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08年。在建设创新型安庆进程中,我市科技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项目支撑成效明显,全年共实施国家、省级科技项目54项,获得国家、省1500万元科技经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56亿元;农村科技试验示范彰显活力,在袁隆平院士的支持下,“三期超级稻”试验示范工作成效显著,平均亩产达784.69公斤,“抗虫杂交棉”试验示范呈现新亮点,亩产超过500公斤,创下我国长江棉区单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2.
苏州的粮食生产已连续12年获得大丰收。1997年,在耕地面积比12年前减少15.6%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达到27.98亿公斤,比12年前年均增长5.1%,稻麦相加年亩产达到877.4公斤,其中356.6万亩“当家”晚粳亩产达到581.4公斤,连续7年突破500公斤,为世界所罕见。 回顾苏州粮食连年大丰收的实践,除各级党政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领导外,是充分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必然结果。可以这么说,科技是粮食连年大丰收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2007年,安徽省科技厅等组织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淮中部(安徽)稻麦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再获佳绩,稻麦最高单产分别达到845.3公斤/亩、648.8公斤/亩,为安徽粮食连续4年获馄丰收作出了重大贡献,2007年度全省粮食预计总产将超290亿公斤,创历史新高。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区已成为全省稻麦生产的样板。为全面提升安徽水稻、小麦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一支撑。  相似文献   

4.
缙云县农科所和大洋农技站的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海拔900多米的大洋镇前村、石亭等村,开展了“高山坡地亩产粮双纲、钱双千”技术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效.种植的300亩“春马铃薯/春玉米/生姜/秋蔬菜”一年四熟喜获丰收,平均亩产春马铃薯2096公斤(折原粮419.2公斤)、春玉米387.2公斤、生姜2729.5公斤、蔬菜2500公斤.全年平均亩产粮食806.4公斤(超过“双纲”),亩产值达3254.32元.与原来的春马铃薯—春玉米两熟相比,粮食亩产增12.6%,亩产值增长2.64倍,为高山坡地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合肥科技》2007,(11):14-15
尽管淮河流域遭受50多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由于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省粮食总产今年仍保持在历史高位,水稻单产则连创历史新高。继9月中旬袁隆平院士选育的超级稻“两优293”,以亩产841.6公斤刷新该省水稻单产纪录之后,近日凤台县、天长市农民种植的“新两优6号”和“扬两优6号”高产攻关田,实收亩产分别达到843.7公斤、845.3公斤,再次改写了安徽水稻单产纪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丽水地区袋料香菇迅猛发展,1996年全区袋料香菇达5亿多袋,占用粮田5万多亩,粮菇争地的矛盾日趋突出.为探索菇稻高产、粮钱双丰收的途径,丽水市科委、市农业局和丽水市碧湖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于1995年进行了菇稻轮作课题的试验,目前已获得成功.1996年进行的189.5亩香菇一单季杂交稻“示范方”平均每亩香菇净收入14672元,杂交稻平均亩产534,65公斤,每亩净收入480.5元,全年每亩净收入15152.5元.12.2亩香菇一双季稻“试验方”,平均每亩香菇净收入1.5万元,稻谷两季平均亩产814.5kg,每亩净收入589.17元,每亩全年净收入15589.17元.其中1.72亩攻关田,香菇每亩净收入15762元,两季稻谷平均亩产达965kg,每亩稻谷净收入809元,全年每亩净收入达16571元,已接近“吨粮田”的目标.这项技术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利用冬闲田栽种一季香菇,大大提  相似文献   

7.
1996年列入黑龙江省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共计84项,其中47项由省科委组织实施。据统计,列入计划的30个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已完成25贞,共实现增产粮食21.9亿公斤,增收28.8亿元;列入计划的17项工业项目,目前已完成10项,实现新增产值1.7亿元,新增利税4270万元;节支1.5亿元,其余7项仍在实施中。由于在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中采用了计划推广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手段,从而使一批技术含量高、规模效兰大的项目取得了显著效果。主要做法是:一、发挥政府职能部fi的宏观调控功能,将成果转化纳入政府工作的主干线。对47项科技成果推广…  相似文献   

8.
《安徽科技》2009,(2):32-32
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省粮食丰产工程四年增产400多万吨,增效60多亿元。水稻、小麦两大主体粮食作物主产区23个县建立的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合计实施面积5013.53万亩。“三区”平均亩产525.35公斤,创造了小麦亩产648.6公斤、中稻亩产845.3公斤、双季稻亩产1306.7公斤的百亩连片全省稻麦高产记录。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为什么要研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原则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先导产业,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八五”期间,安徽省通过火炬计划的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4.1亿元,技工贸总收入96.56亿元,利税13.85亿元,创汇1.42亿美元。1996年  相似文献   

10.
陈泰 《安徽科技》2012,(9):24-24
本刊讯9月7日,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2年水稻现场观摩会在巢湖市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部署全省农业科技和粮丰工程工作。各市科技局、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等相关负责同志,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任务团队的科技专家,示范县、种业企业代表等150多人参加了会议。省科技厅副厅长刘明平出席会议并讲话。2011-2012年。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开展了江淮中籼稻、沿淮单季粳稻、淮北旱茬麦、江淮稻茬麦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突破一批稻麦生产关键技术,取得了一大批水稻和小麦的高产典型,粮食丰产科技能力日益增强,为安徽省粮食总产“六连增”做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共实施水稻、小麦“三区一田”1119.75万亩,增收稻麦52.25万吨,增收12.6亿元。  相似文献   

