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8年对920名大学生进行了牙科畏惧症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同时采用Corah’s 问卷(CDAS)测量了525人的牙科畏惧水平,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的牙科畏惧水平高于国外同类报导。女性的 DAS 均值比男性高,差别有显著性(P<0.001)。随着近20年来我国龋齿发病率的上升,儿童时期的创伤性牙科经历相应增加。因此,这种直接的创伤性经历,牙科环境的影响,来自于家庭或同龄人对牙科的间接经验,以及居民对口腔保健的认识等,是牙科畏惧症的多种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2.
胡正秀 《甘肃科技》2013,29(10):141-142
探讨了如何减轻学龄期儿童的术前心理负荷,做好术前准备。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90余例学龄期儿童的临床心理反应进行了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使学龄期儿童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麻醉和手术,为手术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术前不同时机进行尿管留置对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内(PACU)苏醒时对尿管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施行开腹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A组患者术前1h行导尿术,置尿管前以利多卡因凝胶进行尿道表面麻醉;B组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导尿术,同A组一样利多卡因凝胶进行尿道表面麻醉。C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常规导尿术。术后送PACU,观察3组患者苏醒期尿管耐受情况。结果与B组和C组相比A组患者苏醒期尿管耐受良好,与B组和C组相比有明显的区别。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手术前留置尿管可以提高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对尿管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探讨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便捷性。观察181例(186眼)单纯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麻醉效果、术后效果及并发症。全部患者都能够很好地配合表面麻醉下行该手术,无一例患者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手术时间为7~15min。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大于0.6者占81.18%。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二者相结合使手术更安全、更快捷、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Narcotrend指数(NI)指导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闭环靶控输注麻醉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需行颈椎前路神经减压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闭环组(A组)和人工组(B组).两组均以相同的方式诱导,当NI下降至≤46且持续30 s以上时,A组设置NI的目标值为36自动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B组由麻醉医师手动调节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靶质量浓度维持NI在(26~46).记录诱导前即刻(T_1)、诱导后即刻(T_2)、气管插管后1 min(T_3)、减压前(T_4)、减压后1 min(T_5)、减压后3 min(T_6)、减压后5 min(T_7)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NI,计算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托品、麻黄碱和乌拉地尔等药物使用量,不同麻醉深度(NI26~46、NI26、NI46)的时间比例及拔管时间.结果:与B组比较,A组充分麻醉NI26~46所占时间百分比升高,丙泊酚平均维持质量浓度降低,瑞芬太尼平均维持质量浓度增加,拔管时间缩短(P0.05).结论:NI指导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闭环靶控输注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麻醉,术中可维持稳定的麻醉深度,与人工组相比,精确的调控方式使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丙泊酚用量减少,苏醒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6.
严宛鸿  王世太 《甘肃科技》2013,29(8):130-131
探讨了氯胺酮基础麻醉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选择择期行DDH手术患儿(1~7岁)7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组;B组:氯胺酮全麻组。两组患儿均在麻醉复苏室内肌注氯胺酮5mg/kg行基础麻醉,A组患儿加用骶管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观察两组氯胺酮用量、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及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安静程度。A组MAP、HR、RR都较B组平稳(P<0.01),A组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A组患儿明显较B组患儿安静。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苏醒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使用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的全麻患者焦虑情绪、术后疼痛以及对麻醉医生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插管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使用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进行术前访视、术中管理、术后随访;B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术期访视、管理。两组患者于术前一天、术前10分钟、术后一天完成各类情绪量表的自评以及对麻醉医生满意度的评分。结果术前一天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10分钟、术后一天:A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且抑郁焦虑症状轻微或正常者构成比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对麻醉医生满意度评分更高,麻醉中生命体征更平稳,苏醒时间更短(P0.05)。结论合理使用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可缓解全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麻醉医生的满意度,是值得推广的一系统、全面的麻醉医生围术期访视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全髋置换术(THA)患者术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70例择期行THA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观察组加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剂量1μg/kg),再以0.2~0.6μg/(kg·h)维持到手术结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术后)、术后6,12,24 h疼痛程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及7 d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反应吸附检测法(ELISA)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0 min、12 h、24 h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查(FCM)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0 min、12 h、24 h血清中CD3~+,CD4~+,CD8~+,CD4~+/CD8~+含量.结果在术后6,12 h时间点VAS评分比较中,观察组患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3 d,观察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30 min、术后12 h、术后24 h的检测时间点中,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CRP,IL-6,TNF-α含量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30 min、术后12h、术后24 h的检测时间点中,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CD3~+,CD4~+,CD4~+/CD8~+含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含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常规全身麻醉可缓解THA术后疼痛,改善术后认知功能,提高患者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和评价透明质酸凝胶联合Nd:YAG激光照射治疗青少年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 将18颗新鲜离体的青少年正畸牙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A组)、透明质酸凝胶(B组)、透明质酸凝胶联合Nd:YAG激光照射脱敏组(C组),制备牙本质过敏标本,分别用生理盐水、透明质酸凝胶、透明质酸凝胶联合Nd:YAG激光照射处理,扫描电镜下观察样本.采用Schiff冷空气敏感指数评估牙齿的敏感性,评价其疗效.结果 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透明质酸凝胶联合Nd:YAG激光照射可以很好地封闭牙本质小管.7 d后,3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9%、95%、100%.结论 透明质酸凝胶联合Nd:YAG激光照射对青少年牙本质过敏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云南白药明胶海绵预防拔牙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选择280颗例下颌阻生智齿病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局部麻醉,拔除智齿后将牙槽窝搔刮干净,分别使用云南白药明胶海绵(实验组)、明胶海绵(对照组)填塞拔牙创,观察术后出血、术区肿胀、干槽症发生情况。实验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为轻(P0.05)。阻生齿拔除术后拔牙创内填塞云南白药明胶海绵有利于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BIS联合AAI监测下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2型糖尿病手术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择期手术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全凭静脉全麻组;B组:静吸复合全麻组;每组18例,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后1h(T1)、术后1d(T 2)和7d(T3)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数量.结果:两组T1、T2CD3+、CD4+、CD4+/CD8+、NK细胞均有所下降,与麻醉前相比,A组P0.05;术后1d下降较为显著,与麻醉前相比,A组P0.01,B组P0.05,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d各组数据与术前水平差别不大.结论:接受腹腔镜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在麻醉后及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抑制,而全凭静脉麻醉抑制程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羟考酮对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全麻)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神经介入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55~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随机分为羟考酮组(Oxy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15 min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羟考酮0.1 mg/kg、芬太尼1μg/kg,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苏醒情况,并记录拔管前1 min(T1)、拔管后1 min(T2)、3 min(T3)、5 min(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镇静镇痛评分及术毕不良反应(躁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Oxy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更短,拔管后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小,镇静效果更优,术后恶心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更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与芬太尼相比能更有效地抑制神经介入手术患者拔管期的应激反应,改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3.
