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
李永忠  张琼 《甘肃科技》2012,28(13):132-134,121
影响高海拔云、冷杉林皆伐迹地更新成功的原因很多,以甘肃省白龙江沙滩林场高海拔云、冷杉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皆伐地更新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技术要点,为高海拔云、冷杉林更新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毛乌素沙地沙柳林以区域性皆伐作业为主的采伐方式,研究皆伐干扰对林地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特性的影响,为开展灌木林生态采伐理论奠定前期基础。在对照设立皆伐和未采伐两组样地上,按照空间格局分析技术中多样点、小支撑的取样原则,用土钻取样地表层(0~15 cm)土样,实验室测定土样的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质碳的含量;运用SPSS和G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结果如下:受皆伐干扰的样地养分含量高于未采伐样地,受皆伐干扰的样地的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升高最为明显,平均值为未采伐样地的1.47和1.12倍。两者表层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均能很好地拟合成球状模型;皆伐扰动并未使土壤养分的空间自相关度降低,空间自相关性引起的异质性占总异质性的75%以上;采伐干扰使磷、钾养分的变程减小(分别降低26.5%和27%),林地养分呈现出中小尺度的空间变异特征;通过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分析得出:对沙柳灌木林进行区域性皆伐的抚育措施,可使林地的土壤环境得以改善,利于沙柳林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4.
米槠天然更新次生林皆伐火烧后初期土壤呼吸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RGA法(所用仪器为LI-8100)对福建三明米槠天然更新次生林皆伐火烧后初期土壤呼吸日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皆伐火烧后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趋势呈单峰型,呼吸速率在11:00~13:00之间达到最大值,而在3:00~7:00达到最小值.火烧地土壤日平均呼吸速率(5.59μmol.m-2.s-1)显著高于对照地(2.27μmol.m-2.s-1)和皆伐后保留采伐剩余物地(2.30μmol.m-2.s-1).皆伐和火烧后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幅度增大,尤以火烧地的最为明显(达134.6%),分别比皆伐样地(88.0%)及对照地(53.3%)高54.6%和81.3%.不同处理方式土壤呼吸与温度(5 cm土壤温度、气温)、土壤含水量的关系采用双因素模型(R=aebTWc)拟合结果优于仅考虑温度或土壤含水量的单因素模型.火烧地Q10值明显高于对照地和皆伐地.  相似文献   

5.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征候之一,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在临床上外感咳嗽更多见,其病位在肺,是由外邪袭肺导致的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但其它脏腑的病变也会影响到肺,从而引起咳嗽,所以《素问.咳论篇》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威廉斯《红色手推车》一首短诗的简要评析,粗浅探讨了诗人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和感官经验的诗歌观。  相似文献   

7.
晚清学者谭献在学术上既宗仰常州庄氏的今文经学,而又拳拳尊奉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他主持刊刻的浙江书局补刻本<文史通义>,对章学诚思想在晚清的广泛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谭献的学术思想中,"天下无私书,天下无私师"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学术主张.通过考察谭献的该学术主张和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官师合一"说的关系,可以从一个角度察看章学诚在晚清思想史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宗羲的经济思想从三个方面展示了晚明儒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第一,他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首次从哲学高度肯定了工商行业在未来理想社会中与农业一道,居于本体地位;其次,他与同时代人所提出的货币思想,其实反映了要求建立统一货币等价物的货币学思想;最后,他提出要改革吏制与保护富民的思想,暗含了对传统国家法权的合法性的质疑.其经济哲学的根本价值诉求是国民财富的增值而不是一姓国家的财政增收,以托古的方式表达了对新社会的憧憬.  相似文献   

