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域相接、文化同源,广州与佛山的携手,如今已由民间自发演变到政府行动,由学者理论上升到国家战略。从最初的“广佛经济圈”到目前的“广佛同城化”,历经八年的孕育终于开出繁花。2009年,可谓“广佛同城化”的元年,而接下来的201O年,广佛合作将再度升温,我们也将感受到更多的变化与惊喜。  相似文献   

2.
正广佛(佛冈)产业园(以下简称"广佛产业园"或"广佛园")位于清远市佛冈县汤塘镇,是广清产业共建、广清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园区,总规划面积25.9平方公里,首期规划面积11.2平方公里。2018年1月12日,广州开发区与佛冈县签订《共同开发佛冈汤塘园区合作协议》,采取"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开发模式,把广佛产业园纳入省重点项目和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范围。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广州佛山两市之间有浓厚的文化渊源,经济相融,通过政府主动联合,推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惠及全民"的原则,以公共文化设计的均衡发展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配置,从而使广佛两市居民共享"文化福利",培养市民素质,提升广佛同城化整体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4.
软实力时代的民族文化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我们提升软实力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是中国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我们应积极提倡文化自强、文化自尊、文化自觉、文化自立、文化自新的精神,推进民族文化的维系、传承、积累和建设,以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广佛同城化与珠三角经济一体化要求高校科技资源一体化,高校科技资源整合共享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立足科研设备共享共用不足的现状,高校科研设备的区域共享平台建设需进一步明确共享思路,谋求区域整体效益最高;创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技术和管理队伍专业水准,为实现共享提供信息和人才支撑;建立优质科研设备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实现区域科技资源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对"文化软实力"作出合理界定,关键在于要对它进行多维度的全面透视:第一,把握行为层面,要把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资源或文化产品区分开来。文化软实力体现为行为层面的一种能力,是主体对对象的行为施加影响以实现自己利益的能力。第二,把握资源层面,要理解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或文化产品都具备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只是文化生产力中价值观层面的、具有内驱力的、"软"的方面。第三,把握构建层面,要懂得价值观层面的文化本身并不是软实力,价值观成为软实力是需要条件和环境的。根据对把握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几个维度的分析,从行为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对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分别作出了界定。  相似文献   

7.
同城高校联合模式是指分布在同一城市内的各大学之间建立的教学联合体,这种区域内校际间优势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的实现,可以有效促进同城高校的共同发展和城市文化的进步,适应了提高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的需要。本文对同城高校联合模式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及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化符号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资源的凝结式标示,是经过时间洗涤之后沉淀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华。文化软实力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文化特性而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其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文化符号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对文化符号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张承欢 《科技信息》2012,(2):101-102
文化软实力是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衍生出来的一种柔性力量,但又与奈的"软实力"概念有着巨大的差异。奈的软实力理论实际上是为美国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目的是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底蕴向世界展示"中国品格"和改善自鸦片战争以来被世界扭曲了的中国形象,而不是为了炫耀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并强迫外部接受中国文化。可见,中国文化软实力是真正的柔性实力。一国的文化软实力基于该国的文化资源,但并不意味着一国的一切文化都是该国的软实力,只有当一国文化产品在对外传播中能够被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主动接受时,这种文化才直接转化为该国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正式吹响了文化振兴的号角,文化是构成民族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民族国家发展壮大的重要社会资源。廿一世纪,发展国家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发展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构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素主要包括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国民素质和国家政策.其中,文化资源是基本要素,文化产业是关键要素,国民素质是根本要素,国家政策是能动要素.四个要素相辅相成,相互渗透,通过国家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纽带,形成一种有机的结构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