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杜超  李增生  郭红霞 《河南科学》2009,27(11):1409-1410
分析了与滞环相结合的空间矢量PWM的基本控制原理,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主电路控制中.利用Matlab6.5/Simulink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有源滤波器在任一时刻输出的补偿电流能实时地跟踪指令电流.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方法,设计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其产生预期的补偿电流。应用MATLAB的电力系统模块对整个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仿真研究,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电网中瞬态变化的谐波与无功电流,实现精确补偿,使电网电流得到改善。通过对电网电流、负载电流和有源滤波器的输出电流进行FFT分析,结果表明有源滤波器达到了预期的电流补偿效果,有效地抑制了电网谐波,显著改善了与电网连接处的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应用于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三相四桥臂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基于零序电流解耦的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分析了零序电流解耦的原理,设计了控制系统.该方法有效地解除了第四桥臂和前三桥臂的耦合,对中线电流进行独立补偿,与三相三桥臂的控制方法兼容,简单易行,易于对三桥臂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改造后应用于三相四线系统.仿真分析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基于零序电流解耦的预测电流控制可使有源电力滤波器获得更好的补偿性能,电源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和中线电流正负峰值均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容错三相四开关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补偿性能,提出一种改进型三相四开关有源电力滤波器的SVPWM控制方法。与传统SVPWM控制方法以电流误差量变化率为控制目标不同,该方法以误差电流最优为控制目标,首先计算出实时基本电压矢量,然后结合指令电流和误差电流计算出最佳输出参考电压,使控制目标电流误差量减小至零,相比传统SVPWM控制方法,该方法能有效降低三相四开关有源滤波器输出电流与指令电流的误差量,提高谐波补偿性能,同时易于DSP数字化实现,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容错三相四开关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补偿性能,提出一种改进型三相四开关有源电力滤波器的SVPWM控制方法。与传统SVPWM控制方法以电流误差量变化率为控制目标不同,该方法以误差电流最优为控制目标,首先计算出实时基本电压矢量,然后结合指令电流和误差电流计算出最佳输出参考电压,使控制目标电流误差量减小至零。相比传统SVPWM控制方法,该方法能有效降低三相四开关有源滤波器输出电流与指令电流的误差量,提高谐波补偿性能;同时易于DSP数字化实现,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瞬时无功补偿理论,对以三相全控桥整流器为负载的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三相平衡负载还是三相不平衡负载,用有源电力滤波器来补偿无功电流和抑制谐波电流都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电流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糊控制技术在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以及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正方兴未艾。该文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实际所发出的补偿电流与指令电流之间存在的误差,提出了电流环采用带自调整因子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对补偿电流进行实时跟踪控制的方法。在分析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目标后,并结合有源电力滤波器的非线性结构特点,研究了该模糊控制器的结构以及模糊控制器的实现。最后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包,对带有整流负载的单相电网系统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智能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谐波抑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单周控制的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只能同时补偿谐波和无功电流、且要求电源电压无畸变的情况,利用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和无功分量检测方法,将单周控制作为电流跟踪控制,在推出控制方程和控制电路的基础上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在电网电压存在畸变的情况下,采用该方案的有源电力滤波器补偿效果良好,而且可以根据需求实现灵活补偿.  相似文献   

9.
