紧急情况时,人员没有躲避空间。另外,现场噪音、粉尘等对会工人身体174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健康带来损害,迫切需要将工人从高危的生产环境解放出来。因此进行综采工作面装备远程控制技术的研究对于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改善工人劳动环境、降低劳动强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课题研究了综采工作面装备远程控制技术,该技术的研究成功实现了煤矿综采工作面的无人跟机操作、少人值守自动化安全高效生产,实现了综采成套装备智能化控制系统核心技术的突破。该技术通过位于井下设备列车或地面调度指挥中心的监控主机及操作台,结合综采设备运行数据及工作面视频系统,对综采工作面的设备进行远程启停控制、自动化生产控制以及人工远程干预,实现在采煤生产过程中:以采煤机记忆割煤为主,人工远程干预为辅;以液压支架跟随采煤机自动动作为主,人工远程干预为辅;以综采运输设备集中自动化控制为主,就地控制为辅;以综采设备智能感知为主,视频监控为辅;即"以工作面自动控制为主,监控中心远程干预控制为辅"的工作自动化生产模式,实现"无人跟机作业,有人安全值守"的开采理念,在采煤过程中做到工作面少人甚至无人。该技术的研究成功将工人从操作工变成巡检工,由设备的自动化替代人工劳动,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将工人从危险的工作面采场解放到相对安全的顺槽监控中心(或地面调度指挥中心),在监控中心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提高了工人的安全系数,提高了原煤产量和煤炭资源回收率,可完全替代进口技术和产品,对我国煤矿装备制造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综采工作面装备远程控制技术大幅提升了综采成套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带动了我国在煤机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方面的整体技术进步,为建设大型现代化矿井提供了保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煤炭工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技》2013,(7):50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十二五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山市科力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简称科力高)积十八年从"中山制造"到"中山创造"之经验,为中国的制冷行业、汽车制造业、电子电力工业、航空复合材料领域独立研制了上百种填补国内空白的数控及自动化专用设备,为这些行业的工业进步提供了装备保证。  相似文献   

16.
特聘教授[江苏]南京工业大学招聘江苏特聘教授1名。方向:过程强化与新能源装备。要求:海外候选人年龄不超过50岁,省外候选人年龄不超过45岁。海外应聘人员须具有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2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省外应聘人员须具有博士  相似文献   

17.
机械加工装备作为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自动化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机械加工装备制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营造更加安全的生产环境。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加工装备中应用广泛,但是受制于技术发展及企业管理水平等问题,两者融合中存在各种问题。本文主要对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加工装备中应用的特点进行阐述,并就两者融合下,自动化技术具体应用进行论述,希望为我国机械加工装备与自动化技术有效融合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华工学人     
<正>万珍平教授万珍平(Wan Zhen-ping),汉族,湖南衡阳人。1993年获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学士学位;1998、2003年分别获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3年起留校任教。2010年至2011年在美国  相似文献   

19.
华工学人     
<正>张平教授张平(Zhang Ping),男,汉族,1964年生,广西南宁人。1985年、1988年和1994年分别获天津大学机械及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机械学专业(机器人方向)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7年在天津大学任教,1994年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调入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相似文献   

20.
吴圣峰 《科技资讯》2009,(25):114-114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和景观的需要,要求建筑物立面丰富,风格多样。因此。复杂体型和不对称结构的高层建筑退浙增多,而且己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由此对不规则高层建筑抗震性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不规则高层建筑抗震性的重要性及研完现状,相信对从事相关研完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