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许多动物都产丝,如有些贻贝靠丝附着在岩石上,蜘蛛则用丝网诱捕猎物。但对人类最有用的丝来自于人们常说的蚕。蚕是家养蚕蛾的幼虫,在成蛹前会结茧,这种茧是桑蚕蛹期的保护壳,是由数百米长的丝纤维织成的。利用蚕丝是华夏文明的伟大创造,我国劳动人民在将近5000年前就开始把蚕丝纺成线,织成简单的丝织品,从而创造了灿烂的丝绸文明。但在大自然中,蚕丝并不是最  相似文献   

2.
夏邦颖 《科学通报》1978,23(11):700-700
一、引言 我国蚕丝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公元前三世纪,我国即以盛产丝织物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丝国,从1970年以来,我国桑蚕茧的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但仍不能满足国内外的需要。自1973年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在蚕业生产上的研究应用,为增产蚕丝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如果蜘蛛侠突然放不出丝.为无法攻击敌人而感到烦恼,那么现在他可以使用蚕宝宝当做“武器”。经人类基因工程改良过的蚕可以吐出高强度的蜘蛛丝与蚕丝的合成丝。这种新合成的丝比普通蚕丝更加坚固.但没有蜘蛛丝耐久。这一发明对于治疗伤痛.制造轻便防弹衣和人造纸巾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解莹 《科学之友》2022,(3):24-27
梁平竹帘工艺复杂、制作精细,其流程主要分为竹丝制作、牵梳(备蚕丝)、提纵(制纵)、织帘、上油、装订、绘画 7 个部分。如果进一步细分,可达 90 多个步骤。以竹丝作纬,以蚕丝为经,进行耐心编织,再经过上油、修边等工序 , 最后绘上图画 , 方得一幅精美的梁平竹帘。  相似文献   

5.
<正>一名美国研究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片人造树叶,不,是很多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们和自然树叶一样,可以把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他发现,蚕丝是非常好的人造树叶材料。先将蚕丝处理成能够hold住叶绿素的"房子",再把从植物中提取出的叶绿素注入"房子",经过处理后,可以呼吸的人造叶子就制作完成了。人造树叶用途广泛,可以用它做成有氧灯罩,净化室内空气;也可以当作外墙涂层,用以改善雾霾;最不可思议的是,如果将它们带上太空,还可以为宇航  相似文献   

6.
再生丝素蛋白在水溶液中构象转变的Cu(Ⅱ)离子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丝由于其出色的材料性能, 引起人们对蚕丝基础及应用研究的广泛关注, 其中丝蛋白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利用远紫外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ism, CD)方法研究了水溶液中金属离子Cu(Ⅱ)对蚕丝素蛋白构象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一定量Cu(Ⅱ)离子的引入有利于丝素蛋白分子链从无规卷曲向b-折叠构象的转变, 然而Cu(Ⅱ)离子的进一步增加反而会抑制β-折叠构象的形成. 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 Cu(Ⅱ)离子对丝素蛋白构象的影响遵循“成核依赖性”机理. 这一机理与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朊蛋白在Cu(Ⅱ)离子诱导下的病变过程非常类似. 因此, 深入研究金属离子对丝素蛋白构象的影响不仅可以使我们对蚕吐丝过程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而且还可以将易于获得的稳定丝素蛋白作为模型蛋白, 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资讯     
揭开蚕丝坚韧之谜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想弄清楚蚕为什么能吐出最有韧性的天然纤维,现在,他们离解开这个谜又进了一步。蚕丝之所以那么有韧性,是由于蛋白质同各种具有不同特性的物质结合起来的缘故。例如,有些物质具有亲水特性,有些具有疏水特性。但科学家不清楚蚕和蜘蛛怎么能在不堵塞其丝腺的情况下把这些物质变成丝线。研究人员分解了一个蚕虫的丝,去掉把纤维粘在一起的物质。然后他们研究余下的蛋白质在不同水分含量下的性能。发现降低水分含量,就会开始形成固态蛋白质微粒。进一步降低水分含量,这些所谓的胶束就结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像…  相似文献   

8.
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与群马县蚕丝技术中心等研究组日前宣布,成功培养出了世界首例可结出荧光色蚕茧的转基因蚕。随着研究的深入,掌握控制多种颜色的工业方法后,在服装业深受欢迎的丝绸就省却了染色过程,避免印染行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转蚕丝心蛋白基因改良了棉花纤维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蚕丝心蛋白基因(fibroin)导入陆地棉品系WC, 共获得了9块愈伤组织系的30株再生植株. PCR检测、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GUS组织化学分析均为阳性的有17株. 经连续4代的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PCR检测, 在T3代获得了6个转化事件的转基因纯系. Southern blot和Northern blot结果表明, fibroin已整合到6个纯合株系基因组, 且能稳定遗传和表达.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纤维品质检测结果显示, 所有转基因纯合株系棉纤维的转曲数和纤维伸长率比对照明显增加, 部分株系比强度提高, 说明蚕丝心蛋白基因在棉纤维中特异表达影响了棉纤维的结构和品质, 可以获得纤维品质改良的株系, 有望在生产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夏邦颖 《科学通报》1979,24(16):756-756
家蚕后丝腺里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编码丝蛋白,mRNA与若干核糖体相连形成多聚核糖体,成为合成丝蛋白的功能单位。保幼激素类似物喷布于家蚕五龄幼虫体表,可增加蚕丝产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增加后丝腺中多聚核糖体的含量,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在于促进了  相似文献   