陈朝学 《科技信息》2009,(29):I0434-I0435,I0450
分析了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畸变电流检测方法和补偿电流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仿真模型;分多种情况对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动态仿真,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晓雷 《科技信息》2011,(21):I0100-I010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包括电流控制和功率控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流控制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文章采用基于虚拟磁链的不定频直接功率控制,理论分析了基于虚拟磁链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原理,电压矢量扇区判断与开关状态选择的方法,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该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典型的三相整流电路对电网产生的影响,研究易于数字化的电压空间矢量预测电流算法,将其应用于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内层跟踪控制中,给出一种补偿功能较为完善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及其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电压空间矢量预测电流控制技术用于并联有源滤波控制可以明显改进补偿的动态性能,提高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力有源滤波器是目前公认的改善供电质量的有效方法,考虑生产成本及运行成本,采用无源加有源综合补偿的方式是最为合理的方法。在此方案中使用电力电子器件的有源滤波器部分功率不必很大,可使用小功率器件设计电路。因此在大功率电力电路中如何保护电子器件显得尤其重要。从保护电力电子器件的角度对一种使用IGBT(Insolate Gate controlling Bipolar Transistor)的电力有源滤波电路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改进型直流侧有源电力滤波器参数设计及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直流侧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输出不可调压和控制电路较复杂的特性,提出一种输出可调压的改进型直流侧串联型APF拓扑。从理论上分析了改进型直流侧串联型APF电路拓扑和基本工作原理,根据电路功率因数预调节原理,给出了主电路参数设计方法。利用零极点配置法对电压环和电流环进行了设计。同时主电路功率开关采用同频率控制,进一步简化控制电路。与并联型APF相比,该拓扑简化了主电路结构,进一步减少有源开关的数量,具有输入电流谐波低、功率因数高、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宽、成本低等优点。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拓扑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用手工求解描述高阶动态电路的微分方程初值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在MATLAB环境中编程运行可以快速给出高阶动态电路的时域数值解,必要时物理建模和数据拟合还可以得到解析解。高阶动态电路问题的MATLAB程序解法,通用性强,程序设计简单,对电路阶数和信号源几乎无限制。实例展示列写高阶动态电路状态方程的技巧,编写MATLAB程序给出状态方程数值解及可视化输出的关键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对谐波抑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串联型电力有源滤波器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并对研制的串联型 A PF实验样机的控制方法及其电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串联型 APF对电压型谐波源负载具有良好的谐波抑制作用。在实际应用中 ,串联型 APF既能对单个大容量电压型谐波源负载进行补偿 ,也能对多个小容量电压型谐波源负载进行集中补偿。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三相四线制四桥臂有源补偿电路,针对三相系统对谐波电流快速与准确检测的要求,应用一种结合传统ip-iq和同步检测的新型检测方法来实现对谐波电流的检测,从而达到APF电路中输出电流对指令电流追踪的准确性和快速性要求,结合无差拍控制,实现三相四线制APF准确快速的补偿。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新型检测法可以准确的对三相四线制系统进行有效快速地补偿,并且能有效改善中线电流。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印刷电路板(PCB) 上高速信号线与电源线间的串扰问题,提出了运用简洁的RC 低通滤波网络减小互连线间串扰的方法.在分析串扰抵消原理的基础上,对传输电源信号的互连线终端串接一阶RC 低通滤波电路网络,对来自于干扰线上的串扰信号进行滤波,从而减小串扰来保证电源信号的稳定;通过理论分析,给出滤波电路中 RC 取值的近似计算公式.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方法在频率低于660MHz 时,可使串扰减少10dB 以上;当频率范围为660M ~ 1. 22GHz 时,串扰减少6-10dB;当频率范围为1. 23G-3G 时,串扰减少2-6dB.本文提出的方法与传统通过使用物理结构减小串扰的方法相比,串扰减小的效果比较明显,且电路易于实现,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8.
提出将改进的七段式SVPWM算法运用于三相四开关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TFSSAPF),并设计比例积分和快速重复控制并联的指令电流控制系统.文中SVPWM算法在传统clark变换基础上,基本电压空间矢量通过坐标旋转方法使之与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坐标轴相重合,简化了参考电压矢量扇区判断和合成参考矢量的相邻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量.仿真结果证明该SVPWM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所设计的指令电流控制系统能优化APF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直流侧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单周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单周控制(one cycle control,OCC)因其控制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控制。目前单周控制技术主要集中在并联型APF的控制中,而对单周控制应用于串联型APF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文中将单周控制理论应于直流侧串联型APF,通过对其主电路工作原理的分析,导出了用于DC(direct current)侧串联型APF的单周控制数学关系,并建立了控制方程。仿真结果验证该理论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压电被动振动方法中分支电路参数环境适应能力差、电路复杂和压电主动振动方法需要较高输入功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电容压电分支电路和小波变换自适应算法的振动主-被动混合控制策略.文中阐述了这种主-被动混合振动控制方法的原理,分析了被动控制效果、主动控制电压与负电容参数的关系.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主-被动混合振动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结构振动,其控制效果优于单独的主动控制或被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