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模糊分析法从城市创新活力、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载体和创新产出5个维度,构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齐齐哈尔市城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得出相应的结论.分析制约创新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任伟  王新  尹君  刘昊欣 《河南科技》2023,(5):149-153
【目的】分析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发展现状,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对策建议。【方法】以河南省高校在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等方面的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差异化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河南省高校在科技创新发展中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仍存在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基础研究能力不足、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缺乏等问题。【结论】河南省高校需要不断加大科技经费、人才队伍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以促进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2月25日,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组织编写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正式公开出版发行。《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科技部自2013年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的工作内容之一,今年是系列评价报告的第七期。《报告》主要基于"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展开,该指标体系由"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创业环境、创新活动绩效、创新的国际化和创新驱动发展"5大方面的25个二级指标构成。《报告》以总指数形式呈现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分项指数主要根据二级指标分别在从5大方面揭示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建  相似文献   

4.
张瑞旭 《河南科技》2024,(3):142-148
【目的】构建河南省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助力河南省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方法】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了R&D活动人员、用于科技的财政支出等14个指标,并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效益能力、技术创新潜在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河南省18个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18个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通过设定投入创新绩效因子和创新潜在因子,以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的比值作为权重,得出综合得分,并对各个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排名。然后通过系统聚类,将河南省18个城市分为五类。【结论】提出河南省各市应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创新创业、加强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投入,城市之间应加强合作、促进产业发展等政策建议,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城市创新潜力,更好地提升河南省城市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杨帆  蔡蕾 《河南科技》2022,(1):129-133
创新是当前关系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近十年来,除了美国硅谷、英国伦敦等占据鳌头的科创中心城市外,纽约、东京等城市也先后提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创新经济发展成果显著.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硅谷、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国际科创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2月6日,南阳市召开科技暨人才工作会议,省科技厅副厅长刘英锋及南阳市领导出席会议。市委书记张文深强调,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方向,紧扣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围绕推动"两轮两翼"战略和"九大专项",聚焦发展链、产业链部署科技链、人才链,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努力把该市打造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要明确方向、聚焦重点,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水平。要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着力点,明确主攻方向,科学摆布力量,  相似文献   

7.
郭艳青  王新 《河南科技》2022,(5):154-157
首先对河南省全省创新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然后对六个中部省份44家国家高新区从创新发展基础、创新发展投入、创新发展产出及贡献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到其影响最大的公共因子,并计算出因子得分,最终对各高新区进行综合情况分析.针对分析结论,提出加强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深...  相似文献   

8.
汪晓梦 《河南科技》2024,(3):149-153
【目的】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了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需对科技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基于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和相关研究文献,立足安徽创新发展实践,构建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2016—2021年面板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与中部地区比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科技投入与创新产出表现为中度相关性,绩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科技创新绩效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结论】基于研究结果,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安徽科技创新绩效优化的对策建议。采取释放研发人员潜能、优化科技经费效用、建立分类绩效评价等措施来提升科技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作为国家创新能力在区域层次上的具体实现,区域创新能力代表了创新要素在一定区域内聚集、整合以及推动持续创新的基本能力。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因为角度不同,选择的指标体系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在借鉴了国外研究成果和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并给出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基础产业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在中原崛起的大背景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十五”期间的科技成就,安排部署“十一五”期间的科技工作,确定适宜的自主创新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提供科技支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对齐市实验中学女生“达标”成绩、身体素质与单项达标成绩、单项达标咸绩同5项达标成绩的总分及3个年级之间对比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出其内在联系和科学规律,为今后的体育教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由于近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较快,高校人员经费增幅较大,加之历年教育投入欠帐太多以及市场物价上升等因素的影响,高等学校的经费供给与经费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发展增加了难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及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急需大批的建设人才,但是目前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在短期内对教育增加更大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要维持教学、科研、生活的正常进行并谋求发展,唯有在两个方面多做文章:一是适应市场的需求,多渠道,多形式筹措…  相似文献   

13.
戴自力 《河南科技》2003,(10):14-15
科技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实力的关键,是决定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指标,它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具有协作环节多、过程长、投资多、风险大、收益不确定等特点。在提升科技水平的过程中,政府是主导。没有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引导和保障,国家科技进步方向不明,资源不能共享,就难以形成科技实力。政府的财税政策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刺激企业创新欲望,创造良好的企业科技创新外部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推进作用。一、我国促进科技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张联锋 《河南科技》2023,(3):142-149
【目的】近十年来河南经济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11年间增长一倍多,从2010年的23092.36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54 977.07亿元,科技创新在河南经济增长进程中占据核心地位,笔者主要研究科技创新在促进河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使用熵权法计算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得分并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然后论述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河南18个地市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呈上升势头,虽然2010—2012年濒临失调,2013—2020年一直是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和高质量协调阶段。【结论】成果转化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效益指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科研经费和人员的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投入过大而产生负面作用,所以尽量控制科技创新的粗投入,应该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期以来,科技创新在给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革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文化形态等各方面,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积极把握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良好契机,加强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全面提高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对我国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工作要围绕文化大发展大  相似文献   

16.
一、“十五”科技工作回顾“十五”期间,安阳市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三项费由2001年的.42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2740万元,年均增长59.8%。累计争取到国家、省科技项目经费1410.5万元,市级财政累计投入科技三项费4844万元,带动社会科技投入10多亿元,新增产值30多亿元,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安阳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动力源和民族振兴的助推器。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的河南,要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跨越战略"、"振兴战略"和"崛起战略",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让"科教兴豫"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尽其所能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8月25日,由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河南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撰写的首部《河南双创蓝皮书》在黄河科技学院发布,其中包含《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7)》。报告首次对河南18个省辖市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排名,郑州、洛阳、南阳位列前三。近年来河南省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动能,奋力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中国(河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源。中华民族要步入世界先进水平国家的行列,就必须要有一批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能超越常规发展阶段敢于创新的人才。因此,加强创新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而且我们只有攻克提高学生创新素质面临的十大问题,才能使创新教育的教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高校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存在十大主要问题和难点。一、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尚未根本转变。我国大学生、硕士研究生理论水平不低于、有的还要高于其它国家,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落后西方一些国家。如何在保…  相似文献   

20.
<正>9月14日,由焦作市人民政府主办,沁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国际发展大会在焦作市召开。近年来,焦作市抢抓河南省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把大数据、云计算产业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加快创新发展、转型攻坚。作为第九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20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