9.
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将甘肃医学院收治的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35例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35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进行分析。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A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对冠心病患者分别实施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其中瑞舒伐他汀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章学诚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其对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目录学理论和方志学理论的巨大贡献,学界多有论述,而有关其历史文献学思想却鲜有涉及。本文通过研读其代表作《文史通义》和《校雠通义》,从中国历史文献的起源、范围、类别三个层面,对章学诚历史文献学思想略作梳理,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刂剖芾砟J浇锌獯婀芾?方法可行,效果良好,能使药品的库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0海峡药学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121-122R95E0795E;E079_5卢静;117-118论中药质量控制的标准化陈洁;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福州350002中药;;质量;;标准化;;现状;;发展本文从中药质量标准化的现状及发展方面进行了论述,我们如何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汉语中,“和”只作为普通名词、动词使用。与此不同的是,“和谐”古又写作“龠禾龠皆”,与笙类竹管乐器及上古“乐教”有关;“和”“同”二语自春秋已有精细的分辨,由子学背景而言,实标示了道儒两派截然相反的学术方向。由此而论,“和”在音乐术语与哲学范畴二方面,都积淀着丰富的内涵。它一方面反映出庄子所称“技进于道”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刘歆所称天下学术皆出于“王官”的史实。  相似文献   

13.
太康元年,西晋不出三月而一举灭吴。其实当初西晋伐吴之时,并非是一帆风顺。伐吴的策略,是羊祜最先提出的,在他殁后,由张华,杜预,王睿等人继成其事。而贾充,荀勖和冯沈等人则从开始就极力反对,幸亏张华,杜预等人的积极努力和武帝的坚持支持,伐吴才得以最后成功。只是在伐吴问题上意见一致的张,杜,王三人并不能称之为一个党派,他们不是一贯结合在一起的贯充一党的对手。所以,在伐吴之后,他们不但并未因伐吴之功受到重用,反而遭到了疑忌,排挤甚至底毁。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元气自然论者,王充提出了"万物之生,皆禀元气"的命题,一面强调"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一面指出天地是含气之自然。在此基础上,他沿着元气自然的思路解释天地生人以及人的命运,在反对天人感应和谶纬迷信的同时,走向另一种迷信。  相似文献   

15.
二千年来,对<诗经>中的许多篇章纷纷无定解.特别是<伐檀>一篇更是众说纷纭.事实上对此诗的解释大多偏离了其真正的主题,而此诗的基本主题是劳动者歌谣,它是一首赞美心中情人的爱情诗.并不是如汉代治经者及后代学者所说的怨刺诗,也没有什么的社会批判倾向,仍然是<诗经>基本主题--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具体表现,是中国奴隶社会风土人情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16.
轮伐期的概念;确定轮伐期的依据,主要有影响轮伐期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确定轮伐期的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从转化培养基、接种重、底物添加时间、底物初始浓度和底物添加方式5个方面研究了菌株Streptomyces sp.108转化美伐他汀(底物)的能力,并在2.5L发酵罐上探索了最适的底物运行浓度。结果表明,适量增加底物浓度,尤其是阃歇性添加底物,能够提高普伐他汀产量;当底物运行浓度在4.50mg/L左右时,转化率可达55%,普伐他汀终浓度可达1088mg/L.  相似文献   

18.
船山继承先秦儒家“致中和”的思想,在美学思想上提出了“美在中和”的命题,具体在论述诗词意境中情景关系时认为应该“妙合无垠”,即客观的自然美与主观的情志美得到和谐统一。从对他的诗词分析中可以看出它们情景契合表现出的和谐美。在表达方式上船山对情景关系的处理安排,灵活多样。学习和研究船山关于情景契合和谐美的理论与创作实践,对于创造出当代诗词精品以适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仍然有它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讨论:第一黄宗羲有没有民族气节?他的《明夷待访录》究竟为谁而作?第二,黄宗羲是否朱明孤臣?他的思想是否地主阶级在野派的回光返照?第三,黄宗羲的主张是否曾产生启蒙作用?能否把他的政治思想看作民主思想的萌芽、新时代的曙光?作者通过对黄宗羲写作的两篇著作《留书》和《明夷待访录》的比较分析,对谢刚先生在《<明夷待访录>与清初文字狱》一文中提出的全盘否定黄宗羲的观点进行了全面反驳,并从正面论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杨红  姜虹 《遵义科技》1998,26(2):17-18,11
试验结果表明:桑树夏伐后施肥时间不同,桑树单株新梢枝条长度,单株有产叶片数和处理小区间桑叶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平。施肥时间偏早,桑树发芽抽条速度加快,单株新梢枝条增长,有效叶片数多,桑叶产量相应提高,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