11.
棉花的革命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而“衣”又是首当其冲。古人对衣的重视不光是暖身,还有遮羞之作用。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的衣着是作了巨大贡献的,这就是“蚕丝”。螺祖养蚕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如今,丝绸服装仍然是我们生活中的时尚。  相似文献   

12.
过兴先 《科学通报》1965,10(4):298-298
近三年来,蓖麻蚕生产在广东、广西不断地迅速发展,估计1964年可生产蓖麻蚕鲜茧60多万担,可以纺织5,520多万尺品质优良的绢纺,这是我国蚕丝事业史无前例的大跃进。蓖麻蚕生产不仅成为两广农村的重要副业,在全国蚕丝业中占据相当地位,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将继续发展,为祖国生产更多的纺织原料并促进粮棉增产。由生物学家朱洗主持的蓖麻蚕研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生物学中重大研究成果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范例。回顾和分析一下这一集体创作的研究和推广过程,在学术思想、科学作风、研究方法等各方面可以学习到很多好东西。蓖麻蚕原产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孟加拉  相似文献   

13.
蚕和蜘蛛都是动物界非常优秀的“纺织能手”,它们吐的丝的优良性能令我们人类称奇。科学家致力于研发“人造蚕丝”、“人造蛛丝”,以满足我们除衣着服饰以外的更多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利用PCR技术克隆家蚕丝素基因启动子片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为民 《科学通报》1992,37(17):1631-1631
家蚕丝素(fibroin)是由一条约370kD的重链和一条约25kD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为其编码的两个基因在后丝腺内等量、同步表达。它们5′端上游的转录调控区同源性很强,说明重链与轻链受同—机制调控。丝素mRNA在5龄后丝腺细胞中占  相似文献   

15.
李辉 《世界科学》2012,(10):33-36
邵正中,1964年出生于上海。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1996年至1998年在丹麦Aarhus大学工作),1999年晋升为教授。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和先进材料实验室的生物大分子课题组,以"仿生制备"项目中的若干成果,荣获了2011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些成果,是邵正中(第一获奖人)教授等人在二十余年对蚕丝和蜘蛛丝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取得的。  相似文献   

16.
保幼激素类似物对家蚕后丝腺细胞中游离多核糖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邦颖 《科学通报》1980,25(22):1039-1039
近年在我国一些桑蚕产区利用合成的保幼激素类似物喷布于家蚕五龄中期幼虫体表,可增加蚕丝产量。关于保幼激素类似物为什么可以增加桑蚕产丝量的问题,已有的工作表明,激素处理过的五龄蚕消化液中的蛋白分解酶和淀粉酶活力增加,从而提高对桑叶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从而使叶一丝转化率提高。保幼激素类似物有提高后丝腺中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  相似文献   

17.
蚕宝宝是天生的“劳动能手”.它们吐出丝,结出茧.让人织出丝绸,这个过程一直令人称羡和惊讶。因为事实上,许多动物都能吐丝,却没有一种能像蚕丝那样被人类大量地利用,例如蜘蛛丝,现在,人们可以在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andAlbertMuseum)看到一小块地毯和一个披肩,它们是用蜘蛛丝织成的.那块地毯不超过4平方米,所用的蜘蛛丝却来自100万只金球蜘蛛(Golden0rbSpider),它是80个人用了5年时间才制成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15,(2):22-23
<正>从民间绣活到主流绣艺,繁峙晋绣主要通过设计、描稿、上绷、勾绷、配线、刺绣、装裱、检验等8道工序和直绣、斜针、盘针、虚实针、倒扣针、散错针等近20种针法,利用蚕丝花线在棉麻布料、丝绸锦缎上绣织各种民间美术图案或缝制立体自然形象,寓民俗知识于传统手工技艺,其独特绣艺针法和简单明了的图案,使绣品极具吉祥喜庆意义和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当地百姓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具有很强的晋绣艺术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手术意味着什么呢?在我们普通人眼里,手术可能是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切开一个口子。而做完手术之后,医生还需非常细心地把各组织层再一层一层地缝合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缝合切口所使用的材料在慢慢发生着变化。我们使用过植物材料做的缝合线,比如亚麻等,还有用动物体材料做成的缝合线,比如蚕丝等,现代医生还常用尼龙线或者金属线作为缝合线。有些缝合材料可以逐渐被人体吸收,有的则在伤口愈合之后还需要拆掉。现在,外科手术不再仅仅使用缝合线缝合伤口,还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20.
蚕宝宝从来都是吐银丝,现在居然吐出彩色丝来,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改变家蚕的基因结构,二是让它们吃了带有植酸酶色素的食物。负责研究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依靠各种途径找出家蚕的突变基因,进行基因定位后,利用染色体技术把需要的基因组合输入家蚕身体,从而神奇地育出能吐彩丝的新蚕种。家蚕基因重组技术的掌握,使成都市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进入实施阶段。目前,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龙头的基因学研究,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家蚕基因组有28条染色体,估计有基因4万个,其研究工作量比人类基因组要小得多,支付的成本也会少得多,但对蚕丝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