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视点     
一天晚上,我带着女儿出去散步。在路上,我指着远处的一幢高层建筑问女儿:“你说那幢楼漂亮吗?”满以为女儿会毫不犹豫地说“漂亮”或“不漂亮”,可孩子非但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却反问了一句:“爸爸,哪有房子啊?”我被她问的一愣,随口说:“你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并刻意看她是不是看错了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从前我有个加拿大籍朋友最羡慕我的中国护照,因为上面花花绿绿贴满了不同国家的签证,还有出入境的印章。她每次见到这本护照总是啧啧称羡道:“多么有价值的纪念品!”然而对于我,护照却永远也引不起浪漫的联想。那每一个签证和印章后面,都是出入海关的回忆,是等待裁决的焦虑,是面对那些因为掌有至上权力而显得威严的面孔而生的恐惧。我有过在北京签证被拒的经历;有在美加边境因为同车的朋友没有申报一箱啤酒而被搜身的经历;有因为与一个美国朋友一起入美国国境被怀疑为贩运人口致使被拒入境的经历;有在欧洲护照失而复得、在上飞机…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在文艺机构里兼任义工的小姐,工作认真,做事周到,脸上经常有微笑,一看就知道是善良的女子。有一次,我当面恭维她善良。她笑着说:"如今人们恭维女子,如果那女子有几分好看,就恭维她漂亮;若是丑得无法说漂  相似文献   

4.
因为一个朋友的道别,晚上在 Mandarin吃饭,我足足迟到了半个小时。到的时候,GC女士已经坐在那里并点完了酒莱,她放下酒,来握我的手。这是我第二次见到GC女士,G是她丈夫的姓,C是她娘家姓。第一次见到她时也是在同一个朋友那里,她很仔细地观察我,沉着脸问我是哪里人,她一直用“你”称呼我,我  相似文献   

5.
在外几年,很少回家。人在长大,身边的环境和自己的思想也都随之在改变,很多事情也因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淡化了,但是对于亲人的那种思念却从未间断过,那种感情也从未改变过。在我看来,亲情也许就是妈妈的一声唠叨,爸爸的一声斥责,弟弟的一声问候。有多久没有在妈妈身边了,不知她是瘦了还是又"横向发展"了?我想是瘦了吧,因为她要操心的事太多了。想起我那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她那做事风风火火,说话快言快语的性格;想起她在我都已工作了,冬天睡觉时还帮我暖脚的情  相似文献   

6.
朱景琪 《世界博览》2014,(23):62-63
无论生活是优越还是清苦,旅居美国的中国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少人的精神生活无法得到满足,时时感到孤单和冷清几年前我和老伴到加州探亲,抵达后不久便见到一位远房亲戚。这是一个住在旧金山郊外的80多岁的老人。虽然我们第一次简短的见面是在三年前,但是她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近亲密友,满脸是笑,又是让座,又是倒水,说这问那,好像有谈不完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跑 舌 今天下午,我放学回 家时搭了一辆面包车。途中,上来一位大姐姐,她很漂亮,穿着运动衫和牛仔裤。她很讲究,连座位也要拍灰尘。刚走一段,又上来一位清洁工,他衣冠不整,有许多补丁,浑身还散发着一股怪臭。我倒觉得没什么,可那姐姐非但不让他坐,还嘀咕人家臭呀、脏的。我气不过跟她吵了起来:“你长得漂亮了不起啊。别人把街道扫得干干净净,你还干不来呢!一个排骨精!”她一时语塞,脸红起来,“那要你管啊。哼,不跟你一般见识!”她急匆匆下车走了!“为民伸冤”@胡靖禹  相似文献   

8.
一我在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竟突然地病了,一病就发了高烧,发烧到四十二度,昏迷中梦见了肖红,乃至她伫立在浅水湾的坟墓。那上面铺满了绿茵茵的青草,又似乎并不显得寂寞孤独,又恰逢清明时节,很多在她死时没见到的朋友们以及一些她自己也未必认得的人们,来到了她的墓前,围绕着、走着、看着、低头沉思着什么,这其中仿佛也有我,我就坐在旁边的草地上,畅想着,不受任何阻碍地,然而现实之中的我,却是远远地,因为对肖红的彻底的思念和崇拜竟至于病了,而我和她却隔了半个世纪。我不敢再看《呼兰河传》,我怕。几年前,我就是从那里认得肖红的,从此,便一  相似文献   

9.
送报阿姨     
正送报阿姨梳着长长的辫子,大大的眼睛,十分漂亮。她每天早上,准时为人们送报,基本没有迟到过。可有一次,都九点了,送报阿姨还没来。我心想:阿姨怎么了,莫非出事了?因为惦记报上的  相似文献   

10.
我曾经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但现在不是了,因为我在学业上投入的时间太少了。 我曾经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友,但现在没有了,因为她嫌我陪她的时间太少了。 我曾有有许多闲怡的爱好,比如养花品茶,但是现在已经忘却这些爱好了,因为我没有时间浪费在这些耗时的东西上。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女孩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年轻的语文老师。这个发现使她自己都吓了一跳。但是,这个念头就像春天树上茁壮成长的芽苞,一旦长出就遏止不住地伸展腿脚。女孩去向语文老师借书,她看见很多言情小说的主人公都这么办。她借的是一本《唐诗三百首》,在还书时,她把自己写的一首言情诗制作成一个漂亮的书签,夹在书里,把它变成了唐诗第三百零一首。然后,开始了焦急的等待。他会看见吗?他看到会怎么想?脸上会是什么表情?明天见到我时一定有故事发生……可惜第二天并没有发生女孩想象中惊心动魄的故事,老师和平常一样。女孩  相似文献   

