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棉花生产常受到棉铃虫、春旱、夏涝和倒寒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棉花生产中存在品种混乱、种植密度偏小、缺乏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等问题,严重影响棉花生产.天津市蓟县针对上述问题,在棉花生产上,以增密为中心,结合整枝灵、缩节胺化控高产栽培,总结出“一选、六改、  相似文献   

2.
山东棉花机械公司是山东省供销社联合社直属公司,以棉花机械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为主,拥有3个子公司、1个印刷厂、6个联营厂、若干个协作厂家的集“科、工、贸”为一体的集团企业。多年来,企业依靠技术进步,以农业为依托,以棉花加工升值为己任,以“新产品开发”和“加强企业管理”这两大法宝,不断开拓市场,由一个只能生产简单机械和配件的小厂发展到在全国同行业具有领先地位,能够研制、开发、制造具有国际90年代先进水平大型成套棉花加工设备的集团型企业。目前公司拥有职工572人,固定资产原值4019万元,各类通用、专用设备578台(套),专用配件生产线3条,并拥有一支以3名获得政府特别津贴的高级工程师带头的老、中、青相结合133名的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棉花生产技术推广工作,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促进我国棉花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了全国棉花生产技术座谈会,全国三大棉区15个主产棉省(自治区、直辖市)60多位棉花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及企业的代表参会。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十年来,我国的棉花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善,近年来在棉花流通领域,忽而“抬级抬价”抢购,忽而“压级压价”停收,出现了“棉花大战”的不正常现象。不按质量标准进行贸易,是当前“棉花大战”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它已经成为影响棉花生产和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这种状况已引起了各级领导、决策机构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这里,笔者仅从棉花流通中执行质量标准的问题谈谈对流通体制改革的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改革目前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和方法是生产上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试验采用棉花不同的无土育苗方法和不同溶液配方,比较了对棉花生长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培、蛭石和珍珠岩三种培养方法中,以水培方法为最佳。在三种不同溶液培养配方中,2号配方最适于棉苗生长。  相似文献   

6.
兵团是我国较大的高品质棉花生产基地,为提高棉花生产要素投入效率、增加棉花产量,使棉花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兵团农户棉花生产要素投入的微观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兵团棉花生产要素投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兵团棉花种植面积、种子、滴灌和水费投入对棉花产量有显著性正向影响;地膜、化肥和农药投入对棉花产量有显著性负向影响;资本及技术因素在长期中对棉花生产有显著影响。为促进兵团棉花产业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棉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延长棉花良种在生产上的使用年限和充分发挥其增产作用,我们曾采用许多技术手段和措施进行良种的繁育工作。1982年国家标准局规定用“三圃制”的方法生产棉花原种。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三圃制”存在问题,提出改良三圃法、众数混选法、自交混繁法、统保分繁法等方法。关于棉花原种不同生产方法的比较,以往多是各单位分别采用不同方法生产原种,其结果仅说明某一方法生产原种的效果。而用同一批基础材料,采用不同方法生产棉花原种的比较试验较少。本研究是以同一批基础材料,采用不同方法生产棉花原种,尔后进行比较试验,测定了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和原种的生产成本,为简化棉花原种生产程序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8.
关于当前棉花播种机发展趋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新疆和兵团农业生产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实现棉花生产的高产量、高效益、高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前棉花生产的主要课题,也是加入WTO以后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提高棉花生产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下面就棉花播种技术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适时地预测棉花的产量对于科学指导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了遥感技术在新疆棉花遥感估产中具体应用.以现代RS、GIS技术为基础的空间调查,同时结合详细的地面调查资料对新疆棉花遥感监测、棉花种植面积计算、棉花估产,系统地介绍了在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产过程,以及基于背景数据的不同土地类型上的棉花产量遥感解译.  相似文献   

