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重力场流分离理论的原理、理论模型和重力场流分离过程中描述颗粒运动的迭代方程,针对影响重力场流分离效果的因素重力场流分离微流道的形状和空间角度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重力场流分离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东霖  邵丽颖 《松辽学刊》2008,29(3):130-132
介绍了重力场流分离理论的过程和原理,阐述了重力场流分离的理论模型,总结了重力场流分离理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
重力场中液滴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重力场中运动速度不很快的液滴具有与静止液滴相同的形状,研究表明这种液滴同样满足皂泡方程,且其上部和下部的体积相等.通过对表面方程的讨论,找到了表面曲率半径与滴重、表面张力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复Dirac族的第一完全可积约束流的Lax矩阵和r矩阵,通过引入两组新的正则变量,证明该约束流具有可分离性,并且给出分离方程。  相似文献   

5.
采用CFD方法和PDPA测试系统对中石油西南分院设计研制的新型卧式组合分离器内部进行了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并将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所得到的分离器分离效率与试验值基本一致,表明CFD方法可以运用于该分离器优化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减小分离器长径比对分离器分离效率影响不大,但对其内部流态影响明显;在进口气液组份不变时,进口流量在70 m3·h-1以下为分离的高效区,超过70 m3·h-1之后,分离效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利用Fluent中的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一种液压油箱内部流场进行气液两相流三维数值计算,验证了气泡在油液中上浮的时间随其直径的增大而缩短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有无隔板以及隔板位置不同时,油液中不同直径气泡的分离特点。结果表明:隔板对直径为0.3~1.0mm的气泡分离影响明显,通过隔板延长油液流动距离,有利于气泡的上浮分离;直径为1~2mm的气泡,本身上浮时间比较短,几乎完全可以从油液中分离,隔板对大气泡分离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
对热力学耦合进行相位描述,并对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熵产率方程进行了相位拓展,建立了蕴含热力学耦合机制的全相位熵产率方程。广义力与广义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唯像地决定了热力学过程的性质。当广义力与广义流之间同相位时,为熵产率大于0的自发过程;当广义力与广义流反相位时,为熵产率小于0的非自发过程。孤立体系内负熵产率的过程可以在正熵产率过程的驱动下进行。而且当自发过程与非自发过程之间发生热力学耦合时,其交叉唯象系数小于0,两个过程的广义流之间的相位差半个周期,这时整个孤立体系的熵产率最小,即说明满足热力学耦合时体系的耗散率最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1980—2013年月平均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青藏高原为例,利用爬流和绕流的方程将高原的表层风场分解为绕流和爬流两个分量,得出了青藏高原地表面实际风场的绕流和爬流,从而分析青藏高原季节流场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体化电动液压动力单元内气泡流动现象进行气泡流动观测试验,利用Fluent中的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其进行气液两相流三维数值计算。基于气泡流场解析结果和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提出了两种实现气泡快速分离的方案。研究发现:气泡在液压电机泵壳体的外表面及上端吸油口腔体的内表面分布较多,气泡在主轴的外表面汇集。在油液流入油箱前,通过改变油液的流态形成旋转流或紊态流、延长流动路径,可以实现气泡从油液中快速分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球坐标下用分离变量法求解拉普拉斯方程,得到勒让德方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勒让德多项式,然后通过数值方法对勒让德多项式进行分析,以增进学习者对勒让德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