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张保安 《科技资讯》2010,(17):142-142
保护自动化技术是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逐步普及,配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配电网络中由配电主站、子站和馈线终端三层结构及光纤通信作为主通道的保护技术必将得到普遍应用。本文简述了配电网馈线保护的发展过程,展望了建立在配电自动化和光纤通信基础之上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宣威市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将SCADA系统和GIS系统的数据集成构成完整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故障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电力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介绍和分析,从建立GIS数据库的实际出发,推荐采用Geomedia作为配电网络CIS的开发平台.针对配电网络GIS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配电线路快速保护原理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配电网络通讯系统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城市配电光通讯网的建立,利用通讯通道实现快速保护成为可能,基于通讯的配电线路保护能够有选择性地实现快速故障隔离和系统重构,是配电自动化发展方向.分析了方向闭锁式过电流保护和方向允许式过电流保护的动作原理以及配电系统的特殊性,表明闭锁式方向过电流保护满足配电线路快速保护的要求.提出的配电线路快速保护方案,能准确选出故障线路,瞬时动作隔离故障.当馈线远方终端(FTU)拒动或通讯中断时,变电站馈出线的保护可作为远后备.  相似文献   

5.
电力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电力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介绍和分析,从建立GIS数据库的实际出发,推荐采用Geomedia作为配电网络GIS的开发平台。针对配电网络GIS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通讯的保护型馈线自动化方案.配电网络中相邻连接的保护单元相互交换带方向的故障信息,实现馈线故障快速切除,完成故障隔离和系统重构,瞬时性故障通过重合闸恢复供电.在光调制解调器(MODEM)中通过编码将通讯功能和电平(即故障标志)传输功能分开,故障标志传输不需要专用的通道.光MODEM之间的帧传送是自主的,相邻MODEM间能够快速地传送电平信号,实现了点对点的故障信息交换、提出的快速保护方案通过了动模实验,在实际配电系统中运行了2年,对有通讯通道的城市配电系统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配电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使用传统技术实现的配电信息系统存在的弊端并分析GIS应用于配电网系统的可行性。就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提出了配电网GIS建设的难点。提供了配电GIS系统的空间映射模型,设计了配电地理信息系统较完善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个C/S结构下基于GIS平台的配电信息系统,简述了配电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与原则,以及该配电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规划和GIS平台数据规划,并说明了系统使用的软件平台以及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邓杰锋 《广东科技》2009,(22):153-154
1 配电自动化系统概述
中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是这样定义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用户信息、电网结构参数、地理信息进行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  相似文献   

10.
"输配网GIS一体化系统”是基于输电GIS系统、污区管理系统、配电GIS系统、营销管理系统、农网GIS系统、雷电定位GIS管理系统的综合应用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宿迁供电公司输配网GIS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及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地理空间数据和依赖于地理空间的配电网架设备数据是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最重要的基础数据,数据的及时更新是GIS系统实用而长期运行的一个重要保障.利用GPS数据采集设备和技术,建立一套基于配电GIS系统的地图和设备数据的采集应用系统,达到及时准确地对城区地图和配网设备数据进行更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张斓 《太原科技》2007,(12):59-6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也取得了快速发展。由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通过强大、有效的地图系统将复杂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以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已越来越成为辅助设计网络和管理网络资源的主流技术。对此,分析了基于GIS技术的有线电视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简述了该系统功能模块子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一个基于ArcGIS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方案,阐明如何实现GIS系统与SCADA系统的数据集成以及WEBGIS功能.结果表明:采用ArcGIS平台构建的配电GIS系统,扩展性好,功能强大,对改进配电管理工作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宇翔 《广东科技》2010,(2):153-154
该文着重介绍了该系统各部分的设计方案及各部分所涉及关键技术的实现。该系统已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出了一个基于GIS的配电生产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以Client/Server方式形成系统架构。该系统不仅提供给用户友好的基于GIS的操作平台,而且将电力系统的高级应用集成到GIS平台上,实现配电系统生产运行的科学管理,达到降低供电成本、节约能源、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杨兴华 《广东科技》2009,(22):164-166
本文提出的配电系统线路全线速切保护,采用纵联比较保护原理,结合配电网特点选用适当的通信方式,可以为配电线路提供全线无时限快速保护,对提高供电质量、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配电系统中微网的运用可以解决清洁能源零散分布的问题,但微网的接入,配电系统的故障特征受分布式发电的影响发生改变,且有了更加复杂的电气量变化,这对传统的保护和故障检测造成了影响,还有可能使系统无法准确定位故障的位置.因此先以10 k V配电网络为例,分析了微网接入对其网继电保护的影响,然后提出考虑了重合闸装置的基于通信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10k V配电网络的仿真模型,对继电保护新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以一栋6层4个单元的纯住宅(一梯两户)为例,叙述了配电系统、电话、电视、网络系统、单元对讲系统、防雷和接地保护系统、电气节能等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将GIS与网络管理结合,能够实现对网络设备故障快速直接的地理定位,赋予网管系统清晰直观、易于监控和管理的特性,从而引起了业界的广泛研究. 本文在综合研究分析现有网管系统和GIS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拓扑地理信息的展示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精确展现网络节点的地理位置,还能有效解决层次模型下层间切换时的位置信息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分布式电源的广泛使用,闭环运行逐渐被引用到配电网络中,差动保护是一种原理简单的受电压互感作用较小的电路保护,但同步造价高,发展并不完善,本文旨在研究一种更经济实用的差动保护同步,以提高配电网络中的差动保护的实际应用水平,笔者分析了目前我国的配电网络系统并建设性地提出了基于故障信号同步的配网差动保护框架。  相似文献   

20.
李晓琳 《科技资讯》2013,(1):112-112
为提高铁路供电系统工程中配电自动化的可靠性,牵引变电所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双层网络结构,通信管理单元与牵引变电所内的保护测控单元通过双环光纤网络在第一层环形网络上进行通信,在第二层通过以太网与当地监控计算机和远方相连,构成数据传输的功能。本文主要探讨铁路供电系统工程中配电自动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