钱巧玲 《杭州科技》1996,17(4):28-28
乳牙为婴儿生后7—8个月开始萌出至2岁半左右萌出20个牙齿。自6—7岁至12—13岁之间逐渐脱落。 乳牙解剖特点是(1)乳磨牙的牙冠体积小,冠的近颈1/3显著向外突出颈部明显收缩,邻面呈较大的接触区,有散在的不规则点隙,故邻面易发生龋;(2)乳牙釉质和牙本质较薄,钙化程度也较恒牙低,患龋发展快;(3)乳牙髓腔大根管粗,根尖孔大,牙髓受感染后容易成为慢性炎症的过程,也易扩散到根尖孔外,易影响恒牙的生长。因此,儿童牙病的发生与发展,无论在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上都与成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脑血管病介入栓塞术的全醉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脑血管病人的麻醉管理,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6患者麻醉过程中循环平稳,3例Hunt-Hess 3~4级患者保留气管导管送ICU,11例患者术毕10分钟内自主呼吸恢复满意且呼之睁眼,顺利拔管;2例喉罩通气患者术毕即刻拔除喉罩。13例拔管(喉罩)患者均于15 min内定向力恢复。结论:完善的麻醉前评估和准备,使用短效的麻醉药物,Hunt-Hess 1~2级患者采用喉罩通气,可满足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快速、平稳苏醒,早期进行神经功能检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上腹部开放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每组各30例.观察3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荧光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麻醉前和术后6,24,72 h的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计算CD4~+/CD8~+比值.结果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3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72 h 3组患者CD4~+、CD4~+/CD8~+、Th1/Th2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麻醉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患者CD4~+,CD4~+/CD8~+,Th1/Th2术后72 h内下降幅度明显小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升幅度明显小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免疫抑制程度较低,有利于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拔管,进而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杨亚娣  李菁 《甘肃科技》2013,29(9):137-138
探讨了阻生智齿拔除术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效果。对150例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一种为传统护理,一种为心理护理)。150例患者均完成手术,采用心理护理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正确的心理护理,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减轻术后疼痛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神经介入手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年龄≥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七氟烷组(S组,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各40例.围术期采用FORE-SIGHT脑氧饱和度监测仪持续监测患者的脑氧饱和度(SctO_2),分别于术前1 d、术后6 h、术后24 h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并采血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变化.记录患者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术中体动以及苏醒期情况.结果:S组患者苏醒情况优于P组,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更少,SctO_2下降的相对值更小,术后6 h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的表达以及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介入手术患者采用七氟烷维持麻醉,围术期能更好的维持脑氧饱和度,术后清醒更快,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测评价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初产妇80例,头位单胎,年龄(26.5 2.8)岁,体重(61.7±8.3)kg,孕期(39.15±1.9)周.随机分硬膜外(EA)组和腰庥-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分别观测麻醉后3、5、10、15、20、25min平均动脉压(MAP),麻醉诱导到胎儿娩出时间(I-D),子宫切开至胎儿取出时间(U-D),硬膜外局麻用药量,麻醉效果评价.结果:CSEA组与EA组比较,I-D、U-D短,硬膜外用药量少.麻醉效果CSEA组优占97%,良为3%,差为0,明显高于EA组.结论:CSEA用于剖宫产术效果优于单纯EA.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皮肤创伤愈合提供实验依据,最终为临床新应用提供依据,探究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FS)其对大鼠皮肤创伤的愈合及其对创面皮肤羟脯氨酸表达的影响。72只体重为160~200 g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白凡士林组和FS组,于背部制作直径为1. 5 cm的全层圆形皮肤切除创面,每组各24只,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白凡士林组和FS组则分别用医用白凡士林和FS涂抹伤口。术后3、7、14和21 d测量各组大鼠的皮肤伤口面积,计算各组皮肤创面愈合率;取术后7和14 d伤口皮肤标本进行HE病理组织学观察;并于术后7、14和21 d取组织进行酶联免疫法测定愈合组织中羟脯氨酸蛋白含量。在术后3、7、14和21 d时,FS组的伤口愈合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E染色结果显示在第7 d时FS组胶原沉积高于空白对照组;血管新生数亦高于空白组、白凡士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14 d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S组胶原沉积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血管新生数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各组创面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第7、14和21 d时,FS组大鼠皮肤创伤组织中HYP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 0. 05)。说明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能有效促进大鼠皮肤创伤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皮肤创伤治愈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6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右旋美托咪定)及联合组(右旋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各30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联合组麻醉效果、术后恢复效果优于右旋美托咪定单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