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科技创新是推动北京冬奥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以分析北京冬奥会绿色科技创新为切入点,系统研究北京冬奥会生态文明遗产概念界定,对遗产的结构体系及价值做出系统阐述,最后提出传承和发展北京冬奥会生态文明遗产的思考.认为要传承与发展北京冬奥会生态文明遗产,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中国方案;要传...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及发展模式,它是在反省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严重错误的基础上,研究和发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且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和内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撑及其实践过程中的有力保障。该文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重新审视分析科技创新的意义及作用,粗提出建立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模型,把经过该评价系统模型筛选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社会、经济、人及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桂英  刘晨 《科技信息》2011,(24):48-48
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加快了科技发展观的变革,促使着绿色科技观的形成和发展。尽管在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和解决中,对科技的作用存在两面性,但毋庸置疑的是生态危机的解决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既离不开科技进步又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约束,绿色科技的建设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诸多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通过确立绿色的科技价值观、加快绿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建生态化科技体系、构建完备的绿色科技法律体系、加强相关知识的全民普及力度,寻求有利于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科技发展之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4.
运用科技进步提供的物质技术手段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中国亟须实现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型,以构建人与自然积极平衡的物质技术基础,推动文明向自觉发展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张瑞 《创新科技》2013,(1):42-44
<正>在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被首次单篇论述。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重复西方国家若干年前的道路,环保形势不容乐观。而河南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资源环境矛盾的集中期,环境问题的高发期,因此以科技支撑节能减排的任务更加艰巨。新时期,河南省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下一步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工作如何深入开展?为此,本刊特意采访了河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张芳处长。  相似文献   

6.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从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性论证绿色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从绿色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作用分析绿色科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与核心动能;最后从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中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科技之路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7.
科技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各种问题。为此,解读传统科技价值观及其产生的生态危机根源,从生态文明和科技进步的关系中构建大学生科技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从生态文明视角探析了大学生科技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珠江流域科技与文明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研讨会上"高手,"云集,新老相承,研究方法多样,议题涵盖冶金、铸造、农学、手工艺等诸多内容,促进了珠江流域科技与文明研究的交流,推动该区域科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科技文明研究中心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建的非法人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机构,成立于2006年3月。该中心是为了继承和发展竺可桢、李约瑟、薮内清等前辈开创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学统与事业,保持和扩大该所在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史研究领域的学科优势,凝聚和培养更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12(3):F0003-F0003
中国传统科技文明研究中心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建的非法人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机构,成立于2006年3月。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前,中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文明中心,把西方人笼统地称为"夷",即野蛮人。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是世界文明中心这一政治神话。在向西方学习技术、经济、制度的同时,一些中国人提出中国具有道德文化的优越性,这些优越的道德文化甚至可以拯救世界。急于恢复世界文明中心的意识或潜意识驱使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人做出脱离现实的改造中国的设计。中国成为世界文明中心要经过若干代人的长期努力。  相似文献   

12.
人们通过科技发展支配了自然,发展出了现代世界。但是作为现代文化基础的科技文化是否天然合理,科技文明的合理化限度在当代都成为了突出的问题。我们依靠科技完成现代化和兴起科学发展观,都需要对科技文化及科学理性进行深度反思以构建创新时代的科技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27(2):181-181
2006年3月17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传统科技文明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研究所举行。该中心是为了继承和发展竺可桢、李约瑟、薮内清等前辈开创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学统与事业,以满足科技文明时代史学建设的新需求而设立的。中心将按照史学研究的价值理论与方法开展相关学术研究,通过设立研究课题、翻译、出版、展览、组织学术性与普及性活动等方式,提高研究水平,促进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人才,并为社会提供本领域符合时代精神之文化产品。该中心是所属的非法人学术研究与活动机构,下设国际理事会(理事长何丙郁)、学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如何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为此,我刊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我们倡导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同时,还应当大力倡导、积极发展科技文明。这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上述三大文明的现代基础。用马克思话说: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它抽象地表现了这一发展总过程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第421页)。"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财富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版第31卷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农业文明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科学技术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科技的发展.从先秦诸予《论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大学》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本和求故,《老子》的道法自然,到明清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促进了农、医、天、算四大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成就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居于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几百年以来,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国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农业文明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科学技术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科技的发展.从先秦诸予《论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大学》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本和求故,《老子》的道法自然,到明清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促进了农、医、天、算四大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成就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居于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几百年以来,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国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的飞速发展和文化的缓慢变化发生了矛盾。百年来,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主流观点曾经出现多次反复,至今缺乏系统的反思,成为当前学术界发挥科学创新潜力的一大障碍。本文从历史回顾和中外比较入手,提出当现代科学在欧洲产生时,中国曾坐失参与的良机;当试图引入西方科技时,又因为方向错误遭受失败,结果使得科学成为西方的特色和东方的弱点。东西方差异的根源在于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不同属性,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古希腊和春秋列国的2大源头。当今世界上这2大文明的经济基础正在消失,新时代的科技发展必将产生新型的全球文明。呼吁从历史反思入手,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争当国际学术界铸造全球新文明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的经典阐述,对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应是道德文明的表率,应知荣辱、懂文明,严格要求自己。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新旧道德观、价值观的撞击和冲击十分激烈,科技界也并非一片净土,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重复发表论文,在科研活动和科技成果评价中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这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少数现象和少数人行为,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极大,我们必须坚决杜绝,不能任其泛滥,否…  相似文献   

20.
西方文明的起源与特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东西方的学者习惯于将古希腊文明视为西方文化的源头。其实,真正的源头应是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但它并非原生文明,而是在埃及农业文明与西亚商业文明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次生文明。而西方文明则是一种在游牧文化骑马民族的反复冲击下,主要继承和发扬了游牧文化集贸易、掠夺、殖民于一体的骑马民族传统,由原始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商品文化、农耕文化杂交而成的海洋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