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和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不断增长,路面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养护维修工作日益繁重。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磨光、露骨、错台等病害,为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以旧水泥路面作为刚性底基层,加铺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再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结构形式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关键作用是减少或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防治反射裂缝通常采取铺筑沥青碎石柔性基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和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不断增长,路面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养护维修工作日益繁重。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磨光、露骨、错台等病害,为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以旧水泥路面作为刚性底基层,加铺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再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结构形式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关键作用是减少或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防治反射裂缝通常采取铺筑沥青碎石柔性基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国高等级公路半刚性路面的早期破坏形式入手,分析了半刚性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半刚性路面早期破坏的根本性措施——采用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改善路面结构组合。通过对国外主要国家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分析,提出了我国三种柔性路面结构组合,并给出了我国沥青稳定碎石基层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标准和密级配沥青碎石级配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焦平均 《科技信息》2007,(3):231-132
从我国高等级公路半刚性路面的早期破坏形式入手,分析了半刚性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由此提出了解决半刚性路面早期破坏的根本性措施——采用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改善路面结构组合。通过对国外主要国家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分析,给出了我国3种柔性路面结构组合,并给出了我国沥青稳定碎石基层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标准和密级配沥青碎石级配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樊庆竹 《河南科学》2014,(3):400-404
汽车刹车引起沥青路面的破坏越来越多,沥青类路面损害越来越严重.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选取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建立沥青路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数值分析.主要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特点,分析车轮制动行为作用路面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车轮制动作用下半刚性路面的应力、垂直位移等大大增加,路面的疲劳破坏增大.同时,对沥青路面破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使用寿命的原因,很多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达不到当初所设计的使用性能要求,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加铺沥青层的技术改造措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加铺沥青层施工中,出现的种种质量问题,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非荷载裂缝的病害,通过对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横向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对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进行探讨和加强施工控制措施,以减少面层非荷载反射裂缝的数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非荷载裂缝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二级公路路面以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半刚性基层大多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和二灰稳定碎石.探讨二灰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及配合比设计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运华 《科技信息》2008,(31):119-119
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随着它的应用和推广,其病害也随之出现,如干缩、温裂引起严重的裂缝,并反射到沥青混凝土面层,使路面的透水性随之加剧,加大了道路的维修费用,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寿命。为解决这一病害,本文就此谈谈无切缝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沥青混凝土路面成为主流,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刚度小,荷载分布能力弱,需设基层作为沥青路面的主要承重层。公路及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底基层、基层中半刚性类型占很大比例,半刚性基层由于其特殊的承上启下的联接作用,使得它在施工中的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基层施工控制尤为重要,半刚性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是路面整体质量的关键环节。本论述通过近年来的施工经验对半刚性基层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半刚性基层在沥青路面使用过程引起的裂缝破坏,使其在高等级公路中的适用性受到质疑的问题,通过设置级配碎石和沥青碎石过渡层使半刚性基层的层位实现向下放置,实现了改善半刚性基层受力和减少裂缝的目的。采用ANSYS计算设置不同厚度的级配碎石和沥青碎石过渡层,分析路面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基层厚度变化时轮隙中心的受力情况,以考察适宜的半刚性基层层位和厚度。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厚度为12~15cm的级配碎石层和厚度为25~35cm的半刚性基层、或设置厚度为10~15cm的沥青碎石层和厚度为20~30cm的半刚性基层这两种结构,完全可以满足控制路面结构开裂的指标要求;能减少路面结构出现裂缝,延长沥青路面的结构寿命。  相似文献   

12.
王赓  裴海娜  邱军廷 《科技信息》2010,(19):I0295-I0295
在当今的公路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作为重交通量高等级公路的半刚性基层,被广泛应用。但水泥稳定碎石容易出现干缩裂缝这一问题一直困绕着广大公路建设者,也成了一个常出现的质量通病,往往导致沥青面层施工后,出现反射裂缝,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本文结合平顶山叶舞高速路面二标的施工实例,谈一下用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防止半刚性基层出现干缩裂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柔性基层,它的应用可以克服半刚性基层的不足,明显地改善了路面的收缩裂缝的反射缝,更为有效地解决了半刚性基层因不透水而造成路面破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张拉推移试验,推断混凝土路面板与沥青表处基层的接触状况,分析了沥青表处及半刚性基层对混凝土面板的约束作用,为理论研究及工程实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抗车辙柔性基层耐久性沥青路面车辙疲劳影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柔性基层的车辙问题,从车辙破坏机理出发,采用英国壳牌设计软件及剪应变、弯拉应变、路基顶面压应变3个代表性指标,通过大量分析计算,得到了结构层厚度、模量等因素对抗车辙柔性基层耐久性沥青路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抗车辙柔性基层耐久性路面面层总厚度应不小于18cm,半刚性底基层厚度应不小于15cm,但半刚性底基层厚度的增加会引起中、下面层层内剪应变的增加,对抗车辙不利,不宜过大,面层和基层总厚度宜大于40cm;中面层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能明显增强柔性基层耐久性路面的抗车辙和疲劳性能;设计合理的抗车辙柔性基层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柔性基层及其下层发生疲劳破坏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路面结构层也在不断改进,半刚性材料被广泛用于修建高等级公路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建或改建的高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早期损坏现象,如何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及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从水泥稳定碎石的形成机理、技术及施工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道路基层采用的机构类型绝大多数为半刚性结构。半刚性基层强度和刚度较易控制,能满足设计荷载和交通量的要求,但半刚性基层易产生裂缝和网裂,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又会沿裂缝渗水在沥青面层长生唧浆,最后产生网裂和坑槽,既影响路面美观和行车舒适,又会增加养护费用和减少道路使用寿命,研究如何预防半刚性基层裂缝和处理路面反射裂缝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道路路面建设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材料就是沥青混凝土,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几乎全部使用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有着坚固、耐用的优点成为了路面施工的主要材料。经济的发展,私家车辆的增多,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缩短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会产生开裂、剥落、水破坏等情况,这些会影响到路面的质量,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韩国雄 《科技信息》2009,(2):256-257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极大地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年限,本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几种主要形式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新建的高等级公路的结构形式主要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据统计,我国的绝大部分高等级公路都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刚度大,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半刚性材料层是压缩性很小,基层有板体效应提高了路面结构的整体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