10.
<正>棉花具有无限生长的习性,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时间越长,越易夺取高产。而我团属新疆西北内陆棉区之一,其气候特点是:无霜期短,其范围只有137—184天,平均157—160天,≥10℃有效积温3500—3900℃,春季气温回升慢,灾害性天气频繁,终霜期结束晚,不利于棉花早播,生长季节,光热资源多集中于6—8月,为冰雹多发区;秋季温度下降快,初霜来得早,不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特别是不利于棉纤维的生长发育;针对我团特殊的气候条件,在棉花生产中,我们为了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夺取棉花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我们以地膜密植栽培为基础,狠抓化学调控矮化这一关键性技术措施,取得了棉花生产的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11.
<正>棉花生产上要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除选用优良品种外,还必须配合良好的栽培技术.棉花栽培技术中,播种技术是关键一环.只有播好种,达到“早、全、齐、匀、壮”五苗,丰产才有基础.一、播前准备1、土地准备1)选地地膜棉花对土地要求比较严格.应选择肥力高(有机质含量在0.8%以上),速效氮40PPM,速效磷10—20PPM),盐碱轻(总含盐量小于0.2%),地势平,芦苇少,排灌条件好的地块种棉花.土质以轻粘土、壤土、沙壤土为宜.前茬绿肥或小麦复播绿肥最好,小麦、玉米、棉花次之,甜菜、油葵最差.连作三年以上的棉田和病虫害严重的棉田不宜再种棉花,必须轮作倒茬.  相似文献   

12.
新疆棉花遥感监测系统建立的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新疆棉花生产发展过程、重要地位及对新疆经济的影响。由于国际棉花市场的严峻形势,有必要建立新疆棉花生产过程的遥感监测系统,以适应国际、国内棉花市场的变化和需要。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符合新疆棉花生产的实际需要,就目前国内外棉花遥感监测的技术应用与经验也是切实可行的。另外,对新疆棉花遥感监测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埃及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人口约有一千五百五十万,占全国人口总数二千三百二十四万(据1955年官方统计数字)的67%弱。在埃及农业生产中以种植棉花为主,全国有70—75%的农民从事连种制的棉花生产。棉田几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埃及从十九世纪才开始种植棉花,到该世纪末期始大规模发展。但由于埃及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埃及生产的棉花不仅拉力强、带有丝光、纤维长,并且单位面积产量很高,每费丹平均产量为4.7坎塔尔(1费丹合6.3市亩或0.42公顷,1坎塔尔约合45公斤),几乎比我国每市亩平均产量多一倍。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八师棉花生产的技术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机采棉品种选育目标及实行简化栽培技术措施,并针对地膜污染、施肥不合理提出了解决办法,为八师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石河子垦区农业生产紧紧围绕师市党委提出的“突出主业,强技增管,注重效益”的发展思路,以抓科技和精准农业技术为根本,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三个创新,三个注重”为指导,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生态、安全农业。词优结构,突出棉花为主业,加速发展畜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6.
<正>棉花是垦区最有优势的经济作物,增产潜力大、品质好、效益高、销路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要抓住机遇,加快步伐,增强棉花“两高一优”意识,提高科技投入质量(指土地产出率、产投比、劳动生产率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占的比例),建立健全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围绕市场需求,以早熟优质高产为目标,模式化栽培为核心,精耕细作为主体,均衡生产为前提,夺取全苗、匀苗、促壮苗早发,增株减枝促稳健生长,座早桃、防中空、无早衰、增铃重为目的,夺取九四年棉花丰产。概括起来就是强化各级领导“高产意识”、“科技意识”和进一步完善棉花“两高一优”技术措施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河南是个农业大省,棉花是河南省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河南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通过河南省棉花生产特点,棉花生产中忽视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棉花生产进行动态预测,利用经济控制理论,建立棉花生产调控模型,提出最优决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统计了1999—2017年我国棉花机械化技术领域申请专利的情况,并从专利申请趋势、申请人类型、国省分布、IPC技术构成、法律及运营等方面对棉花机械化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加强科研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专利技术交叉许可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提升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农八师150团无霜期短,有效积温3 500℃~3900℃。春季气温回升慢,灾害性天气频繁,终霜期结束晚,不利于棉花早播。生长季节光热资源多集中在6~8月,秋季气温下降快,初霜来的早,不利于棉花生长发育,特别是不利于棉纤维的生长发育。针对150团特殊的气候条件,在棉花生产中,为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夺取棉花生产的优质、高产。在地膜密植栽培的基础上,抓好化学调控这一关键性技术措施,才能取得棉花的高产。  相似文献   

20.
日前,针对制约棉花生产的世界性难题黄萎病,中国农业大学研究成功了转基因棉花抗病抗逆品种,有望从今年开始让天津市郊百万亩棉花生产彻底摆脱棉花“癌症”——黄萎病的困扰。农业专家介绍,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天津棉花种植面积达百万亩,黄萎病发生率高达80%,一般减产在10%左右,严重减产可导致绝收,给广大棉农造成极大损失。培育抗病品种是世界上公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