11.
上海星火计划实施12年来,共立项326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12项,地方级项目1767项,总投资58.5亿元,新增产值329.7亿元,新增利税70.54亿元,节汇创汇10.8亿美元,投入产出比为1∶5.6,一批星火技术密集区、密集镇相继建成,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创新为主体,金融为后盾的上海星火计划走过了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从“短、平、快”走向“高、群、外”,进入了技术提升、二次创业、走向世界的新阶段,步入新的辉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省政府1996年着力抓好的14件大事之一的“三个百亿元工程”实施进展顺利,据今年1月初步统计,完成1996年“三个百亿元工程”新增产值利税和技工贸收入58.3亿元,同时八项科技工程启动实施的目标任务已成定局。 “三个百亿元工程”和八项科技工程是省委、省政府1994年决定在全省组织实施的“科教兴皖”的主体工程,其内容为: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3.
市场角     
全国种养之最 1、全国花生第一大县在河南正阳,该县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年产花生果3亿公斤。 2.我国最大的天然胡萝卜素生产基地在内蒙古兰泰生物工程公司,生产胡萝卜素500 公斤。 3.“中国桃李之乡”在湖北枣阳,目前种植面积30万亩,是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项目。 4.黑龙江甘南县成为我国“向日葵之乡”,年种植面积在80万亩左右,年产葵花籽1.5亿公斤。 5.我国最大的彩色棉花种植基地在新疆启动,总投资1.47亿元,将推广种植彩棉40万亩。 6.国内最大的粮食综合加工基地在辽宁大连金州,年加工玉…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为什么要研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原则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武装起来的先导产业,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八五”期间,通过火炬计划的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4.1亿元,技工贸总收入96.56亿元,利税13.85亿元,创汇1.42亿美元。1996年度,全省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科技部在“十五”期间共投入近200亿元组织实施12个重大科技专项,目的是迅速抢占一批21世纪科技制高点,力争在3~5年内在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实现产业化。综观每一重大专项的目标、机制、组织、实施、管理与效果,我们看到了我国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产业  相似文献   

16.
《湖南安全与防灾》2009,(8):F0003-F0003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成立于1954年,注册资本3.1亿元,总资产为58.6628亿元,净资产6.2763亿元。现有员工5500名,有职称工程技术人员2600名。1993年获得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授予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经营权”,1996年获交通部第一批颁发的“公路施工企业一级资信”证书;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香菇——单季稻”一项优质、高产、高教栽培技术——“香菇——单季稻”,在丽水山区迅速推广。“香菇——单季稻”两熟的面积1990年为3100亩,1992年扩大到16400亩。栽培袋料香菇1.64亿袋,净产值达1.95亿元,大大提高了农田效益,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丽水山区常年有单季晚稻70万亩左右,这些水田由于海拔较高,受温、光条件的制约,一年只种一熟水稻。每年10月单季晚稻收割后至第二年6月,有的田种植绿肥或马铃薯,有的田冬闲,全年亩产400千克左右粮食,亩产值仅240元左右,效益很差。经过反复的试验、探索,闯出了一条“一优两高农业”的新路——“香菇——单季稻”  相似文献   

18.
“八五”期间,山东省科技工作认真贯彻“依靠”、“面向”的方针,全面实施“科教兴鲁”战略,为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取得突出成就。 ——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成效显著。5年里,全省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4378项,比“七五”增长65%;组织实施星火计划2598项,完成2174项,新增产值376亿元,新增利税82亿多元,创节汇18亿美元;10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75亿元,初步形成发展规模,去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39亿元,创利税22亿元,创汇3.5亿美元;专利累计申请量达26333件,授权量14047件;取得2000多项重要软科学成果。“八五”期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七五”末的35%上升到40%。科技发展解决了一大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难题,推动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安徽科技》2011,(Z1):4-5
安徽地处江淮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和生产总量常年居全国第6位前后,是国家重要粮食主产区和输出省份之一.发展粮食生产始终是安徽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从2005年起,省政府通过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玉米振兴计划等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大力开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高产创建,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发展粮食生产的新路子.科技日报记者:安徽是全国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安徽的粮食丰产工程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创新科技》2014,(23):61-61
2014年“粮食科技丰声科技工程”安徽省项目区高产攻关田水稻长势良好,单产创历史新高。安徽省舒城县千人桥镇水稻百亩连片攻关田采用旱育稀植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植株健壮、秆青籽黄、亩有效穗数适宜、穗型超大、结实正常、无病虫害危害。经专家实测,百亩连片攻关田平均亩产为932.4公斤,其中最高产田亩产产量高达962.6公斤,这一产量不仅刷新了安徽省百亩连片水稻单产纪录,而且创造了超级杂交稻在低海拔地区高产新纪录。专家指出,2014年的水稻高产纪录是在水稻生产生长期间遭遇低温目照少等不利因素情况下实现的,表明安徽省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超高产技术日臻完善,在助推水稻持续增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