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本祯 《科技资讯》2011,(35):98-98
文章介绍了岩巷在穿越特厚煤层的施工中,采用锚网、锚索+喷联合支护所取得的支护效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在峻德煤矿一开拓区施工的二水平北21—23层一二区重车线穿煤层中的应用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快速回撤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405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回撤工艺,在大采高工作面条件下,回撤通道的顶板采用锚带网和锚索联合支护,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节省了回撤材料和时间,对本矿或者其它矿井的工作面回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在松软破碎煤体中施工大断面硐室时,对普通施工法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大胆而实用的创新,尤其在支护环节上创造性地采用了锚网喷+钢筋托梁+锚索+双层配筋混凝土砌碹联合支护,研制使用了树权形碹胎,在滑轨上滑动碹胎等方法,保证了施工的安全、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分析了预应力锚索—锚网联合支护技术的机理,指出了联合支护技术的效益,并提出了对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综放工作面锚网支护收尾技术的现场应用,讨论了综放工作面锚网收尾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与施工工序,通过与传统收尾工艺的比较,简述了锚网支护收尾工艺的优点,指出锚网支护收尾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收尾维护费用,为矿井工作面收尾探明了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我矿在煤巷锚网支护技术方面注重现场调查研究,充分吸取国内外锚杆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积极采用新工艺和新材料,使锚网支护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应用了锚网和锚索支护技术,大大拓宽了锚网支护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根据工作面开采地质条件和安装回撤要求,采用锚网锚索联合支护,实现了工作面安装及回撤刷扩无坑木支护,既降低了成本,又达到了安全可靠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联合式支护施工工艺,进行对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对松散破碎围岩的试验研究,设计并确定支护工艺参数以探索该矿在软围岩条件下的支护改革。  相似文献   

10.
以镇城底矿为例,分析了锚-网-梁+锚索联合支护技术的机理,提出了对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姚志钟 《科技资讯》2011,(31):122-122
偃龙煤田"三软"煤层,煤巷交岔点受顶板压力和巷帮侧压的影响变形严重,采用U型钢棚+锚索+锚网+锚杆的联合支护技术进行加固,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风 《科技信息》2010,(21):406-407
根据锚杆、锚索支护原理,通过实践分析了锚网索桁架支护在松软煤层沿空掘巷中的设计应用及施工技术,并对其矿压观测及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贺龙祥 《科技信息》2011,(23):377-378
本文首先通过FLAC2D数值模拟,证明了回撤方案的可行性。回撤工作面的顶板采用锚带网和锚索联合支护,在保证回撤安全的基础上,减少人力和材料的应用,节省回撤时间,具有很大的经济技术意义,对本矿和其他矿井综放工作面的回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锚网索组合支护技术的工艺设计及应用范围,通过该工艺在综放工作面回收通道支护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其可有效地提高支护质量,保证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现场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和复合顶板大断面综采切眼围岩力学变形机制及其转化研究,提出了复合顶板综采工作面巷道锚网锚索耦舍支护设计方案。施工结果证明其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安全上是可靠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安静 《科技资讯》2013,(2):99-99
本文主要研究了开拓巷道在受到近距离煤层采动动压的影响下,开拓巷道采用锚索加锚网的联合支护的设计方法和效果。这样的联合支护技术的使用拓宽了锚杆支护在开拓巷道的适用范围。除此之外,该支护设计方法也可以在类似情况的特殊地段使用。  相似文献   

17.
郭云霞 《科技信息》2012,(6):399-399
为确保松软岩层的巷道支护质量,降低巷道的维修率,通过对松软岩层的岩性分析、支护方案的比较选择以及对锚网喷+U型钢+锚索+注浆联合支护的应用实践,有效地控制了围岩的变形,确保了支护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障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为软岩巷道的支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软岩大断面交岔点支护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岩大断面交岔点支护和施工困难的特殊性,实例分析软岩巷道变形特点,结合软岩巷道锚网、锚注、锚索支护理论,提出了针对软岩大断面交岔点的"三锚"支护设计和反向正台阶法施工技术.承载力验算及现场变形实测结果表明,该支护设计和施工技术可控制软岩大断面交岔点的围岩变形,支护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技术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仲英 《科技信息》2012,(3):529-529,522
在处理巷道大面积冒顶区时,葛泉矿巷修队大胆采用锚网、锚索联合支护技术代替传统的木垛充填下棚式支护技术,成功处理了两处大面积的冒顶区,结果显示:不仅支护成本低、巷道抗动压效果明显,而且杜绝了巷道的后期返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传统吸能锚索不能解决超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的问题,首次提出将NPR锚网索支护体系应用于超大断面隧道支护措施中。本文依托侨城东路隧道东线标准段为工程背景,通过实地勘察,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从围岩岩性,物理力学特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方面,揭示了侨城东路隧道围岩大变形机理;通过室内试验得到NPR锚索物理力学特性并构建本构模型;再利用Rhino软件建立隧道以及初期支护模型、FLAC3D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无锚索、PR锚索、不同排距NPR锚索4种方案围岩应力、位移、变形破坏规律。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进行室内相似比物理模型试验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NPR 锚网索支护体系相比普通锚网索支护能够有效的控制超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不仅为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工程的施工及初期支护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类似条件隧道的围岩变形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