12.
阴脸遇阳脸     
在德国人民业大教汉语,学员来源五花八门,常会有些有趣的经历。40岁的索尼亚生物专业毕业,至今还没有正式工作。一次她一脸迷惑地问我,为什么中国人总是面带笑容?她说,她听到过一种解释,说那是因为中国人有求于人。因为有求于人而面带笑容的人总是有的,可是笑一定得有个由头吗?这逻辑让我觉得有意思。  相似文献   

13.
影篇直至今日,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初见羽儿的那个清晨。那天的我带着满身的伤痕落寞地闯入仙踪林。看到羽儿的那一瞬间,我以为我见到了传说中的天使。淡淡的金芒在她蜷缩着的赢弱身躯上飞舞,身后依稀有着巨大而洁白的翅膀,让我为之眩目。羽儿睁开眼睛给了我一个今生见过的最美的微笑,随即又闭上眼睛睡过去了。没有任何理由,我带走了她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上帝啊!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可是,上帝正患耳疾,我的祈祷没有一句应验。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坏孩子,甚至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丽娅小姐。玛丽娅小姐刚一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  相似文献   

15.
坚持,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采煤工人,今年43岁,曾任采煤队长。但在一次施工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爸爸腰椎骨折,神经损伤,不能行走。但是,我们没有失去希望,我们相信爸爸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有一位任劳任怨、漂亮贤惠的妈妈。在爸爸住院期间,她细心照顾爸爸,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也不会放弃。  相似文献   

16.
从前,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名叫法弟玛,人们管她叫漂亮的法弟玛,她既美丽又聪明。有一天,她同她的五位小朋友一起到森林去玩,走着走着迷路了。当夜幕降临时,她们看到一团明亮的火光,于是往那儿走去,看到一位老太婆坐在那儿。老太婆高兴地说:“哈哈,太好啦!上帝把你们给我送来了,六个胖小孩,我给你们东西吃。”于是,她给她们一些精美的蛋糕。法弟玛看看蛋糕再看看那老太婆,然后悄悄地对她的小伙伴们说:“她是个巫婆,别吃她的蛋糕。”“你们为什么不吃蛋糕?”老太婆问道。“我们非得喝点水才能吃得下这些蛋糕,”法弟玛说,“我们到河里去取点…  相似文献   

17.
这是我在采访一个当红歌星时她给我讲的故事。2002年的夏天,歌星回东北老家。一帮读中学时的好朋友搞了个聚会,告诉她晚上8点到某酒店吃饭。这次歌星回来带了近百张她的新专辑,她很认真地在封面上签了自己的名字,她知道,这些昔日同学如果向她要新专辑,那是不能拒绝的。歌星出了家门,打车去酒店。司机是一个30多岁的中年男人,问清了目的地后,那人就一言不发了,这让歌星不免有些失落,因为即使是在北京,出租车司机也会认识她这张脸。到了酒店,车费是22元。歌星没有零钞,就拿出一张100元的,可恰巧司机手里也没有足够的零钞了。歌星今天心情很好,…  相似文献   

18.
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今年三十四岁,经营着一家专门批发食品的贸易公司。我阅读《世界知识》杂志的历史起码有二十六七年之久了,当年我正在上小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邮局见到了这本杂志,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现在几乎期期不落。记得当年贵社在外交部街办公,大门西侧一幢两层小楼是读者服务部,卖书的是个阿姨,给我的感觉她和儿子住在小楼的二层。因为我经常去购书,那个阿姨与我熟识了,在停电或休息的日子里,只要我去敲门,阿姨都会把门打开满足我的购书愿望。可惜的是没有问过阿姨的姓名,不知道这位好心的阿姨现在何…  相似文献   

19.
独特的女孩     
正我的好朋友——玲儿,可是个如花似玉的"小美人",人称"小茉莉"。我敢保证,每个同学见到她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就连她最好的朋友——我,都有点嫉妒她的美貌。玲儿的头发柔顺飘逸,摸上去顺滑极了。她那红润的脸上,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那黑亮亮的大眼珠,乍一看,像是两颗闪闪发光的黑珍珠,又像是一对黑葡萄浸在清亮的水里。尤其  相似文献   

20.
暖暖的感觉     
初中二年级的老师喜欢抄题,二年级的学生也喜欢。为什么?因为老师“批准”看不清的同学可以到前边来,这样也就顺理成章地可以三五成群的“侃大山”。我也是其中一分子。那时,鹃就坐在第二排中间过道旁的位置。我也经常在那里抄题,其间偶尔会和她说两句话。直到下学期,我发现目的在改变,并不是抄题那么单纯。喜欢坐那是为了找一种感觉, 一种暖暖的感觉。自从有了这种感觉,上课后会时不时地看她、关注她(当然这些她并不知道)。和她说话的机会也多了。每星期的作文因为写得慢,总是最后交,我也挺愿意,因为鹃就是语文课代表,她要来收时,我会很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